APP下载

歧路亡羊

2017-08-14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岔路晋国比喻

【典源】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率领他的朋友,又请杨子的童仆一起追赶。杨子说:“唉!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因为)岔路很多。”(杨子的邻居)不久就回来了,(杨子)又问:“找到羊了吗?”(邻居)回答:“丢掉了。”(杨子)问:“为什么羊丢了?”(邻居)回答:“因为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

【释义】本意为岔道多,丢失了羊。现比喻事理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因而找不到真理。

【误用】因为成语使用频率不高,同学们经常理解成失败。例如:这次考试的失败,对我来说,不过是歧路亡羊,只要接受教训,成绩会上去的。

火中取栗

【典源】十七世纪法国作家拉·封登的寓言诗《猴子和猫》中说,一只狡猾的猴子把栗子放在火里烧熟,然后骗猫替它取出来,害得猫脚上的毛被烧掉了,却吃不到栗子。

【释义】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風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误用】现在常常被理解成比喻高风险的投资行为或在风险中获利,这属于望文生义。例如: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不知所云

【典源】出自《出师表》:“临表涕零,不知所云”,意思是“面对这奏章泪流满面,不知该说些什么。”

【释义】这个成语原为自谦辞,表示语无伦次,不知该说些什么。后常泛指言语紊乱,令人难懂。贬义词。

【误用】使用中常常弄错使用对象,成语是在批评说话人说得凌乱,进而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不是说听的人因水平等自身原因听不懂。例如:陈寅恪先生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大家,上课时旁征博引,一些外语尚未过关、文史知识贫乏的学生对此不知所云。

祸起萧墙

【典源】出自《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是孔子劝自己的弟子冉有和季路,让他们阻止季孙氏攻打颛臾而说的。

【译文】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策划在境内兴起干戈。

【释义】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照壁),比喻为内部。成语的意思是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或者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

【误用】如果不清楚萧墙的含义,很容易把它理解成发生一般的祸患,或者把墙实指化。例如: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休戚相关

【典源】出自《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成,有庆,未尝不恰……为晋休戚,不背本也。”意思是“姬周(晋悼公)流亡洛阳时,听说自己的祖国晋国有什么灾难,就忧心忡忡;听说晋国有什么喜庆的事情,就非常高兴。他将自己的忧愁喜乐与晋国的命运连在一起,是不忘本的表现。

【释义】休是喜;戚是悲伤。因此成语的意思是彼此之间的忧喜、祸福都互相关联,形容彼此利害一致。既然是喜悦和悲伤,那么这个成语使用对象应该是人或由人组成的集团等,而不应用于事物。

【误用】在使用中最主要的错误就是使用对象不当。例如: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这场改革与我们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猜你喜欢

岔路晋国比喻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师旷劝学
买椟dú还珠
岔路与选择
翳桑之报
岔路失羊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歧路亡羊
比喻
人生的岔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