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诉求
2017-08-14张健
张健
社会主义制度所蕴涵的和平基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但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状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而且推动着全球治理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其它国家的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和实践,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大国崛起过程中野蛮的战争本性,为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世界的发展和进步注入中国的和平基因。
【摘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既有助于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又统领着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道路。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和平发展 新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责任与担当,不仅在国内,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层层负责,人人担当”,而且在国际上,强调中国对人类社会会有“更大的担当”。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人类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就是坚持和平共处、致力和平发展、奉行合作共赢,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是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真诚地同各国广泛开展多方面合作,在全方位开放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繁荣,同时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发展进步。和平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总结历史经验,站在新的起点,党的十八大报告系统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并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出发,明确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態等各方面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实现这一伟大事业,走的是一条“内生型”的发展道路,而不是对外扩张式的发展道路,它是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勤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心一意谋求在和平稳定环境中致力现代化建设的和平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实践,都向世人充分证明了,阔步迈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
在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坚持和平发展”确立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坚持”基本要求之一,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八个坚持”作为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既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涉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还涉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而体现出系统性、结构性和层次性。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前提;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坚持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坚持党的领导,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根本保障。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一个国家的内政与外交是彼此关联的,内政决定外交,外交服务于内政。因此,致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高度统一。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统领和保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时代要求;既有助于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又统领着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道路。
第一,把创新作为引领中国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又使中国的繁荣发展建立在了自主创新的内生基础之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中国的发展,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建立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的基础之上,其源泉是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而不是对外扩张和掠夺。
第二,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中认识把握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既强调着力增强国内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又重视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统筹协调,积极创造有利于国内发展的国际和平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部署协调发展时,提出要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体现了党对协调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新发展理念强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说明了中国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和平发展,世界的和平发展也需要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实现绿色发展,其要义是可持续发展,强调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的永续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新发展理念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的问题上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和弯路。同时,强调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指出“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在应对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过程中,中国政府在维护世界和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承担了应尽的国际义务,在国际舞台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第四,强调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着力形成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在世界经济增长低迷、“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有所抬头的情况下,中国的繁荣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30%以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重要动力源。为了在对外开放中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中國政府统筹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资源,用好比较优势,找准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同有关国家共同努力,开创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五,坚持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这一唯物史观,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包容性发展新机制。不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中国人民,也为世界经济释放出巨大需求,成为全球发展新的增长源。如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中所指出的,“消除贫困和饥饿,实现公平、开放、全面、创新发展,不仅是共同的道义责任,而且能释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
目前,这一“中国方案”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最新焦点。各国媒体纷纷盛赞“中国方案”为世界经济贡献力量,为全球治理找准方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作者为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②《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2年11月17日。
责编/温祖俊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