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中职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现实需求
2017-08-13吕彬
吕彬
[摘 要] 随着当代中国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也走进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的中职德育课程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不能适应国家的需要。因此,先介绍了实施中职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现实需求,然后提出了相应措施,以期为我国中职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提供一点帮助。
[关 键 词] 中职;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5-0125-01
《国务院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等有关职业教育的新规出台后,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职德育课程也越来越重要。结合现实状况,实施中职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来提高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效率,培养适应我国发展建设需要的人才,就成了中职德育课程的重中之重。
一、实施中职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中职校学生质量下降
大部分中职生在中职以前都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学习成绩不佳,而这导致了自信心的缺失。大部分中职生处在叛逆阶段,不容易接受老师和家长的管教。而部分教师和家长对中职生不够重视,这就使一些学生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也更加不愿意学习。部分中职生有自私自利、是非观念淡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给学校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也不利于社会和谐。但更重要的是,中职生大多是未成年人,这一时期是人一生中长身体、增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果中职生在这一时期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就很有可能走上歪路。这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不幸,也是国家的损失。
(二)传统德育教育模式教学效果不佳
德育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一直存在,但传统德育教育模式并没有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当代社会的需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点。(1)教学内容片面。即当前的德育教育多是对学生进行政治立场、方向、观点的教育,而忽略了道德规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2)教学方法简单。当前大多数人进行德育教育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空洞说教,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也没有因材施教。(3)部分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不足。一些教师还有德育工作归班主任管,与己无关的狭隘思想。
二、如何实施中职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一)转变观念
教师要抛弃传统的德育教学法,认识到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积极推动者。而道德需要产生、发展以及品德形成、改变的原动力就是道德實践。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重建自己德育教育的观念。即在备课、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激发、培养学生的道德需要为切入点,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支持学生的合理需求,疏导不合理,同时发展健康需求。应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活动中进行教育,学生也会通过活动拥有实实在在的感受。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信念的时候,还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自身行为引导学生。
(二)整合内容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前者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后者则只有心理健康。因此,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应当结合学校及学生两方面的实际情况,并遵循学生心理、道德的形成发展规律,整合这5门课程的内容,分学期、分模块教学。
(三)创新模式
应用信息技术创设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学情境,同时分小组灵活地以讲故事、团队拓展训练、辩论赛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坚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只引导、点拨学生。通过这些方法以求让课堂生动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即课堂参与度,从而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
(四)与学生家长合作
学生性格很大程度上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如果家庭不重视对学生道德的培养,那么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因此,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一体化建设时,还应当加强同学生家长的合作,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学校、国家的角度来看,实施中职德育教育一体化建设已迫在眉睫。因此,应当转变教师关于德育教育的观念,并整合教学内容,应用新教学模式,以求提高德育教学效果。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符合国情需要的有职业道德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丁东升.浅析中职教德育教育的几点认识[J].教育时空,2010(3).
[2]朱新婷,沈志超.中职教德育教育课程改革浅析[J].现代德育,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