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2017-08-13刘鹏
刘鹏
[摘 要] 探讨如何在中职学生生物制药专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各种问题和矛盾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用自己的亲身实践验证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 键 词] 小组合作学习;中职;生物制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5-0152-02
中职学生专业课中的实验大多是工厂车间、质检部门实际操作的工作内容,学生在课堂学习后,对其就业有很大的实际作用。探索中职生物制药专业学生专业课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素质的发展,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可以让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具有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共同学习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是与学生个体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相对应的。阿吉瑞斯和熊恩(Argyris& Schon)等学者深入探讨了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的关系。斯泰塔(Stata)认为:个体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获得新知识和洞察力、修正他们的行为和行动的过程。小组学习可以更好地推动个体学习,产生远远大于组织中个体学习总和的整体学习效果。
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教育专著、期刊、报纸和互联网上的有关资料。如,陈洁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分组实验课的教学策略》研究中提出学生分组实验课教学策略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究能力。国家有关规定中,中职学生的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教学课时数比为2:3,大量的实验课、实习课、实践课证明对中职学生专业实验课教学策略展开研究十分紧迫和重要。
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点,如,锻练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团队意识、集体观念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一)老师讲授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间的矛盾
学生分组自学遇到的问题,再由老师讲解,还是一开始便由教师讲清实验、实习内容和操作方法,再让学生分组操作学习呢?也就是说教师讲授多少内容、多长时间,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才让学生分组学习呢?这是学生分组学习的第一个问题。教师讲得太透彻了,学生只是机械地验证教师讲授的内容,没有意思,味同嚼蜡。学生的学习缺少了动力,内容对学生的好奇心和吸引力下降了;如果一开始便让学生分组自学,由于职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所限,学生分组学习效果又比较差。
(二)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之间的矛盾
依据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论观点,看似以学生为中心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会被教师的主导地位掩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动的,而学生是被动的。学生分组学习是在教师的掌握和指挥之下进行的,是按照教师预设的内容提要来学习的,体现不出学生的创造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来。
(三)真假小组学习
曾经听过几节课,表面看学生是分小组学习的,但实际上学生还是自己做自己的,最后将组内较好的作品代表本组参与全班讨论,然后是各组给组内成员打分评价,完全看不到小组成员的讨论、争论、交流进而共同完成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最终得到本组成员的共同学习成果。换句话说,各小组的作品、实验操作仍然是个人完成的,而不是小组共同研究得到的。
(四)如何为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学习是个大问题
什么样的学生分为一组,是小组学习的关键,因为分组是为了让学生在一起共同研究,通过学生思想的交流碰撞,促使学生深度思考从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
学生分组有这样几种组合:优秀学生与优秀学生、优秀学生与一般学生、一般学生与一般学生。在这三种组合中,优秀学生与优秀学生一组有利有弊,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分歧时,会坚持己见不太容易调和他们的矛盾;一般学生与一般学生分组时学习效果较差,形不成讨论、交流,学习的气氛不浓,他们的好奇心一过,除了玩闹基本上谈不到学习;而优秀的学生与一般学生分组时,学习效果好,原因是这个小团队有核心,有起带头作用的人。
(五)学生学习纪律与班级管理难度加大
学生分组后自然而然地增加了与组内成员的交流,职高学生本身的自主性较差,如果严格约束学生的行为,不允许学生交流,全班仍然整齐划一,动作一致,那么分组学习便没有必要了。因此,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管理上升为对每组学生的管理,班级管理难度增大了,教师要关注每个小组学生学习的进度,还要关心各个小组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要保证实验仪器和学生的安全。
(六)对学校硬件条件的要求增加和硬件条件不足之间的矛盾
若学生分组学习,那么每个学习小组的实验器材、学习设备应相同,否则有的小组因为仪器不够而無法完成任务,或由于仪器数量少,不得不使每个小组增加成员,导致全组成员学习效率下降。这也对学校的硬件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我校的生物制药专业,学生一班大约为30人左右,10个小组,在药物检验实验,如片剂差异限度检测课堂上,要有10台电子天平才够用,而测定溶液折光率的仪器阿贝折光仪才六台,因此只好合并小组,增加每个小组的学生人数,组员之间进行新的磨合,每个小组学生动手实验操作的机会减少了。
(七)学生分组人数的矛盾
一个学习小组多少人合适呢?人数过多,学习气氛易下降,学习任务完成得很差,学生之间互相依赖;如果人数太少了,体现不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任务量大,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三、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实施的对策
(一)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时代要求
教师在学生小组学习时要耐心、细心地引导其进行小组学习,在学生小组学习之前要精心准备,尤其是学生的小组讨论,要让学生有话说,愿意说,不要总想让学生说出书本上的话。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学生的想法不必严密、准确。让学生形成交流、思考的习惯和氛围,之后再一步一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躁,学生分组课堂学习时人声鼎沸与学生任意说话、打闹违反纪律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不能因噎废食。不可因为课堂上学生说话交流而用违反课堂纪律来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否定。
(二)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加快学生学习的硬件建设
硬件设施不足会严重制约学生的分组学习。十年前,我们学校还是在黑板上讲实验,在课堂上说实验现象。如今学校的实验室已经今非昔比,但距离教学要求还是有差距的,学校应加大实验课堂的硬件建设,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从而保证学生小组学习的顺利实施。
(三)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小组人数不宜过多,3~4人为宜,否则会出现实验中互相推诿、讨论变成聊天的现象。如果小组成员人数太少,又起不到小组学习的效果,如讨论实验步骤、准备实验药品,两个人忙不过来。我的安排是课堂上每个小组中一人负责记录实验结果,填写任务决策单、药检报告书;一人负责实验操作;一人对本组的实验经过拍照。课下制作本节实验的视频,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报告。这样既有分工,又有协作,要求小组成员必须参与到实验中,有交流、有讨论、有商量、有互相配合,否则本组的实验无法完成。之后我还在每个实验课的第二次课上要求每个学习小组的组员向全班同学说出自己在实验中的工作内容,各组向全班同学叙述本组的实验经过,这可以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和再现,这也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进一步要求每组学生为其他组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其他组提出的问题,拓展并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四)教师的作用
教师采用分组学习,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完全交给学生不是说教师就没事了,相反,教师的工作更重了。首先,教师要管理各学习小组的纪律,否则小组学习容易走过场。其次,教师要观察各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哪个小组的哪个学生组织能力强,哪个学生书写任务单、实验报告好,字迹工整,哪个学生责任心强,哪个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强,哪个学生分析能力强,头脑灵活,哪个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叙述实验准确、完整等等,教师都要记在心里,并在课堂上适时地给予点评和表扬,鼓励了学生,又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为小组学习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气氛奠定基础。
(五)传统的教师授课多以讲授、讲解和学生的背诵、记忆为主。这样学生的方法效果不佳。下图是学习金字塔理论:
从这个教育学理论可以看出让学生讨论并亲自实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更牢靠,而且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一定是强于被动式学习的。其实这一点从我的亲身经历也证明了,上大学时学习的化学相关知识,比如有机物分子的命名,在我毕业后为我的学生讲课前也不太熟悉了。为了给学生讲课,自己必须理解掌握,通过给学生讲了几堂课,有机物分子式命名原则也就完全掌握了,这说明亲身实践和教授给他人知识的效果更好。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尝试实验操作,以及学生之间相互探讨讲解,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上图也表明能讲授给别人,说明他一定是理解掌握这一知识点的。
四、结语
小组学习以其合理性和良好的互动性成为我国教育的必然趋势。针对小组学习,采取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策略必将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胡朝兵,张兴瑜.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科教学效果的改革探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2]张亚娟.扬长避短:让合作学习模式发挥实效时代教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报,2011(10).
[3]彭利军.运用合用学习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4]马兰.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04(4).
[5]蔣兰.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