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毕业生有效就业初探

2017-08-13刘鹏王朝林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技能

刘鹏 王朝林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但是就业质量不高,职业认同感不强,发展空间有限,工作稳定性不强,出现了就业不难,但难稳定、难发展的现象,学校有责任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应市场变化,进行教学改革,开辟就业的新途径,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达到有效就业。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就业指导;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5-0191-01

目前就业市场的变化和用人单位的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改革对学历较低的中职学校毕业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如何正确引导中职毕业生就业,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实现有效就业是学校和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笔者将以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为例对中职学生的就业创新工作进行探讨。

一、有效就业概念的探讨

有效就业是笔者根据这些年在中职学校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提炼出的概念,简单来说,能实现自身价值,能胜任所从事岗位的工作就是有效就业。扩展来说,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认可程度和毕业生对其工作现状的满意度较高,毕业生对自己的薪资待遇满意、认同行业发展、具有职业发展空间,也可称为有效就业。

二、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目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工资待遇不高、工作积极性较差、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

(一)专业对口率不高

一是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相干;二是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基本对口,但是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工作岗位有差距,或者学生知识储备量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

(二)工资待遇不高

中职学校毕业生所做的工作以普通的技能或者简单劳动为主,无创新工作,导致工资待遇一般。

(三)工作积极性较差

一种情况是学生在中考后无奈选择职业教育,毕业后所从事的技术工人期望值不高,导致不喜欢所从事的工作;第二种情况是从事的工作多为艰苦行业或者服务行业,现在的独生子女吃不了苦、受不得累,所以主动辞职者多。

(四)职业发展空间受限

中职生自身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弱,在工作中缺乏岗位竞争力,多数都从事简单的动手工作,或者普通的技术工人,职业空间有限,自我价值得不到肯定。

三、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毕业生有效就业探索

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此,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不断加强学生的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并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办学,订单培养等方式不断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一)校企合作办专业,进行订单培养

大力试点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新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准员工,根据企业岗位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有效解决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专业不相干、追不上企业的发展等困惑。

(二)创新培养学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毕业生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做出成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校建立了校企共建的专业课程体系,注重学生核心能力和通识技能的培养。我校开办专业主要以土木工程类专业为主,所以工程类专业的通识技能培养主要体现在工程识图和制图、工程测量、施工等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双证制来考核,保证学生对不断更新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有应对能力。

(三)整合资源搭平台,实现自主创业

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加强创业实训体系建设,加强创业创新知识普及教育。學校根据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支持毕业生创业,整合学校、水利行业职教集团的有利资源,引导和鼓励学生创业。聘请企业领导、行业专家担任兼职创业导师进行创业辅导。

(四)中高一体建立交,创造升学途径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将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打通学生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搭建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桥”。我校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积极开展“3+4”中职、本科一体化,“3+2”中高职一体化联合办学模式,主动与省内高职学院和本科学校联系和合作,打通我校中职毕业生升学渠道,使有再升学意愿的学生能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拿到高一级学历毕业证后再就业,有效解决有些单位不接收中职学生的问题。

总的来说,近年来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举措,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三赢,学生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工作,企业招聘到了合格的员工,学校为企业服务培养了人才,尽到了社会服务的职责,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我校在就业工作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在为毕业生服务、就业指导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还需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于聪.浅淡中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5(20).

[2]张春生.基于校企合作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余斌.基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视角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養质量的探索[J].教育评论,2014(6).

[4]刘建军.浅议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J].科技信息,2010(5).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拼技能,享丰收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