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课堂“弱势群体”学习倦怠心理研究
2017-08-13李芳
李芳
[摘 要] “弱势群体”这个概念对于中职教师来讲并不陌生,在中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弱势群体”,他们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在学习能力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由此他们在学习上产生了一定的倦怠心理,就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探究,找出是哪些原因造成了学生的倦怠心理,教师又应该采取何种措施进行教学,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中职数学;弱势群体;倦怠心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5-0164-01
一、“弱势群体”对数学产生倦怠的原因
(一)学生本身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不高
很多中职阶段的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既枯燥又繁琐的学科,往往一道题需要套用很多公式才能解出来,因此,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在练习数学题目时,这一部分学生往往一遇到困难的题目就选择放弃,从来不肯开动大脑想一想。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
学习数学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都与数学的学习息息相关,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学生本身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擅长抽象思维,而有的学生擅长形象思维,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所不同,使一部分学生成为数学上的“弱势群体”,这也导致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倦怠心理。
(三)教师不够重视学生
很多学生愿意学习一个科目的原因往往是“这一科目的老师很好,他非常关心自己的成绩,每当有问题的时候都能及时解决”,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造成中职数学课堂“弱势群体”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不够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关注数学能力突出的或者是积极回答问题的一部分学生,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有的教师直接选择了放弃,只要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就很少关注他们。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从而数学成绩越来越差。
二、教师如何纠正“弱势群体”的倦怠心理
(一)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愿意学习数学,教师就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创设数学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中职阶段的学生早就已经厌倦了“粉笔+黑板”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果教师能够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创设数学情境的话,相信教学的效率肯定会更高一些。例如,在进行一些立体几何方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制作几何图形,这样的形式无论是几何图形的割补还是旋转都非常方便,同时比教师利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更加形象,学生的兴趣更高,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表情,始终对学生保持微笑,这样不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同时,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不要担心学生总是出错,纠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有对学生有耐心、有信心、尊重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更高。从这两个方面来讲,教师要想改变“弱势群体”的倦怠心理,就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面对“弱势群体”因为学习能力不足而产生倦怠心理的这个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设置比较困难的教学任务,针对“弱势群体”,则设置比较简单的教学任务,保证他们能够在教学中有所收获。例如,在教学数列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设置不同的要求,针对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弄清楚等差数列的求和,这样当学生发现自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提升了很多。因此,面对“弱势群体”产生倦怠心理的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
(三)教师改善自身,多关注“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本身就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的困惑肯定会比一般的学生多一些。如果教师一味地对这部分学生采取“爱学就学,不学拉倒”的态度,那么他们的数学能力永远无法提升。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善自身的行为,时时关注学生的需求,当发现学生存在困惑的时候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同时也可以定期辅导这一部分学生,询问他们这一段时间内数学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并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始终是关心他们的,这样他们才不会对数学产生倦怠的情绪。
无论是什么科目的课堂教学,总会由于各种因素出现一部分“弱势群体”,如果教师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面对这一部分學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今天我们就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弱势群体”对学习产生倦怠的原因以及教师应该采取的措施做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也希望教师能够真正重视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楊旭.中专数学“弱势群体”学习倦怠心理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2]陈祥修.职业中专数学薄弱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3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