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2017-08-13黄佳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2期
关键词:活教育环境幼儿

黄佳

[摘 要] 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肩负实验新教育的历史使命,在批驳“死教育”埋没人性死教书的基础上创建了“活教育”理论。该理论是一套完备的幼儿教育体系,它分别从教育环境、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等角度提出三大理念。在新时期下,他的“活教育”体系不仅在宏观层面上奠定了中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在微观层面对广大一线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活教育;幼儿教育;实践;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5-0159-01

一、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是实现教师与幼儿互动连接的纽带,是教师和幼儿共同作用的平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不仅是构成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影响教育环境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传承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选取幼儿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家庭环境作为教育场所,以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人、事、物的现象和情景作为教学内容,组织幼儿参观、制作、种植、饲养等。依托广阔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广泛地接触到大自然、大社会,真正成為“活活泼泼的心灵的儿童”。同时,教师将各种教育意图隐含在环境之中,让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积极主动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引发相应的实践行为,从而实现幼儿的自主学习,达到教育的目标。

二、教育方式

遵循“活教育”的精神,陈鹤琴先生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必须“以自动代替被动”,强调幼儿通过“自动学习、自发学习”而获得知识。因此,实现“活教育”目标的教育方式,非從“做”做起不可,鼓励“凡幼儿能做的,让他自己做;凡幼儿能想的,让他自己想”。“活教育”原则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动手动脑获得直接经验的价值等思想。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指导方式常见的有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直接教学活动包含教师的直接教学和幼儿的接受学习。教师按照教育目标,直接把教育内容传递给幼儿,而幼儿的接受学习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不少弊端,如,由于幼儿认知水平有限难以对教授的内容真正理解和运用;师生之间缺失双向交流,容易形成教师向幼儿的单向灌输;丧失自主学习机会,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人为地扼杀等。与之相较,间接教学则包含教师的间接教学和幼儿的发现学习。教师不是把教育内容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利用适当的中介让幼儿亲自实践、动手操作、人际交往,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情感体验以及思维方法,最终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师生互动交往的间接教学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如,幼儿通过调动兴趣会主动进行尝试,学习的自主性可得以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所得都是有意义的直接经验,有利于从根本上发展其兴趣、情感、能力等。同时,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以自然的方式接近幼儿的生活,甚至与幼儿的生活完全融合,这不但丰富了幼儿的人际交往,也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师的教育影响,大大提高了教育成效。

三、教育目标

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成为幼儿教育的目标指向。然而,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被天然承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很少考虑幼儿的感受和研究幼儿的学习方式。要改变旧教育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转向追求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这需要侧重培养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决不是教育形式或做法上作局部改变就能奏效的,这要求幼儿教师必须从教育思想到教育行为上都贯彻幼儿主体性这一理念,坚持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在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鼓励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实现其体、智、德、美等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幼儿的身心发展是通过幼儿自身的实践活动,即个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来实现的。幼儿机体的生长发育是幼儿机体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过程。而幼儿的心理则是在人与外界环境中的人、事、物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各种信息,不断加工整理,修订原有的认知结构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没有幼儿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就没有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与环境作用的过程实际是幼儿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不断提高的过程。

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三大理念坚固地架构起新时代幼儿教育的主流价值认同体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不可分割,这紧密的逻辑联系使幼儿教育如有源头的活水,涓涓地浸润着幼儿教育实践的沃土,不断地推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永泽.我们现代需要的儿童观[J].现代教育论丛,2010(4).

[2]连玥,马玉俊.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1).

猜你喜欢

活教育环境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环境清洁工
“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审美教育中的渗透
论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漫观环境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活教育”
幼儿画刊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