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探索

2017-08-13田枝枝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管理工作目标

田枝枝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发展,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据调查显示,虽然班主任的工作琐碎繁杂,班级管理现状也不尽如人意,但是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最为深远的。文章从初中班主任的角度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为教育水平和学生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新高考方案的提出和新课程改革的执行都为如今班主任的工作开展造成了很多阻碍,而且教育机构提出的理念往往会和学校制度相冲突,导致班主任在執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常常力不从心。初中的教育阶段学校方面仅对课程改革的教学方面提高关注,但是班级管理方面常常会被忽略,进而影响到了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开展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探索既是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手段,也是为提高课程质量以及学生管理的关键方式。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现状和特征

我国自办学以来教育界有很多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研究,不少专家都提出了相关的理想化班级管理方式,但是介于我国每个省份和地区的学生和教育情况都不同,因此班主任需要根据地域的实际学情将理想化的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我国的班主任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包括管家型、保姆型和放任型,管家型顾名思义即对学生的所有事情进行整体化的管理和专制,针对学生可能做出的不良行为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惩罚,但是并没有为学生遵守校规做出引导工作,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引起学生对校园的恐慌,甚至于形成逆反或者厌学的情绪;保姆型的班主任会在对待任何事情时都亲力亲为,不论是班级制度的制定和管理工作都是由班主任一人承担,从不参考学生的意见和反馈,甚至在校期间一直把学生当成长不大的孩子来照顾;放任型的班主任不会对班级未来的发展制定相应的计划,也没有对班级管理的目标进行制定,放任学生自主组织教学和课余活动,班级的管理工作往往由学生自主完成,但学生会因为没有接受过正确引导而出现犯错的情况,影响学校正常工作开展情况。由此可见我国传统的班主任管理班级时没有按照以人为本的概念进行开展,班主任将班级管理看作任务或是主观意愿实现的一种形式,但实际上的班级管理活动应该是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健康实施。

二、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改革及案例

(一)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目标和制度

班级管理目标是为班主任执行管理工作的动力,也是需要在班级未来发展的方向。思想建设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开展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核心纽带。

以浙江某中学为例,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改革前初中2013级9班一直都是很难管理的班级,学生不仅在行为上违纪还在言语上低俗不雅,班级的学风也没有形成,经历了很多班主任都拿该班级毫无办法,因此学生的成绩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新学期后学校引进了一名高级教师对改班级进行管理,班主任一来就和学生一同商讨班级制度,并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反复的纠正,同时选拔出比较受团体支持的学生作为班干部,以激励和督促并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向遵守校规校纪的方向改进,比如作业必须按时完成、卫生必须打扫到什么程度。上课和到校都要准时等,班主任也每天遵守校规按时到达教室,言传身教的为学生做出榜样,让学生在德育和成绩上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班级的管理目标分为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而有一些目标是同时对集体和个人产生效果的,因此班级管理目标和制度的建立需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可以稍微高出一点学生的能力,但也要学生能够做到的程度,提高学生向上自信的积极心态,用成就感达到培养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

(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

孔子在《学记》中曾经说过,“亲其师,信其道”,指学生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都发生巨变的阶段,在情绪上和情感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会对喜欢的事物无条件的信任和崇拜,因此教师应当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学生喜欢任课教师课程原因通常是喜欢教师本身,因此教师应当处理好师生关系,避免由于年龄和阅历形成隔代阻碍。教师虽然是为学生传到授业解惑的人,但是并不能依然遵守传统教育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思想。学生接触的环境和接受的信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广泛,因此教育机构很多的传统思想已经不再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需要教师从思想上做出改变,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思想为依据,不再以单纯的填鸭式教学和说教构成课堂,要将学生放在与自身平等的地位上,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实现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其次,班主任还要对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加以提升,以便对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向上的影响,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是学生在校期间都能看在眼里的,因此班主任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都是影响着学生行为规范的榜样,所谓身正为师,为人师表,班主任只有到了一定的思想境界,才能实现学生的行为规范符合社会价值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并非公式样式的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学生的特性及时调整,建立完善的班级制度和目标以及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并敦促学生们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管理工作目标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