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

2017-08-13段延辉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管理平台智慧城市

段延辉

摘要:分析信息技术革命给城市建设中数据处理和信息化技术应用带来的管理模式变革;阐释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实现途径及发展趋势。并着眼于智能化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应用案例,揭示智慧城市建设管理的发展方向。以智慧交通为切入点,分析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建设与管理;智能化基础设施;管理平台

引言

近几年,智慧城市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智慧城市已然成为城市创新、融合、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通过科学、健康的城市发展创新理念,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功能、商务活动等多种城市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形成具备可持续、内生动力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宜居新形态。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全面贯彻,城市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智慧城市建设遇到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1、智慧城市概念研究

智慧城市是由数字城市不断发展演化而成的,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关于智慧城市的概念,国内外不少学者做出了相关界定。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关于智慧城市的学术探讨始于2005年姚音的《智慧城市实验。除了IBM公司的智慧城市白皮书中给出的定义之外,智慧城市的概念被以不同的方式描述,但一般定义都涉及到通过改善经济、公民参与和政府效能,部署和实现信息以及通信技术基础设施,以此作为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支撑。

2、智慧城市的基本状况

2.1智慧城市重点落实的偏差

一个新的项目和计划的确定,需要准确的落实重点,如果重点的落实出现偏差,无论项目制定的多么新颖,所做的工作是多么的努力,都将是在做无用之功,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资源。智慧城市作为一个新兴城市建设目标,对其重点的落实更应该直击中心,然而在现在的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将重点落实在无线网络的完善上,网络虽然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但是网络并不代表着智慧。

2.2智慧城市与物联网认知的混淆

智慧城市的建設与发展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的,当今信息技术被广泛的运用,物联网便是信息通讯技术的一个热点,但是智慧城市是不同于物联网的。物联网着重于物联,而智慧城市侧重于智慧,无可置疑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中必备的通讯基础,但是物联网不能作为智慧的应用。

2.3与云计算关系的模糊

云计算在智慧城市中也占据着一定的地位,通过云计算可以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的基础设施上节约资源和进行快速的部署。云计算并不是智慧,它是一种强调布局的计算方式,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应当理清智慧城市与云计算之间的关系,才能够让云计算在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发挥出真正的应用价值。

3、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研究

3.1明确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

智慧城市是应时代的需求而应生的,应当按照新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制定出明确的建设目标,才能够有效的进行智慧城市的广泛实现。在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需要明确一个完整系统的建设框架,明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时经济性、科学性、可持续性相节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够保证智慧城市的后期建设顺利高效的完成。

3.2分工明确的时空信息管理

信息通讯是连接着各个地区人们的生活纽带,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时空信息的管理至关重要。城市信息多样化、来源广泛、服务对象多,在进行各方面的时空信息管理的时候需要有分工明确的管理制度,否则会造成时空信息的紊乱,让各地区人们之间的通讯受到严重的影响。随着城市化快速的发展,城市的应用需求越来越高,信息也是瞬息万变多种多样,这时候就需要建立分工明确的时空信息管理制度,进行城市的编码和信息的建模方式,对在线不断更新的信息进行有序的编制和管理,有利于提高智慧城市信息管理平台的高效性,也让智慧城市的发展更加快速有效率。

3.3信息服务技术的全面性

当今社会离不开信息传递,人们离开通讯设施就犹如处于黑暗之中寻不到明确的方向,变得手足无措。城市信息在不断的扩大和更新,时空信息管理十分重要,信息服务平台也是十分关键之处。各地区的用户要想及时获得最新消息,就需要高效率全面性的信息服务技术,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普通单一的信息服务技术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世界探索的欲望。信息服务技术的全面性,既有利于各地区用户及时获知最新消息,又有利于城市信息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智慧城市的发展。

4、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4.1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更加注重城市的内生发展

城市本身需要具有持续创新发展的内生驱动力量,围绕这种内生发展动力,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实现自我适应调节、自我优化和完善。在“新常态”大环境下,新型智慧城市也更加注重城市的内生发展,其建设和管理更需科学性、有效性、开放性及服务性,对于提升城市管理与运行效率、改善资源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4.2新興技术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一些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系统将全面进入移动应用时代,云计算将从IaaS向PaaS跃升,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深度融合和普及,物联网及智能管控技术将取得更深入的应用,智能科学技术将提高海量信息的运算和处理能力,虚拟现实技术将应用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等等。如何运用好这些新技术,开发出满足城市运行发展需求的应用和产品,成为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的关键因素。

4.3信息整合和跨界融合成为“智慧”核心

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特征在于其“智慧”,而“智慧”的实现,有赖于建设广泛覆盖的信息网络,具备深度互联的信息体系,构建协同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的智能处理,并拓展信息的开放应用。而打破单业务领域的信息孤岛,以城市为视角、面向领域的整合与协同平台成为业界趋势;数据整合、智能分析、跨界融合、协同处理已逐渐成为最能体现“智慧”的关键因素。

4.4惠民优先,更多地注重对弱势群体提供服务

新型智慧城市体系更加以人为本,关注创造惠民利民的信息化生态环境,提升公众感知能力,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开始更注重对弱势群体提供服务。现在,国内外的智慧城市发展都更多地考虑到弱势群体,努力為包括老人、儿童、残疾人等这些对于信息接受能力偏弱的群体提供服务。

4.5建设运营模式更趋多元化,PPP模式成为主流

新型智慧城市体系建设是一項复杂的系统工程,所需资金巨大,涉及政府、企事业组织和市民家庭等多元主体,其建设模式已经由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转变为市场多元化投资。其中,PPP模式已成为投融资模式的主流,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特点,可以拓宽建设融资渠道,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盘活社会存量资本,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以政府扶持资金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建设。

5、新型智慧城市推进实施路径建议

5.1制定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紧密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城市主体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抓住城市演进本质与城市发展关键资源要素进行顶层设计。运用顶层设计的方法,全面、多维、立体地分析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城市要素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法律保障体系、目标评估体系等架构与内在逻辑关系。

5.2重点工程和示范应用

新型智慧城市需要聚焦城市发展和智慧城市重点任务,遵循“科学性、基础性、紧迫性、操作性、创新性、效益性”等标准,选取战略意义影响大、示范带动性强、现实需求迫、受益面广的重点工程和示范项目,集中优势资源,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系统化、高效化的推进模式。选择一批重点项目作为智慧城市第一阶段优先建设项目,为后续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5.3延伸应用,分阶段推广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分阶段进行,并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不能因为智慧城市建设而影响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的正常生活。根据一阶段重点工程建设效果,不断积累和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以点及面,以局部示范带动全面应用,以资源整合促进融合提升,逐步扩大应用领域范围,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推广。

6、结语

智慧城市终将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承载平台。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未来智慧城市更富有创造力、吸引力,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坚实基础。未来,城市智慧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需要更多城市管理者、建设者、运营者等多方资源的互通协同,基于集成化商业模式及未来新兴产业发展是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洋.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信息集成与管理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5.22-24.

[2]陈兴海,丁烈云.基于物联网和BIM的城市生命线运维管理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4,(10):14-16.

猜你喜欢

管理平台智慧城市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平台的构想与实现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大型仪器共享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基于ASP.NET的职业学院绩效考核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浅谈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和管理平台的构建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有关现代企业物流采购管理平台构建的研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