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策略

2017-08-13李群亮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应用题小学数学

李群亮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从创新应用题教学方式入手,借助各种有效的方式,降低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畏惧感以及数学应用题解答难度,发现数学的魅力,并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主要从联系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应用题的贴切感和强化思维邏辑训练,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这两个方面探究一下小学数学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能力提升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应用题的贴切感

多次教学实践发现,许多学生之所以对数学产生畏难心理,其原因之一在于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所要解答的应用题所涉及的生活问题其实际内涵无法理解。对这些生活经验匮乏的小学生而言,这些由不同汉字组成的问题就成了“既熟悉又陌生”的东西,比如这种题型:有一块棱长是40厘米的正方体钢材,将它锻造成高和宽都是20厘米的长方体钢材,锻造成的钢材长多少厘米?(不计损耗)小学生由于见识较浅,很多无法明白钢材的构造,面对这些不太了解的东西,会增加他们的解题难度。因此,我们教学中就要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比如骑自行车、搭公交车来学校怎样花费的时间最短、最轻松等等。通过这些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与参与,能够有效增加学生对应用题的贴切感,从而降低解应用题的难度。

二、强化思维逻辑训练,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小学应用题教学是学生理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上的综合运用,对于低年级教学中一些常见的基础应用题教学,教师要加强训练让学生理解掌握好,明白为什么用加法而不用减法计算,也就是弄清应用题的算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复杂应用题打下基础。高年级有些应用题的条件比较隐蔽,学生在解题时很难找到正确的思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强化思维训练时,就要充分考虑到以下这两点:

1.熟练掌握课本中的数学概念、运算法则和常用公式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就要严抓基础,即加强学生对公式、概念的记忆、理解与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活用概念、公式,像变魔术一样在学生面前演示解题思路、技巧与过程,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比如,和倍问题类型的题目,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问题数量关系式如下:

总和 ÷(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较小的数 ×几倍 = 较大的数

它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就是直接利用公式解答简单的题目,对于复杂的题目则变通后再利用公式。例题如下: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解:(1)杏树有多少棵?248÷(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62×3=186(棵)

答:杏树有62棵,桃树有186棵。

解析:这个题目对象是树,分为杏树和桃树,研究的是杏树、桃树各自棵数,其中涉及倍数和数。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就可以先抛出这一公式,然后设计类似的题型,让学生自己去分拣出其中的条理,通过练习掌握记忆这一公式。通过这一方法,学生就能很快明白这个和倍公式的意思,加速大脑的运转,锻炼思维能力。

2.提高解应用题的能力关键还在于审题和分析数量关系

一般数学应用题大多都是考查数与量之间的关系,在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化具体为抽象的能力,即教会学生从具体应用题中找出数量关系,从而列出式子,正确解答。就比如这一个题目: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这道题目就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常见的归总问题,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因此在做这种题时,要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他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而这种类型题目的数量关系主要是这三种: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总而言之就是要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对于这道题,我们可以这样分析,首先我们要求出做791套衣服用的布的总和“3.2×791=2531.2(米)”,然后利用公式“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求出另一每份数量“2531.2÷2.8=904(套)”。

总之,小学数学应用题其实并不难,主要是目前学生心态和学习方法有误,过于畏惧应用题,不敢尝试着解答题目。此外教师教学方式错误也是其中的问题之一。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实际运用能力,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勇敢面对应用题之外,还要加强学生思维逻辑能力与联系生活解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文光.小学应用题解法初探[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

[2]霍启茹.引领时尚创新教学:小议多媒体教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4).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应用题小学数学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应用题的「多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