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7-08-13何杨光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生语文

何杨光

摘 要: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加强语文修养的重要途径。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从激发浓厚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教给正确阅读方法和重视课外阅读拓展四个方面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在小學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尽管花费了教师的不少心血,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是否感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阅读动机与学习效率,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因此,我们要以兴趣为先导,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我通过做游戏、猜谜语、讲故事、朗诵、表演、利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时,我先出示背景图“鸟的天堂”全貌课件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通过音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利用课件播放大榕树的录像,让学生感悟到了榕树的美后,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大榕树上百鸟齐鸣、众鸟分飞的视频录像,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培养小学生专心致志的习惯。在阅读时要求学生专心致志,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其效果才会好。其次,培养小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古语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彩那天》时,我引导学生设疑“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从解疑中感受到父亲做人诚实守信。再次,培养小学生多读书的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文章需要多朗读、多背诵。只有广泛读书,才能增长见识。最后,培养小学生认真复习的习惯。复习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防止学习上的遗漏,“温故而知新”正是这个道理。此外,我还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

三、教给正确阅读方法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爱读,而且要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给学生正确、良好的阅读方法,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方法很多,如略读法、精读法、默读法、批注法等等。教师应结合课堂阅读教学,根据不同的知识点,把理解课文所采用的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模仿,从而去学习新的同类知识。例如:我教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时,重视学法指导,重点指导学生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小兴安岭“春天”景色。我是这样指导的:初读,找出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再读,说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精读,品味形象优美的词句。如“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抽出”一词写出了枝条快速生长的样子;“小鹿在溪边散步……侧着脑袋欣赏自己”。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鹿的活泼、可爱;原木“像一支舰队在前进”,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原木的气势,展现了春天小兴安岭的盎然生机。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在写法上与第二自然段相似,我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理解小兴安岭草木茂盛的夏,果实累累的秋,雪景壮丽的冬。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学法迁移,学生不仅掌握了“读懂写景段落的方法”,还培养了自学能力,从而达到为不教而教的目的。

四、重视课外阅读拓展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加强拓展阅读,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如,三年级学习了《女娲补天》之后,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相关的神话故事,像《牛郎织女》《后羿射日》;四年级学习了《生命 生命》后,向学生推荐阅读《海伦·凯勒的故事》和《贝多芬的故事》,使学生更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五年级学习《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查阅《三国演义》相关资料和内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下人物的智慧,书中体现的军事智慧等;六年级学习了《匆匆》后,对其拓展阅读《绿》《荷塘月色》等散文,让学生了解更多朱自清作家的写作特点与艺术之作。这种拓展延伸性的阅读,不仅能巩固课内知识,还扩大了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形成,体会和领悟阅读的快乐。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诸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教师应努力探索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阅读的趣味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小学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