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临其境

2017-08-13王敏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视频教学历史课堂

王敏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现代化、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全国中小学普遍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同时,电视与网络媒体为历史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使视频教学成为可能。如何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历史教学相结合,探讨信息化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经历结合公开课《法国大革命》为案例内容就以上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历史课堂;视频教学;设计反思

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同时,历史也是和现实结合度很高的科目,来源于过去,指導现在和未来。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的逐步深入,电视与网络媒体为历史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新的方式:视频学习。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的视频课件以它独到的优势在历史教学中广受欢迎,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相比传统的历史教学,富有动感特征的视频教学无疑更具吸引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同时以《法国大革命》为例谈论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一、视频教学运用思路

(一)“视频诱导”的部分教学模式

视频诱导模式是笔者对视频教学的一种探讨。知识点的导入部分充分利用视频的魅力,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看视频,带着疑问看视频。这一种方式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尤其是在最初的课程导入中。

这种视频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

将视频与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当每段不超过5分钟的视频播放后,学生对内容的记忆还很牢固,这时针对视频内容教师及时抛出问题,问题可以由教师设计也可以选用视频内容本身提出的问题。这样既用影像取代了教师的讲述,以更为生动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缓解了因为接受模式单一而产生的疲劳,又以及时提问的形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其梳理刚学的“新知识”。

比如,笔者在九年级历史《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中,“视频诱导”教学内容如下:

片段一:

(1789年7月)14日,星期二,无事……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

问题1:这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指?

问题2:在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

片段二:

问题1:法国为什么会爆发一场摧毁绝对君主制的革命?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路易十四和他创建的制度究竟给法国带来了什么?

政治:绝对君主制(“朕即国家”)——严格的等级制

经济:政府财政濒临破产(路易十四54年执政,31年战争——财力人力的消耗——巨额的税收落在第三等级的身上)

问题2:除此之外,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还有哪些?

王室贵族穷奢极侈(路易十六皇后:玛丽——安东尼特)

1789年农业歉收、1789年农业歉收、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

(二)“视频为主线”的整体教学模式

从大环境来看,初中生对于文字和讲述的兴趣点偏低,而教师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方法之一即为视频材料的运用。但在多数情况下视频的播放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部分”、一个“点缀”、一个“高潮”,我尝试以视频为整堂课的主干,围绕视频进行教学。但是,所谓“贯穿”并不是指整堂课都用于视频播放,这里的“贯穿”重在渗透。

比如,笔者在九年级的公开课《法国大革命》中,就尝试了“视频为主线”的整体教学模式。

首先,是视频资料的选取,最好是纪录片。于是笔者选择了最流行纪录片的《法国大革命》。其次,根据视频以及课程内容,把教学内容编排成一个故事。而视频则贯穿始终。通过连接各个部分知识点,设置问题。这样的设计,学生很感兴趣,同时也寓教于乐。

二、视频教学的运用

视频教学如何具体运用?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如下的总结。

(一)前期充足准备

1.知识准备

视频教学意味着许多内容视频取代了教师的讲授。如果学生没有提前准备,则效果肯定不佳。所以,教师在准备实施视频教学前一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给予其充分的知识准备时间,要求学生将课文通读一至两遍,对于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所要求掌握的识记知识点有较明确的印象。同时,教师也应该提前把需要讨论的重点告诉学生,学生有一个知识的预期准备。

2.视频材料准备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如《复兴之路》《大国崛起》等)其内容涉及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世界近现代历史,内容简要,重点突出,且有一定知识上的拓展介绍,它的话外音解说也能够成为教师提出问题的良好“引子”,因此比较适合成为课堂视频教学的材料。教师在上课之前熟悉视频内容,选取视频和课文相交叉的内容并设计相关问题。而对于有知识拓展和深度思考的视频内容,教师需要寻找其他文字、图片、表格等材料,运用课件中的“超级链接”,从其他方面给予学生理解和加深印象的帮助。另外,视频准备还需要事先下载分割视频的软件,按自身的需要截选其中的视频“段”,并运用课件在视频之后插入问题。

(二)多元方法实践

运用视频导入教学,以视频贯穿整堂课。以一段视频、一次相应提问的方式实施课堂教学。难度较低的问题由学生共同回答,难度较高的问题可组织学生讨论,并由教师运用课件做更深的解释和引导。最后可向学生推荐该视频的系列视频材料。

三、视频教学的实践操作案例

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的学科教学中,我进行了九年级《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的教学,有整体视频的教学设计,有成果同时也有需要改进之处。

片段三:

法国国家档案馆珍藏着一份文件,这份文件被历史学家称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

问题1:这份被称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指?文件的主要内容?

片段四:

1789年大革命后的法国将走上怎样的一条道路……

请你根据课本提供的材料,完成法国大革命的大事年表。

片段五:

革命的行动背离了革命的理想……

问题1:背离了革命理想的行动指?

问题2:为什么此时的法国人接受并擁护拿破仑及其政府?

片段六:

法国大革命期间诞生了两部重要的文件,而其中一部正是在拿破仑执政期间产生的。

问题1:在拿破仑执政期间产生的文件是?

问题2:那么,另一部文件是?

片段七:

这位伟大人物的一生,对于军人、统治者和政治活动家都是极有教益的,也包含着对公民的教训……

请结合史实简要评价拿破仑。

导入部分的视频吸引了近乎全部学生的注意力,故事性的叙述和视频动画的冲击加之音乐的映衬,完全抓住了学生的视线,因而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能找到知识点上的“共通”点,有些学生甚至对此表现出惊喜与兴奋。

接着播放第一段视频(约3分钟),一方面因为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且初次以这样的方式上课,有种新鲜感;另一方面由于之后提问问题的答案难度较低,能够较快在课本中找到,因而学生非常感兴趣且参与性较高。

在播放第二段视频(约2分半)后,我提出了一些单纯在课文中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其中包含了法国大革命原因的拓展分析,学生对此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一些历史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不愿意轻易得到答案。而从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来看,法国大革命的原因也是传统上课时需要教师着力讲述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的,所以视频及之后的相应提问引发了学生的自主思考,是视频教学的又一可取之处。

本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其中第4段视频中提到了法国大革命过程中的一些关键事件,我在之后布置学生制作一张法国革命的大事件年表。当第二节课播放第7段视频后,原本极易引发学生兴趣的关于拿破仑的评价的问题却没有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想这一点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对于视频教学而言,“完整”的一节课的重要性。

四、视频教学的案例反思

(一)材料来源需要归类分析

视频材料包含纯纪录片、后期拍摄的历史片、结合史家观点后期制作而成的综合历史电视纪录片(如《大国崛起》《世界历史》等)。但是在进行视频教学之后发现,不同类型的影像所具备的史料价值不同。例如,纯纪录片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第一手史料;综合电视纪录片中的史家观点是历史解释,拍摄的照片或绘画的史料价值源于照片绘画本身的价值,其中的画外音则是历史叙述,不能将它看作史料;而后期拍摄的历史片则需要查阅相关文字资料并以此来判断其史料价值的高低。因此不同类型的视频材料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操作需要进一步探究实践。而这一节课我所选取的视频材料来源比较广,既有史料,也有历史叙述,由于史观和侧重点不一样,在一些环节之中稍有偏颇。

(二)需检测视频教学的教学效果

按照视频类型选取及截取视频材料,设计相应问题,并将其归类整理。同时进行重构、剪接、加工,例如,此外可以在几次视频教学的新尝试后进行一次视频学习检测的课堂练习,或者要求学生围绕视频史料展开合作讨论,撰写历史小论文。设计相应的评价表格,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量化评价无疑有助于改善视频史料的课堂教学方式并逐步摸索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李稚勇.历史教育学新论:国际视野中的我国历史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编辑 赵 红

猜你喜欢

视频教学历史课堂
强化科目特色,创新教学设计
浅析中职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的运用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视频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