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2017-08-13程子原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阅读课学案英语课堂

程子原

摘 要:在现代化教学的改革中,英语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利用高效、轻松的教学方式提高英语教育的质量成为近年来英语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学案导学法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主要针对学案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以及作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阅读;英语

我们学校利用导学案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作为一名进入阳光中学第三个年头的英语老师,我认为导学案的教学模式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少教多学,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以及当堂达标的教学原则。但是作为导学案的编修者之一,如何能将这些原则彻底地落实到每一节课型不同的英语课堂上,是我们一直不断思考和探索的任务之一。

一、初中英语教学在实行新课改中的导学案教学

1.初中英语教学在实行新课改以来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和说的实际运用能力,然后是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从我们这一届的课本改版中不难看出,整个教材在日常生活的实际口语运用上增加了比重。语法化繁为简,阅读注重学生阅读的技巧,换句话说,答题的技巧,而非理解的能力。从书的形式上看,即注重了实际运用,也将应试作为重点之一。所以。在编修导学案时,我们就抓住了这两点内容。主要体现在我们的精讲互动的环节和达标训练的部分。精讲互动中我们以创设语境为基础,让学生在问答中,小组对话中,教师的引导下自然地掌握核心的知识点。而在达标训练中,设置题型以中考为蓝本。如短文填空和补全对话以及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内容顺带本单元或者学过的近几个单元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学会整合知识点和知识的迁移,对学过的知识和现学的知识做到自然地衔接。

2.接下来我结合英语教学的几个典型课型来说导学案教学的应用。首先,在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科的特点,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课型有不同的设计。虽然导学案的模式是不变的,但是每一个课型的原则应该就是导学案的模式:自主学—(问题生成)—精讲互动—练习。只不过我们要在里面加入不同的设计内容。拿每个单元的第一节课开始举例,词汇课是我们每一个英语老师每个单元的开篇之课。根据课堂目标,让每个学生掌握本单元的词汇发音和汉语意思。然后让大部分人能做到重点单词的拼写达标。最后让部分人能掌握易变型单词的变型。那么在自主学习部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感知单词的发音。小组长也可带领组员进行单词的拼读。其次,是问题的生成。因为是小组自己拼读单词自然有些长难单词会把握不准。这时小组展示过程中就会暴露问题。而这些问题词就成为精讲互动部分的开始。老师从讲解刚才不会读的单词开始进行精讲的内容。在单词的精讲中我的方法是首先通过反复的单词英汉互译让学生对某个词的英文和中文建立起链接。让他们对重点单词的意思和发音做到尽量熟悉。此环节需要时间,从跟读,到全班答,小组互相答,再到个人答,主要是通过重复让学生加深印象。第二个环节是运用自然拼读法让学生自己记住长难单词。通过学生自己分割单词再拼出来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记单词不是死记,而是通过发音来记。这里可以运用小组进行各种单词的练习。看哪些人记得单词用时最短却最多。在这些完了以后就是第三个环节词性词形的变化。这里由老师具体举例。学生通过之前积累的知识进行总结规律。大多数人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地完成词形的变化,然后自然地过渡到达标训练中。一般以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和根据汉语填空。这里就将语境的实际运用和考试题型结合。学生在做题的同时可以复习之前的知识,也通过翻译知道单词运用的语境。最后在总结中将本课时的重点单词拼读和词形的变化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二、关于英语课堂,阅读课模式下的教学

1.关于阅读课一直是很多英语课堂比较难上的课,在导学案的课程模式下,阅读课有了新的教学方法。首先,根据每个单元阅读的主题不同,在主题的基础上为学生展现出阅读的背景。这里主要以PPT展示为主,可以有图片或者音频、视频等。比如,有一课讲巨石阵,文章内容比较难,如何能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全文的大意,再进行精读,就需要背景的铺垫。因此在这一课的导入环节,我做了一些关于英国历史和世界未解之谜的介紹,其中还包括了英国的自然地理以及人文文化。当然在PPT的选择上我用了纯英文的关键词讲解的PPT。这样在保持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硬性地逼着他们用英语去理解自己不懂的知识。在这个导入中本身就含带了文章中的内容。这样在他们进入自主学习部分时变得轻松了很多,学生也自信了很多。在自主学习部分,结合课本上的阅读问题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找完答案后小组合作讨论,结果展示的环节中可以发现问题。随着这些问题,进入阅读的主题。在阅读的过程中先设置问题让学生泛读,找到核心的答案。比较难的题可以小组讨论。接着就是精读。在精读过程中可以用一些外国人讲课文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大意。比如,大多数的阅读课堂以翻译为主,这样比较枯燥,学生也容易打瞌睡。但如果能将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抽离出来并且给出相应的英文解释,让学生进行连线。那么他们就会更加有兴趣去做这项活动。此外,还可以通过找关联词对文章结构进行划分,这也是很好的方法。当结构清晰时,用主题去指导细节,就可以事半功倍,节省很多翻译的时间。当然泛读+精读需要很多时间,根据文章的长短,我们可以合理地分配是一个课时还是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目标。总之,阅读课的精讲互动环节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花费时间去不断琢磨的课题,根据不同的主题尽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所收获是我们必须尽力做到的。阅读的达标训练一般是另一篇小阅读,选AB的题。这里主要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由个人来完成,再进行小组讨论。

2.阅读课的小结侧重点不相同,有的是阅读的技巧,也有知识点的归纳,一般没有定性。

以上是我针对英语阅读课和词汇课运用导学案模式教学的一些体会和方法。我会不断积极地思考其中的问题,让二者结合得更加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曾智兰.兴趣,英语学习之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

[2]苏军.对话式教学自主性学习[N].文汇报,2003.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阅读课学案英语课堂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乡愁导学案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