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鹰架式”理论提高基础薄弱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2017-08-13赖波林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赖波林

摘 要:面对基础薄弱学生的写作教学,由于学生的基础不理想,令作文课堂教学总是无效地推进。提高学困生的写作能力迫在眉睫,“鹰架式”理论运用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对基础薄弱学生来说非常合适和有效,对提高他们的兴趣和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关键词:鹰架式理论;结构提炼;独立探索;小组分享;师生评价

写作是英语输出能力之一,是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学生都很重视,但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想提高写作能力,但又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平常的训练总是毫无收获,时间花了,但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面对基础薄弱学生,教师不妨采用“鹰架式”理论来进行教学,我觉得不管是从写作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在写作上显示出来的信心,我觉得都有明显的改善。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平常我们对写作课堂教学、课后习作反馈和考试数据的研究发现,高中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英语学习上有以下表现:

学生在“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写作是最为困难的,许多学生拿着题目无从下笔,能写出来的文章要不只有初中水平,初中词汇和简单句型,要不错漏百出、不堪入目,写作能力较差。

学生由此产生畏惧心理,有的甚至出现厌烦以及抵触心理,对英语的写作信心明显不足。在这种“负能量”的影响下,学生的写作得分越来越低,甚至出现零分的作文卷。

教师在课堂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传统的写作教学都是先导入主题—为学生建立话题词库—开始写作—讲评。这样的教学所采取的方式单一、枯燥,学生有了词汇但还是无从下手,或是先想好中文句子再翻译过来。很多时候学生的作文都是句型混乱、上下文不连贯、结构全无,哪怕写得很多,也杂乱无章,想到什么写什么,这样的作文难以取得理想的分数。

二、鹰架式理论的定义

“鹰架式”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支架式”,是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鹰架式”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课堂中老师进行导入、咨询、帮助和总结。使整个课堂都穿插着小组合作学习和反馈评价,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积极参与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课前的目标。

三、使用“鹰架式”理论进行写作课堂教学的模式

(一)使用“鹰架式”理论进行课堂教学的目标

1.通过“鹰架式”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帮助基础薄弱学生消除对写作的焦虑,指导学生面对每一篇作文时该如何入手,最后完成作文,掌握好有效的写作方法。

2.在英语作文教学课堂上进行改革,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写作中,不管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激发写作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在“写”这个能力上获得成功感。

3.重点是把“鹰架式”观念应用到课堂写作教学中,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执行之前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师生和谐共处,学生在已经搭建好的写作框架下进行思考、有效扩充,把成果进行展示,大家共同研讨,这样就把乏味的写作课堂变成积极、有趣的探索,让学生人人都有成果,人人都有收获,人人都有成功感。

(二)课堂操作模式

运用“鹰架式”理论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是一种在“鹰架式”理论模式下,采取搭脚手架(情境创设)—结构提炼—独立探索和写作—小组合作探究—效果评价。

搭建脚手架:围绕当前写作的主题,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新闻报道等,建立wordbank(词库),进行信息的相关输入,展示一篇与本次写作接近的范文进行展示,准备建立概念框架。

结构提炼:引导学生欣赏完范文后,根据本次写作的文章提炼出寫作的框架,学生根据提炼出来的框架,结合之前建立的词库,进行有效扩充,从而能带着目的投入到写作中。

自主探索:教师从“引导者”转换成“观看者”,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如何在框架下利用词库和课前的输入,结合自己的理解去分析,对于还是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适当提示,然后学生沿着框架进行写作。

小组合作探究:通过生生交流、师生讨论,交流研究后写下的成果,并不只是看同学的作文,找出语法错误或者用词错误这种传统的模式,而是共同解决在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词汇的搭配、句型的运用、时态的使用、内容的拓展延伸等,有不同的表达可以共同分享,小组内总有学优生,在学优生的带领下达到对当前写作的全面理解,并不只是更正语法错误,而是从句子、文段和篇章结构上进行深入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写话题的任务。

自主评价:习作完成后,根据表格进行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小组内对各个组员进行评价。评价表上有自评和小组组员的评价,表格不能复杂,因为要顾及学困生的基础,所以提出根据书写、词汇的使用、句型的运用、句子的连贯、文章段落的衔接和文章结构这六大项目进行评价,然后在课后,把在本次写作中自己所用到的和小组内交流后学到的,如句型(强调句、主从句等)、让句子连贯的词(therefore,however等)、衔接上下文的短语或者句子等写下来,还有写下这次写作“我的收获”小结。

“鹰架式”理论应用于写作课堂对于学困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希望能对他们有真正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美]约翰逊.合作学习[M].伍新春,郑秋,张洁,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07.

[2]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02.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