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2017-08-13赵新华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三味书屋百草园词句

赵新华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师应该调整阅读教学的方式,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具体的实践策略可以有品味关键词句、课文诵读、拓展文化背景等。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指导策略

课堂阅读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很多教师的阅读教学开展得并不理想。课文的解读还沿袭了照本宣科的方式,课堂模式也是老一套的分析段意等。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适应新课程改革潮流。本文筆者以鲁迅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谈谈自己新课程下阅读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咬文嚼字:品味关键词句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理解仅限于对文章大意的理解,他们的欣赏也仅限于基于自身经验的鉴赏。对于文章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词句,学生可能找得到,但是却分析不出其中的苦心孤诣,自然也感受不到其中的妙趣横生。所以,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对关键词句进行深入细致的品读,通过“字眼”“文眼”体会到文章中更深一层的寓意。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看到这个题目,对文字敏感的人都能注意到其中的奥妙,“从……到……”这个短语结构本身就体现着某种变化,这其中包括生活空间上的,也包括精神空间上的,同时也是一种情感和心境的变化。两个完全不相干的生活环境就通过一组关联词联系在了一起,既体现了鲜明的对照,又表现出一种顺势发展的必然性,其中暗含的情感态度也是复杂而微妙的。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肯定都能够注意到“从……到……”这个在文章标题中很少见的关联结构,也能够很轻易地找到文章中对“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具体描写,却很难看到这种关联背后的深意。笔者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首先请学生找到文章中关联两个部分的“关键句”,大家基本上都能够找到“我将再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这一句,然后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思考题:这个连结句是怎样起到联结的效果的?学生首先考虑到空间的转移,接着又会体会到情感的落差,感受到前后两部分的对比意味,这已经达到我的教学目的了,但没想到有一个学生表示她还体会到了情感的顺承关系,她概括为“成长的苦恼和必然”,我对她的见解给予了肯定,由此,文章中那复杂难言的微妙情绪就被学生通过关键句关键词的解析体会出来了。

二、课文配音:通过朗读感受情境

好的作品往往是注重行文的语气和节奏的,那些带着强烈感情色彩或者明显特殊的语言风格的句子,仅通过默读是很难读出效果来的。所以,教师要有意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在声情并茂当中,体会行文的轻重缓急,感受作者创设的文字情境。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关于“美女蛇”的传说,这一段文字如果默读,一般人就只当做故事看了,可是如果读出声来,尽量模拟作者的语气,就能体会到如同一个人在讲故事一般的趣味性。笔者在讲这一段的时候,请一位学生用讲故事的语气给大家朗读,其他学生闭上眼睛听故事:“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我看到有学生闭着的眼睫毛轻轻颤动,这是听故事听入迷了吧?朗读完了之后,我请学生对这一段进行赏析,这一回,大家都纷纷总结“这一段用了讲故事的语气,显得非常真实,引人入胜”“这样的写法就好像有人在你耳边讲故事,带有神秘感,正好符合‘美女蛇的故事氛围”,那节课我几乎什么都没有说,学生自己就完成了这一段的赏析。学生还学会了举一反三,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又自己体验了其他段落,各有收获,最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他们的“研究成果”汇总到一起,几乎涵盖了全篇文章。

三、开阔视野:拓展文化背景

初中生的知识积累毕竟有限,所以理解字面意思虽然不成问题,但是对于带有深层文化含义的部分就有些莫名其妙了。然而这些带有文化内蕴的地方通常正是作者别具匠心、苦心安排的“词眼”,如果不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也就不能充分理解作者的用意,对文章的体悟就会大打折扣。还是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单是这题目里“三味书屋”的“三味”就值得读者引起足够的注意。如果你不了解古人将“经”“史”“集”比作粮食、蔬菜和调料这一知识背景,你就不会体会到“三味书屋”既正经又迂腐的“气质”;又比如“我们”对着那个梅花鹿匾行礼的段落,如果你不了解“鹿”在古代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就会认为作者是单纯回忆拜师场景,而不会念及其他。笔者在上课时给学生介绍了“鹿”与“禄”的谐音意义,“树”与“书”的谐音意义,大家都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牌匾的意思是“禄在书中”啊,这样,其中蕴含的嘲讽之意也不言而喻,学生都能够明白并且深有感触了。

参考文献:

[1]钱理群.解读语文[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张玉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3):37.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三味书屋百草园词句
学校里的“百草园”
三味书屋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