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艺术研究

2017-08-13韦树立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韦树立

摘 要:课堂评价是基于学生的表现,师生在课堂互动的最直接形式。在當前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此作为与学生交流的课堂评价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修饰自身的语言,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整体,全面实现教学的突破及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艺术

在初中语文课堂评价中,能够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并且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对学生的点评,推动课堂的发展,并且能对学生产生合理的引导与关注。本文即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艺术进行策略探讨,以期为语文教学的发展做出启示。

一、评价环节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的评价环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新课标要求教学以人为本,转变师生在课堂中的关系,基于此,教师需要关注自身在课堂的角色定位——课堂的组织者、领导者、参与者,给予学生肯定,基于此,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与引导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这种角色定位下,教师要能够尊重学生,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且努力为学生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保持这样的态度,从尊重学生的角度进行评价,照顾到学生的情绪与接受情况,既不夸大其词,也不盛气凌人,而是就事论事,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的表现,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教师只要用心地与学生对话,就能得到学生的肯定与回应,能够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以得体且能被学生理解以及接受的语言进行运用,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就能全面推进评价环节的发展。

二、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在于年龄偏小,希望能引起成年人的关注与肯定,也正因此,教师的一句肯定可能会影响学生一节课的学习心情,教师的点评与肯定,可能会影响学生对语文课程整体的喜爱。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实现教学的突破与发展完善,能够关注到学生的所需所求,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有些学生基础本身就薄弱,如果在一次提问或考试中,能够很巧妙地答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给出更多积极的回应。激励性评价并非是盲目的表扬,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学生以足够的支持与肯定,使学生能够有更大的信心参与到语文学习中。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并不意味着盲目的表扬,而是要以中肯为原则。本来语文学科作为文学思想类学科,存在着一定自由想象的成分,允许学生进行适当的发散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长,但是也要遵循语文教学的原则。

三、自觉地修饰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一种不自觉的表现,是教师在长期积累之后的个人话语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自然而然的表现。在教师的教案中,能够将上课的流程精确到每一分钟,但很少有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每句话都进行设计的。尤其是教学评价环节,是需要与学生发生交流之后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随机性。想要增加课堂评价的艺术性,就要不断实现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实现教学的突破与发展。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能以自身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也正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更要关注并实现自身的成长,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并且能够实现全面的发展及进步。对于语文的评价,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评价词汇,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更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以及语言交流的美。因此,教师要修正自身,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以达到教学的发展,实现教学工作的突破。

四、丰富的评价形式

在语文课堂的评价环节,除了运用语言词汇进行评价之外,教师也可以尝试另辟蹊径,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评价,能够实现教学评价的发展与完善。除了常规的语言运用,教师可以添加肢体语言的部分,能够实现教学的突破与发展。在班级可以设计评比角等,以小红花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当学生积累的小红花数量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能兑换相应的礼物等,这些教学评价形式,是当前初中教学中常见的评价形式,都可以被语文教师借鉴并应用起来。

整体而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评价艺术的发展与运用,能够切实地推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实现教学的突破,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影响。作为教师,在看到课堂评价的优势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如何修饰自身的评价,要打造没有灵魂的课堂,而是要在课堂中切实地与学生形成互动,将自身的教学理念传递给学生,推进教学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淑萍.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评价功能、内容与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8(11):37-38.

[2]韦芳.新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初探[J].新课程(中学版),2009,17(9):54-55.

[3]新课程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7.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