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 发展 创新
——山西戏曲“新流派”创造经验研讨会侧记
2017-08-13于小军
于小军
继承 发展 创新
——山西戏曲“新流派”创造经验研讨会侧记
于小军
2017年4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和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山西戏曲“新流派”创造经验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隆重举行。这次研讨会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承担的“中国戏曲‘新流派’系列研讨”的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理论研讨的形式,对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具有流派创造性的戏曲领军人物和流派创造现象进行专题研究。
这次会议北京方面和山西方面筹划很久,并且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最终选定晋剧王爱爱、宋转转、蒲剧武俊英、上党梆子张爱珍四位表演艺术家。她们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创造了属于她们自己艺术个性的、且备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爱爱腔”“转转腔”“俊英腔”“爱珍腔”四个新唱腔流派。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采取了专家理论研讨和艺术家个人讲座的形式展开。在专家研讨环节,首先由艺术家本人介绍自己的艺术成长经历、艺术形成过程、艺术特点等情况,随后是本地专家对其创造的新唱腔流派进行经验总结,之后再由三到四位北京和山西的专家对其进行评价研讨发言。会场气氛严肃而热烈,严肃是说会议的规格高、会场肃穆,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赵银邦、文化部艺术局原局长曲润海、先后讲话,对山西戏曲新时期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探讨了成绩取得背后的因果,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愿景。在有限的规定时间内,每个艺术家和专家都做了认真而充分的准备,有的专家写了上万字的发言稿。《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艺报》《中华文化画报》《中国戏剧》七家媒体参加了会议。严肃之外不乏热烈,连辑院长富有理论深度的总结讲话,曲润海老先生一段朴实而充满感情的工作回顾,赵银邦副厅长对山西戏曲新时期发展的总结与反思,还有艺术家传奇的人生经历、讲唱结合的发言,以及专家们或见解独到,或发人深省的理论探讨都赢得了与会者的阵阵掌声。在艺术家讲座环节,她们讲述了自己的从艺经历、艺术创新过程以及艺术个性和特点,艺术家声情并茂地讲述和无伴奏演唱,让与会者体验到一种不同于观看舞台表演的独特感受,直观且感性地了解了每个艺术家的艺术魅力和演唱特色,以及她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新唱腔的艰难过程。
这次研讨会,让我们想到:
一、山西戏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成功的。
近代以来,在山西的戏曲文化生态园地中,涌现出一大批活跃于各剧种的表演艺术家,尤其是四大梆子,中路梆子的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程玉英等,蒲州梆子的阎逢春、王秀兰、张庆奎、杨虎山、筱月来等,北路梆子的贾桂林、高玉贵、董福、安秉琪,上党梆子的段二淼、郭金顺、郝娉之、吴婉芝,他们以鲜明的个性艺术特征,将传统梆子戏赋予了时代风采,为一代观众留下了值得回味的记忆,为戏曲百花园增添了精彩的历史片段。这是上一辈老艺术家对山西戏曲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中,这些老一辈艺术家不仅自己活跃于舞台上,而且由演员变成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或院团的领导者,他们逐渐转换角色,精心培养新一代演员,他们把耀眼的舞台让位给年轻的一代,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技艺和心得,培养出王爱爱等一代新的表演艺术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很大变化。为保护传统戏曲,山西省制定了一系列振兴戏曲的政策措施和培养人才的方略举措,都取得很大成绩。在培养戏曲表演人才方面,其做法和经验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
首先,恢复成立戏曲学校(或戏曲班),把正规的戏曲学校和以团代班结合起来,大批培养戏曲人才。全省先后成立有12所综合性的戏曲或艺术中专学校,都设有戏曲专业,而且是校内最大的专业,全面培养戏曲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人才。教学中,在加强专业训练的同时,纳入普通小初高中文化课教学,使学生们在专业水平和文化知识上得到全面发展,通过学校培养向戏曲院团输送大量戏曲人才。同时,各地市还通过剧团代培的形式培养青年演员,充实演员队伍,通过这些培养渠道,很快形成一支有一定文化修养和专业水平的年轻演员队伍。
其次,重点选拔培养一批优秀演员,组建以青年演员为主体的青年团。此举给青年演员提供了更多的舞台实践机会,在演出中培养人才、锻炼人才、发现人才。自1980年成立临汾地区蒲剧青年团后,全省陆续成立了11个戏曲青年团,如山西省晋剧院青训班、太原市实验晋剧院青年团、大同市北路梆子青年实验团、晋城市上党梆子青年团、晋中地区晋剧青年团、临汾地区眉户团、忻州地区北路梆子青年团等,这些青年团不仅排演了一批在全国都有影响的优秀剧目,还成长起来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
第三,定期举办全省性的评比演出,通过汇演、评比演出、展演等各种形式,选拔有前途的戏曲人才。从1978年开始,举办艺术中专戏曲教学剧目汇演,三年一评,该活动一直延续至今。通过比赛选拔好苗子,发现人才。1980年举办全省优秀青年演员评比演出,1982年举办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之后又相继举办了一系列戏剧评比演出活动,戏曲青年团调演、四大梆子调演等,通过这些活动推出新人,推出新剧目。对于优秀的尖子演员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院团都给予高度重视,着力培养,在业务上给他们学习、实践、提高的机会,举一团之力使其走上更高的表演舞台。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成长起来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演员,他们在全国及省级比赛中获得优秀成绩,有47人次获得过中国戏剧“梅花奖”,还有多人获得“文华奖”等国家级奖项。如任跟心、郭泽民、武俊英、栗桂莲、谢涛、杨仲义、贾粉桃、成凤英、张爱珍、吴国华、张保平、许爱英、郭明娥等,在此不一一具名。他们都是经过戏曲学校或培训班专业正规的训练,在省内各种汇演评比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博采广纳,广泛吸收创新,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以及团队的支撑,逐渐形成了具有个人唱腔表演风格的艺术特征。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成长起来的这些表演艺术人才,如今已是山西戏曲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唱腔表演已趋成熟,已到了授徒传艺阶段,他们引领着山西戏曲的发展未来。
二、四个“新流派”各具特色,流传较广,尽显魅力
这次研讨的四个“新流派”中,王爱爱创造的“爱爱腔”成名较早,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更大更广。相对于其他三位艺术家,王爱爱是前辈艺术家,其他三位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艺术家。
山西省戏曲理论家郭士星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论述了构成戏曲流派应该具备的四个条件:第一,在艺术上要有独创性,要有个性化的、不同于他人的重大艺术创造和成就。第二,要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得到观众的承认。第三,要有自己的代表剧目。第四,要有人学习,有人继承与发展。如果以这四条为标准的话,“爱爱腔”“转转腔”“俊英腔”“爱珍腔”都有这样的共同之处。但同时,他们每一位艺术家又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艺术特点。她们都以唱功见长,但又各有不同。唱功是排在戏曲表演唱做念打四项基本功之首的,其重要性可见。
王爱爱的唱腔音色纯正,吐字清晰。她的喷口有力,放声、收韵都很严谨,能严格做到腔随字走,依字行腔。她的演唱音域宽阔,韵味醇厚,高音、中音、低音,运用自如。特别是唱腔尾音的润腔,灵巧多变,善于表现人物多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她的唱腔中,既有程派高亢挺拔的“咳咳腔”的特点,也能听到牛派稳健、委婉的“云遮月”的特点。她吸收了晋剧程派和牛派的唱腔,又根据自身的条件,不断加以创新发展,创造了观众喜爱的“爱爱腔”。在晋剧旦行中独树一帜。“转转腔”的不同之处,突出表现在润腔和发声两个方面。在润腔的运用上,各种复杂的装饰音运用得自如得当,能够通过多种润腔手法把人物的复杂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她的演唱发声科学,能灵巧地运用口、鼻、腹腔等多部位的共鸣发声方法,把真、假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晋剧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根据自身的声音条件有选择地吸收了民族、通俗、美声唱法中的可取之处,使得唱腔自然、真切、委婉、俏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鲜明的时代感,给人以美的享受。“俊英腔”在创腔过程中,兼收并蓄,吸收京剧、秦腔、黄梅戏等其他剧种艺术营养,借鉴歌剧演唱方法,在继承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加强音乐唱腔的强弱、明暗对比,并尝试使用“气声唱法”,她的无伴奏清音、无字吟唱等唱法令观众心都醉了。对装饰音、蒲剧特性音等音乐元素恰到好处的处理,是“俊英腔”成功的关键。正是因为武俊英敢于打破常规,大胆改革创新,合理安排板式,探索新的唱法,“俊英腔”的出现丰富了蒲剧音乐唱腔的表现力。“爱珍腔”的特点专家总结出八个字:“甜圆、纯美、如诗、通透”。“甜圆、纯美”是指演唱的声音和韵味非常之美;“如诗”是指演唱追求的审美高度和表现意境如诗一般;“通透”是指运气的支撑和发声高低的贯通。张爱珍的行腔收发自如、动感强,“委婉抒情时能举轻若重,连绵而有内涵;激情奔放时又能举重若轻,畅酣而凌厉。”她在继承其师唱腔风格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唱腔唱法,在强化发音质量、加入润腔和技巧的特点上,用新唱法、新理解、新处理去重新演绎传统板式唱腔,进一步发展、健全了上党梆子中慢板体制旦角新腔。
这四位表演艺术家具有个性化的创新成就了新唱腔流派的产生,并且得到了广大观众和戏迷朋友的认可和喜爱,流传较广,不少戏迷和专业戏曲演员以学习她们的唱腔为乐为荣,并且把学习她们的唱腔作为自己艺术发展的方向。“爱爱腔”上世纪60年代就已广泛传播,目前正式拜在王爱爱门下的弟子就有三十多人,其中有获得“梅花奖”的演员。此外,没有正式拜师学“爱爱腔”的学员和戏迷还有很多,“爱爱腔”的影响力已是深入人心。“转转腔”的影响除山西外,陕西、内蒙古、河北、宁夏等省外的晋剧流布区,很多专业晋剧演员都在学唱“转转腔”,尤以内蒙古地区为甚。张家口艺校把“转转腔”纳入了教学内容。“俊英腔”的普及程度从一次活动中可见一般:2005年,运城市举办“武俊英蒲剧唱腔艺术大奖赛”,有来自晋、秦、豫三省300多名选手参赛。赛事分少儿、业余、专业三组进行,三个组的第一名后来均成为武俊英的弟子。武俊英9位弟子中一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爱珍腔”在上党地区也有一批追随者,晋城市电视台“我爱上党戏”栏目每期参赛者都有“爱珍腔”曲目。张爱珍协办了高平戏曲班,传徒授艺,向戏迷票友传承“爱珍腔”。她的5位徒弟中一人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其他几位徒弟均获得过省级以上奖励。
从这些事例看到,几位新唱腔流派创造者在本剧种流布区域内,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同,有人学习她们,有人传承她们的唱腔。对于学习传承者而言,她们在学习传承的过程中,仍然会有新的创造和发展,没有一个流派可以一成不变,它总是在不断变化中,推动着本剧种向前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力。
三、加强对“新流派”的理论研究。
这次研讨会选出的四个“新流派”中“爱爱腔”成熟较早,其他三个流派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成熟起来的。对这些新唱腔流派进行深入、完整、全面的理论研究是必要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升理论。这是当代戏曲理论研究的责任,为后人留下客观全面的文字记录,也是对戏曲历史负责。前几辈艺术家就是因为缺少音像和文字记录,后世对他们的艺术成就只能通过熟悉他们的人的一些口头描述来了解,缺乏一些有价值的记载,缺乏一些能够传得下来的东西,致使他们的艺术成就和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湮灭在历史长河里。
目前我们对这些艺术家的研究还要加强。“爱爱腔”虽然成熟较早,但至今还没有一部研究“爱爱腔”的理论专著问世,只有一些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中,这些文章或论及“爱爱腔”的艺术特色与成就,或对剧目进行评论,亦或评述其艺术人生。都是对王爱爱及“爱爱腔”的一些片断记述。目前王爱爱艺术工作室已经收集了一批文章,结集《爱爱腔论文集》,该书即将出版,书中涉及综合论述、弟子心语、歌咏爱爱腔、自撰文章等四部分。此外,由王越撰写的全国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王爱爱评传》正在撰写中,预计年内面世。对于“转转腔”的研究专著,目前只有张林雨著的《宋转转与转转腔》,由大众文艺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书中简单介绍了宋转转的艺术生涯,并通过大量的曲谱实例从板式的变化、唱腔的变化等方面介绍了“转转腔”的艺术特色。对于“爱珍腔”,我们现在看到的有两本专著:冯来生、周育英著的《张爱珍与爱珍腔》,由中国戏剧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书中由“张爱珍评传、爱珍腔、评论”三部分组成,其中“爱珍腔”部分收录了张爱珍的代表性剧目中的经典唱段。陈衡英著的《戏迷眼中的张爱珍》,该书通过作者的21篇文章,写人、写事、写艺,详细且朴实地述说了张爱珍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历程。王思恭、杨焕育著的《武俊英》,由中国戏剧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书中从艺术人生、专家赞誉、佳作赏析、流派艺术、创作感言、艺术感悟、唱腔精选七个方面记述了武俊英的舞台艺术实践。除了这些专著,每个唱腔流派又有几十篇评论文章。对于了解艺术家的从艺经历和艺术成就,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就是目前对四个“新流派”的研究现状,我们应该进一步对其整理、总结,研究传承。
这次研讨会是对山西戏曲四个唱腔“新流派”的创造经验总结,总结了其形成原因。流派的创造不是独立而为的,它是在艺术家自身条件和艺术个性的前提下,与时代、地方、剧种、团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包括艺术家在内的集体力量的智慧和结晶。这次研讨会是对山西三十多年来戏剧成就的部分展示。除这四位艺术家之外,我们还有很多有个性有特色的艺术家,需要总结,需要我们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于小军,女,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