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固定资产精益管理与企业价值创造

2017-08-12杨诗雅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4期
关键词:精益化管理价值创造固定资产

杨诗雅

摘要:在对固定资产实施精益化管理的初衷,也应建立在形成满意的技术系数范畴。然而,这里还需要从固定资产的专用性特质出发,来审视其对供电企业所带来的沉淀成本。沉淀成本将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决策,以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又将间接成为了企业的会计成本(资产损耗)。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的思路包括:引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科学预判项目生产周期、建立作业形态调适机制、盘活固定资产使用价值。

关键词: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供电企业;价值创造

本文聚焦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并在问题的讨论中尝试对其助力企业价值创造进行对策构建。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企业固定资产构成了生产中的“不变要素”,在长期生产函数Q=f(L,K)的规定下,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技术系数(L与K的比例关系),才能确保企业获得“收益,投入”的满意比值。因此,在对固定资产实施精益化管理的初衷,也应建立在形成满意的技术系数范畴。然而,这里还需要从固定资产的专用性特质出发,来审视其对供电企业所带来的沉淀成本(因固定资产专用性使然,而降低了该资产的应用范围)。作为隐性成本类型并不在会计陈本中反映出来,但沉淀成本确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决策,以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又将间接成为了企业的会计成本(资产损耗)。由此,降低固定资产的沉淀成本,也成为了助力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手段。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企业价值创造”内涵的解析

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这里可从三个方面来解析“企业价值创造”的内涵:

(一)在满意的技术系数下提升企业的单位效益

在企业长期生产函数下,劳动要素与固定资本要素之间存在着最优技术系数,但在实践中这种最优技术系数难于获取,从而则只能追求“满意的”技术系数。根据劳动价值论可知,生产中的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结果是建立在抽象劳动被有效吸收的前提下,而在满意的技术系数条件下便能使得抽象劳动被有效吸收,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累积。同时,随着固定获得资产优化配置,又将因企业单位工效的提升,而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二)降低固定资产所形成的沉淀成本提升效益

固定资产的专用性特质决定了沉淀成本的存在,而随着供电企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固定资产专用性特质还将越发显著。随着沉淀成本的产生,企业管理层在进行战略决策时,不得不考虑专业设备的处理问题,以及随着专业设备处理问题,又衍生出对企业内部技术组织形态的调整问题(生产关系调整问题)。所有这些,都将影响到企业发展中对中远期价值的创造能力。因此,通过固定资产管理在降低沉淀成本,从而便能助力企业价值创造。

(三)节约固定资产经济寿命来增大企业价值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可以从两种视角来认识:第一,从固定资产使用价值视角来认识,那便是会计学所解释的资产折旧(物理磨损)。第二,从固定资产经济价值视角来认识,则需要考虑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精神磨损”问题。然而,随着供电企业对超额利润的追求,必然会侧重于从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上来开展资产重置工作。因此,通过高效配置固定资产来延长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固定资产经济寿命,即: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来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二、内涵解析下对固定资产精益管理功能的解构

针对以上从三个方面所做的内涵解析,这里相对应的来解构出固定资产精益管理的功能。

(一)确定技术系数满意的功能

从供电企业的生产内容来看,如何有效管理大型架构设备成为了户外作业的重点。而户外作业又因主观和客观原因的影响,而存在着工期无法按时完成和其它作业风险,进而就必然会使得大型架构设备停留在作业地点,却无法用于其它施工项目。为此,通过对固定资产进行精益化管理,便能根据施工难度和可预期风险等指标,合理确定作业面的技术系数,进而在整体层面对企业固定资产使用进行筹划。而且,也能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预案。

(二)确立技术组织形态的功能

在供电企业内部,技术组织形态构成了企业层面的“生产关系”,而固定资产也就构成了企业层面的“生产力”。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辩证逻辑,企业作为成本核算单位,在追求“产出,投入”的最大化效应时,通过固定资产的精益化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内部调整关键环节的技术组织形态,进而实现技术组织形态与固定资产结构相适应。而且从管理原理中可知,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所以精益化管理也自然面向员工了。

(三)优化資产配置使用的功能

显而易见,优化资产的配置和使用不仅在于延长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进而降低企业固定资产重置的资金投入,还在于降低固定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沉淀成本。供电企业在传统资产配置中一般借助计划调度的方式来进行,但这种人工方式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等问题。因此,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通过引入ERP系统,便能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平台上,对资产调配进行快速响应,从而增强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三、固定资产精益管理功能助力企业价值创造的着力点

根据以上所述,固定资产精益管理助力企业价值创造的着力点,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构建。

(一)引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供电企业在改变对固定资产粗放型管理的传统下,需要引进ERP系统,借助系统的自动优化功能来助力财务内控的有效开展。ERP系统在引进过程中需要满足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并能与供电企业生产内容和特点相匹配。在引入ERP系统时还应考虑到投资投入问题,而这本身也是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的内容。因此,引入ERP系统应遵循“先核心、再外围”的思路来进行,并同时对企业ERP系统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培训。

(二)科学预判项目生产周期

获得企业的“产出/产出”的满意结果,可以从两个途径来实现:第一,通过增大固定资产投入来增加产出,但这里所增加了固定资产投入经费又将抵消由此所带来的企业价值。第二,在企业现有的固定资产存量下,来实现产出的增长。可见,后者则是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的目标。为此,在借助ERP系统功能的同时,还应对项目施工进行科学预判,进而从整体上统筹固定资产的配置。这里需要把握项目难度,进而确保技术系数的合理性。

(三)建立作业形态调适机制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的本质在于对员工的管理,而员工按照工种分别归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所以在进行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同步针对项目作业形态来调适现有的技术组织形态。如,在户外进行供电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根据施工环节建立阶段性验收制度,之后再及时将处于已验收环节的员工进行分组,参与到其它项目中来。只有在提高的员工工作效率,才能使得企业固定资产能吸收更多的抽象劳动,进而增强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四)盘活固定资产使用价值

盘活固定资产使用价值的目的不言而喻,其中需要重点降低沉淀陈本。笔者建议,可以将闲置的固定资产按照市场原则进行租赁,进而能够获取非主营业务收入。再者,供电企业在未来的服务能力升级上,应将精力放置在对员工人力资本的提升方面,而对于造价昂贵的固定资产则可以采取租赁创新形态来获取,如与租赁公司合作采购固定资产,协议规定供电企业的使用期限,使用期限结束后转交给租赁公司。

(五)强化固定资产上游管理

强化固定资产上游管理,主要涉及在建工程过程精益管理问题,这在上文的第二部分已经进行了探讨。具体就这里的精益化管理措施而言,则应从提高原材料的成材率,以及在满意的技术系数下建立员工与固定资产之间的数量结构比例关系。提高原材料的成材率需要强化在建工程的成本管理,通过降低原料损耗来增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在员工与固定资产数量结构之间建立合理的技术系数,则通过优化企业组织资源配置来提升“产出/投入”,进而增强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四、结束语

本文聚焦了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并在问题的讨论中对其助力企业价值创造进行了对策构建。本文认为,供电企业在对固定资产实施精益化管理的初衷,应建立在形成满意的技术系数范畴,同时还需要从固定资产的专用性特质出发,来审视其对供电企业所带来的沉淀成本。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的思路包括:引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科学预判项目生产周期、建立作业形态调适机制、盘活固定资产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精益化管理价值创造固定资产
项目预算精益化管理探析
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基于价值创造与可持续增长的现金流量管理模式探讨
浅谈价值创造视域下的国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问题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