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解决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入科初期的应用效果探讨

2017-08-12施若霖许多徐小群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19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施若霖 许多 徐小群

[摘要]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新护士入科初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焦虑的效果。方法 选择新护士52例按入科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按常规即手术室新护士培训大纲进行培训,观察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通过个人访谈与集体授课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培训。运用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scale,GSE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分别评价手术室新护士自我效能感以及心理焦虑水平。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心理焦虑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聚焦解决模式培训可以提升手术室新护士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其心理焦虑水平,激发主观能动性,注重手术细节,实现从培训期到实战期的平稳过渡。

[关键词] 聚焦解决模式;新护士;入科初期;自我效能感;心理焦虑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9-0135-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olution-focused mode on the self-efficacy and psychological anxiety of new nurses of operating room. Methods Fifty-two new nurse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26)and control group(n=26).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ained according to the routine nurse training program.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ain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ained by solution-focused mode via the combination of personal interview and group teaching.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scale(GSES)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were used to evaluate new nursessense of self-efficacy and psychological anxiety,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self-efficacy of nur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 The psychological anxie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solution-focused mode can improve the self-efficacy of the new nurses of the operating room, reduce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anxiety, stimulate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pay attention to the surgical details, and achieve a smooth transition from the training period to the actual practice period.

[Key words] Solution-focused mode;New nurse;Early stage of entry;Self-efficiency efficacy;Psychological anxiety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体应对各种不同环境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是特定行为能力的信念[1]。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常自感能力不足,表现出自责、幻想、退避等心理焦虑情绪[2]。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和器械不断推陈出新,手术量大幅度增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心理承受能力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特别是对初入科3个月的手术室新护士而言,由于未完全掌握专科业务知识及技能,自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聚焦解决模式是由Steve de Shave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临床干预模式,强调把解决问题的关注点集中在人的积极方面,并且寻求最大化地挖掘个体的力量、优势和能力[3,4]。国内外的护理专家和研究人员近几年来将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领域,并取得一系列成效[5]。我科自2013年以来,将聚焦解决理念应用到手术室新护士入科初期的培训中,有效提高了新护士的自我效能感,降低了工作初期的焦虑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持有护士执照的手术室新护士52例,均为女性,年龄22~25岁,平均(24.0±1.9)岁。护龄6~24个月,平均12个月。文化程度:本科28例,大专24例。均按医院新护士的培训大纲完成轮训工作,按工作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培训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岗前培训与岗位培训,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手术室护理的基本护理理念、基础知识与基础操作知识;培训时间为3 d,培训结束需参加岗前培训考核。岗位培训包括手术室专科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培训,培训时间为6个月,每2个月为一个阶段,且要进行阶段性的考核。观察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成立焦虑解决模式小组,设计特色课程对新护士进行培训。

1.2.2 焦虑模式小组 教学护士长任组长,教学秘书、专科组组长任组员,并特邀一名有医学心理学背景的副主任医师作为辅导员;以上人员均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历、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并接受过焦虑解决模式的系统培训。

1.2.3 特色课程设计 特色课程主要分成两大部分,即岗前及岗位阶段,设单独干预与集体授课两种方式。所有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方法均须提前交由小组辅导员指导及校验。岗前阶段授课次数为1次,授课时间为2个学时,课程内容为介绍手术室特有的护理理念及聚焦解决模式理念。要求新护士从现有的对手术室护理理念认识出发,鼓励其将理念融入日常的护理细节中,并设计“护理细节改变”游戏。岗位阶段的授课次数为3次,每次授课时间为2个学时,间隔时间1个月,共3次。第1次,组织新护士进行典型护理差错实例的场景再现演练,并组织讨论。第2次,分组模拟护理意外事件的应急方案的紧急制定,并评价其效果。第3次,视频回放经典手术的全过程,鼓励护士根据录像实况同步讲解手术配合过程,并确定下一阶段的培训目标及职业规划。小组在入科岗前培训1周结束时进行个人交谈,填写焦虑自评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

1.2.4 聚焦解决模式对新护士进行心理干预的五个阶段 ①描述问题。新护士入科岗前培训1周后,由小组成员与其进行交谈,了解其对手术室环境的熟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角色变化后的适应情况。如:当护士描述自己失眠的时候,提问:你是怎样度过这段时期?用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呢?有人注意到你的问题吗?她给你更好的建议吗?针对存在的問题进行客观分析与记录。②构建具体可行的目标。了解新护士的需求及其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期望值,以及将来职业发展的规划与方向。与其探讨,假设问题得到了解决会怎么样?以护士的描述作为可能要解决的目标。提问:如果你的失眠症状解决了,你认为与现在有什么不同?你会去做些什么?护士会提到若能正常睡觉了,精神好了,脾气好了,注意力集中了,干事就顺畅了。这就是要解决的心理问题所看到的结果。③探查例外。在此阶段,组织者不再按“问题解决”常模的固有思考方式引导新护士探究问题,而是与其探讨以往存在潜在护理风险,但却最终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护理不良事件,引导其从这些“侥幸”中获得一些有益的经验,赞赏鼓励其以正确的学习方法,认真的工作态度,面对各种困难,以最合适的方法应对工作、学习、生活上的问题。④实行反馈。小组成员与新护士共同对实现的目标进行反馈,并进行刻度化提问;即利用0~10帮助访谈对象将自身对某一问题了解程度或接受度进行量化表达。如你感觉对于这一器械的拆装及性能的掌握程度打几分?你对这种授课方式的实用性打几分?通过这种具体的提问,能较好地获取培训对象在工作及培训过程中的各种感受,鼓励其从已有的成果中获取信心,继续前行。

1.3 评价指标

(1)手术室新护士自我效能感。根据王才康[6-7]等翻译修订的中文版(Generar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scale, GSE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采用likert四级评分进行统计。受测者被要求指出对该表所陈述的认同程度,对每个回答给出一个分数,然后累积计算出总得分。(2)心理焦虑水平。运用Zung等设计的焦虑自评量表SAS[8]量表,对52名研究对象各阶段的焦虑程度进行测定。SAS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焦虑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护士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聚焦解决模式培训前后手术室新护士自我效能感的比较

见表1。入科时,两组的GSES分值均低于常模2.86分[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GSES分值在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聚焦解决模式培训较传统培训能显著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的自我效能感。

表1 聚焦解决模式培训前后手术室新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x±s,分)

2.2 聚焦解决模式培训前后手术室新护士SAS评分的比较

见表2。干预前,两组的SAS分值均高于常模(29.78±0.46)分[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分值在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聚焦解决模式培训较传统培训能显著降低手术室新护士的焦虑水平。

表2 聚焦解决模式培训前后对手术室新护士SAS评分比较(x±s,分)

3 讨论

3.1 新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低

自我效能感作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是指人们对完成自身行为既定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最早由班杜拉提出[10]。新护士在入科初期,由于环境的变化和角色转换[11],担心自己工作会出差错,手术室的知识与经验不足,依赖性强,单独面对一些护理工作时,会出现束手无策的状态,面对出现的困难,逐渐地失去自信心,自我效能感降低。相关研究表明[12],护士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与工作表现、工作满意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表1可知,刚入科时两组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均低于常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聚焦解决模式培训后,聚焦解决模式培训能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的自我效能感。

3.2 新护士的焦虑水平高

新护士在入科培训初期,角色的变化,工作经验不够,人际关系陌生[13],沟通能力欠缺,手术室基础知识与专科知识欠缺,理论与实际相脱节,遇到不熟悉的手术或大的疑难手术,担心自己配合不好,精神压力非常大,在单独进行一些护理操作时常出现不自信的心理状态,特别在面对患者抢救,应急突发事件时出现无能为力的局面,再加之手术量大,这些负性情绪反应对疲乏又是一种促进,也增加了护士的焦虑水平[14]。手术室的环境如职业危害包括化学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感染源[15,16],以及各种仪器设备的噪音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护士的焦虑、抑郁水平。由于手术室工作时间不确定性,随时面临加班,劳动强度大,学习任务繁重,还要接受医院与科室组织的各项培训与考核,对于新护士来说,也增加了护士的焦虑水平。从表2可见新入科护士的焦虑水平高于常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焦虑解决模式培训后,观察组的护士焦虑水平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

3.3 聚焦解决模式可以降低新护士的焦虑水平,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

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后,由表1与表2可知,对照组的护士,自我效能感偏低,心理焦虑水平比较高,经过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提高,心理焦虑水平降低。符合陈倩东[2]提出的新护士焦虑程度与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本组课题研究可得出,解决焦虑模式能降低新护士的心理焦虑水平,提高新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心理焦虑是一种不良情绪,可进一步导致新护士身体不适,身体不适又反过来影响情绪,降低自我效能,形成恶性循环[17]。因此,减轻新护士入科初期所承受的各种压力,保持其心理健康成为护理长与专科组长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手术室管理者应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提供一个合理的培训方式,在培训过程中增加心理干预的内容,帮助新护士在入科初期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专职培训老师经常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解决在适应初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调动其积极性[18],让其尽快融入手术室的大环境之中,提高工作能力,与人相处能力,掌握手术室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各项操作水平。了解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及时进行干预,给予适当的鼓励与支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护士的心理焦虑水平,提高新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工作能力,稳定工作中的不良情绪,提升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保证手术患者安全顺利度过手术期。

手术室对新护士采用传统的培训模式仅注重于临床護理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心理方面知识的培训,让新护士在入科初的适应期出现许多问题,不利于新护士未来的职业稳定性发展。聚焦解决模式的特点使其成为非常适用于护理工作的一种新理念[19]。聚焦解决模式对护理的意义在于:护理工作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还应包括对自身创造力的培养[20,21]。在新护士入科初期应用后,利用护士自身的资源与优势,发挥潜能,提高新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新护士的工作目标得以实现,明确了将来的职业发展规划,降低新护士的焦虑水平,提高自我效能感。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新护士的培训,给予积极的心理学干预,使新护士快速成长,顺利度过入科初期的适应期。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利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新护士进行3个月的心理干预,出现一定的效果,但是具体的时效性,国内还未有相关报道。目前聚焦解决模式在国内护理管理、临床护理上有一更深层次的研究,但是具体在手术室新护士入科初期的培训研究还未有相关方面的报道,希望在将来的工作中继续对该模式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2] 陈倩东.新护士自我效能感与焦虑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9):634-635.

[3] McAllister M.Doing practice differently: Solution-focused nursing[J].J Adv Nurs,2003,41(6):528-535.

[4] Jong PD,Berg IK.Interviewing for solution[M].2nd ed. Hart-ford:Wadsworth Group,2001:1.

[5] 李益民,陆骏,宁丽,等.聚焦解决模式在国内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1):95-97.

[6] 王才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J].中国行为医学,2001, 10(特刊):185-186.

[7] Zhang JX,Schwarzer R. Measuring optimistic self-beliefs:A Chinese adaptat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J].Psychologia,1995,38(3):174-181.

[8] 夏镇夷,徐韬园,张明园,等.实用精神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76-477.

[9]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35-237.

[10] 胡娟娟,赵有娟.临床新护士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9,24(18):95-96.

[11] 李军,黄世玉.手术室新护士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0,(7):315-317.

[12] 关琼瑶,秦亚辉.年轻护士职业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J].全科护理,2011,9(8B):2121-2122.

[13] 钱玉秀,侯利环,武健,等.手术室护士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6):1468-1470.

[14] 屈惠琴,陆云,朱勤芬.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结肠造口癌因性疲乏患者焦虑抑郁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8):730-732.

[15] 蔡灵芝,王薇,李益民,陆骏,宁丽.形成恶性循环新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3, 12(2):120-122.

[16] 高宝琴,王丽娜,杨彬霞,等.手术室工作人员感染防护知识掌握及个人防护调查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4):3450-3451,3454.

[17] 林华,袁慧.有潜在感染危险性的手术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影响的调查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8):2691-2692.

[18] 徐鑫芬,骆宏,邵芳,等.聚焦解决模式在护士长沟通能力训练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7):650-652.

[19] 骆宏,张菡,顾利慧.单次聚焦解决模式自我干预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12(2):120-122.

[20] 骆宏,叶志弘,王菊香.聚焦解决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68-570.

[21] 徐亚楠,陈湘玉.聚焦解决模式在临床护理的应用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4):43-45.

(收稿日期:2017-01-24)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感
我国研究型高校图书情报院系研究人员国际科研产出的影响因素研究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财会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管理建议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提升
提升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