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难报道的受众心理及媒体应对

2017-08-12郑立蓬

新闻爱好者 2017年7期
关键词:受众心理媒体

郑立蓬

【摘要】灾难报道一直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类别,也是较易引发受众关注的新闻题材。因此,了解并重视灾难报道的受众心理,有助于媒体避免报道的不合理性,正确发挥其在传播救灾防灾信息、帮助公众克服恐慌心理、推动事件查处等方面的作用,从而稳定社会秩序、提升媒体自身公信力以及树立国家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灾难报道;受众心理;媒体

灾难报道,就是指媒体对各种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包括对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方面的报道。在灾难报道的内容中,人是主体,主要包括幸存者、遇难者和救灾者。当灾难事件发生时,媒体的关注点会迅速集中到这些与灾难事件直接相关的人群身上。

然而,由于灾难报道具有突发性、负面性,受众接收到这类新闻时,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悲伤等情绪,出现盲从、过度防范等行为。因此,了解并重视灾难报道的受众心理,有助于媒体避免报道的不合理性,正确发挥其在传播救灾防灾信息、帮助公众克服恐慌心理、推动事件查处等方面的作用,从而稳定社会秩序、提升媒体自身公信力以及树立国家的良好形象。

一、灾难报道的受众心理

(一)安全和认知需要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总结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人们行为的基本动机归为八大需要层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超越需要。在灾难报道中,受众的求真心理一般是出自安全需要或认知需要。

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就支配着人们的动机;只有当它得到适当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当受众有安全需要时,认知需要会被暂时忽略;当受众的安全需要得到满足时,处于安全需要之上的认知需要便会成为他们的行为动机。

例如在中国,台风常常发生在东南沿海和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受众会因为担心自身安全问题而特别关注台风的相关报道。而身处内陆地区的受众,由于台风不会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安全,他们便会出于认知需要去了解灾难事件的情况。

面对灾难事件,每一位受众因为自身状况不同,需要层次也会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哪一层次的需要,他们都会因此对相关报道给予关注。

(二)共情

共情是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想法以及行动等的能力。即便受众与灾难现场相隔千万里,他们也能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报道使自己如身临其境,去理解灾难现场相关人员的情绪、立场,去感受灾民们受到的身心创伤。

(三)逆反

所谓的逆反心理指的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灾难现场,有些记者为了抢夺新闻,在受灾者被救出的第一时间冲到救援人员旁边,开始不停地拍照;在幸存者情绪不稳定之时,询问“亲人已经去了天堂,你有什么感受”这种直戳痛点的问题……

即便这些行为的初衷是为了满足受众的求真心理,激发受众的共情能力,但行为本身的不妥当使媒体无法获得所期许的受众反应。相反,媒体工作者不顾救援行动的进展,不顾遇难者的心理,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的行径,会让在灾难事件面前较为敏感的受众觉得难以理解、愤怒甚至反感。

(四)寻求抚慰

严重的突发事件可能导致个体产生失去控制、无法抵御的感觉,产生负面的心理反应,例如恐惧、焦虑、挫折、攻击、负罪感、盲从和过度防范等。这时,受众会无意识地寻求心理抚慰。

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影响力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受众能够向其寻求安慰。同时,媒体拥有相关专家、机构等资源,可以向受众提供权威的信息,例如告知受众灾难是在何种情况下发生的,灾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灾难发生时该如何正确防范等,从而帮助受众排除不必要的压力。还可以对受众直接进行心理辅导,以此来引导受众逐渐摆脱消极情绪,尽快走出灾难事件所造成的心理阴影。

《华西都市报》在满足受众寻求抚慰心理上就有过突出表现。该报对于2008年汶川地震的报道共218篇,其中,有关灾民心理状态的有117篇,心理援助9篇。报道的形式主要有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具体的心理干预过程等,这些方式對受众的心理疏导意义重大。

二、媒体的角色变化

灾难报道受众心理的复杂性要求媒体在进行灾难报道时不得忽视对受众心理的把握,否则,媒体不仅无法正确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而且还会对受众、对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媒体应准确认识受众心理,并在面对上述四种受众心理时,扮演好相应的角色。

(一)传声器:快速深入现场

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人们的视线会被吸引过去,急于了解灾难的情况。此时,媒体的主要任务不是求全,而是求快。媒体应以最快的速度深入到灾难现场,将现场的情况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

例如2015年的“天津港爆炸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北京时间的8月12日晚上11点30分左右,新华社在13日0时54分便对此事发出了首条报道——《天津滨海新区深夜发生剧烈爆炸 烟尘高达数十米》。该报道仅有四段,却包括了爆炸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描述、人员伤亡情况,事后回顾看,报道中的信息均较为准确。

这样快速的媒体反应机制其实不仅满足了受众的求真心理,而且可以尽可能防止受众在心理驱使和片面报道共同作用下进行自我遐想,减弱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可能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受众因突发事件引起的一系列负面情绪。

(二)人道主义者:凸显人文关怀

面对灾难事件,媒体工作者不仅要坚守工作职责,还要成为一名人道主义者,避免一味追求报道的轰动效应而走入歧路。

媒体工作者在采访、拍摄等过程中,不要对直接相关的人造成不必要的二次伤害。这就意味着,记者的措辞、语气、动作、神情,摄影师的拍摄内容都要保持对受访者的尊重和保护。人与人的相处具有相互性。受访者在感受到媒体人真诚的关怀时,也会更愿意与之倾诉自己的心情。这样良性的互动会通过报道传递给受众,逆反心理便不会产生。

此外,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文情感,体现出对于受难者的关切,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社会大众对受难者的态度。这使得媒体与受众之间有着无形的情感牵连,能够加强受众对于媒体的信任与依赖程度。

(三)心理医生:安抚受伤心灵

从心理学角度讲,危机的第一级别是亲历灾难的幸存者;第二级别是出现在救灾一线的营救人员、医护人员和新闻工作者;第三级别则涉及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目睹灾情画面的每一个旁观者,学术界称之为“替代性创伤”。这三个级别的人群已经占到了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他们的心理状况均不容忽视。

当灾难事件发生的时候,公众会感到恐慌。恐慌有直接引起的,也有间接引起的。直接引起便是指灾难本身给公众造成的可见的伤害、威胁等带来的恐慌,间接引起是指因灾难而衍生的事情、言论等给公众带来的恐慌。

2011年日本东北部海域大地震引发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泄漏事件,我国某主流网络媒体专门开设了一个聊天室,邀请嘉宾对此次灾难进行详细解说。在此过程中,虽表示“我国应该不会受到太大核辐射影响”,但也指出“如果实在不放心,可服用一定的稳定性碘来预防”,但并未说明摄入“稳定性碘”具体应该服用哪些药物以及如何科学服用。这样的言论加上其他一些小道消息的共同作用,引发了我国居民疯狂抢购食盐这一现象,一度导致超市、商店无盐可卖的局面,而无盐可卖的局面又进一步加剧了未能成功抢购到食盐的居民的恐慌。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在每次危机发生时,媒体对受众的心理疏导作用非常重要。而在当今中国,许多人并没有寻求心理医生帮助、必要的时候主动进行心理疏导的意识与习惯。况且,在一些偏远地区,心理疏导方面的资源不够完善,即便有进行心理咨询的想法,也未必能得到满足。因此,某种程度上说,国内媒体在这一方面需要承担起一定的责任,让更多的人通过多样的传播渠道得到相应的心理辅导。

三、媒体定位及应对策略

(一)肩负的责任不能忘记

在灾难事件发生时,让公众的知情权获得满足的职责无疑让媒体拥用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及责任,不但要对报道的内容负责,也要对受众负责、对社会负责。

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具有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才能在信息洪流中存活下来。综观我国近年的灾难报道,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积极参与到信息传播当中,及时传递各种信息,汇聚人们的所知、所想。这种大众化的传播方式,有利于人们对灾难拥有更多的了解,有利于情感的传递、交流,有利于加强全民族的凝聚力。

的确,自媒体的出现与快速发展是传媒领域在新时代的重要表现。但话语权的拥有代表着责任的同步。自媒体人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其发布的信息、言论负责。

有别于自媒体,新闻媒体在报道灾难新闻时肩负的责任更为重大。新闻媒体要第一时间发出真实准确的声音,尽量避免受众由于未知或在网络传播中出现的谣言而产生恐慌。及时公布救援过程及进展情况,发布有依据的权威数据,同时,要履行其作为环境守望者的媒体责任,要对政府救援行动进行舆论监督,对灾难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质疑,并提供深入的解析。

(二)人文精神不要忽视

媒体不是传送信息的机器,只能对事件作出单一的判断与固定的回应。相反,媒体的主体是人,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媒体具有灵活性,能够与时俱进、因势而变,能够在面对人物、事件、环境时展示出恰当的状态。

媒体在进行灾难事件的报道时,必须认识到灾难新闻的突发性、负面性,认识到采访对象處境的特殊性,认识到受众心理的复杂性,不能单单依靠新闻专业素养指导新闻工作,忽视对于现状的把握,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

在报道灾难事件时,应该重视事件中的弱势群体,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话语权,使他们成为主角而不仅仅是救灾新闻中的“被救助者”;应该注入人文关怀,使他们成为被关注抚慰的对象。对受难者的关注是媒体具备人文精神的需要,也是媒体重视灾难新闻的受众心理的体现。

在市场经济制度中,媒体人是利益的追逐者,发行量、受众数目、广告商、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占主导地位,影响了内部执行者的想法和行动。但媒体不仅仅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文化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的生存离不开利益,媒体的价值离不开受众。因而,媒体工作者在立足于本职工作时,不能丢失人文关怀,不能忘却传播的初衷,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受众长期的尊重与信任。

(三)应对策略不可大意

受众心理对于灾难报道的重要性决定了媒体对受众心理进行预估的必要性。

媒体对于灾难事件快速、全面的报道固然有利于满足受众的需求,但受众的心理在一定时间内是有承受限度的。这就要求媒体的灾难报道不能一味追求事件的最大化呈现,不能哗众取宠。因此,在形式的选取、内容的制作方面,媒体应对受众心理反应程度进行预估,给记者提供一个度,提醒他们尽可能保证受众情绪稳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新闻报道中,灾难新闻报道是情感最丰富的一种,新闻报道用语直接影响着受众心理的情感变化。记者在完成报道内容时,应注意用语的专业化。用词要把握分寸和感情色彩,避免用过于刺人的词语及娱乐化的语言,而应适当用同情和怜惜的词语去体现新闻媒体的人文性和专业性。

由于灾难现场情况复杂、多变,记者在追求报道的时效性时,无法绝对保证报道内容不存在问题。那么,在审查环节,编辑就要做好“把关者”,对内容进行认真的审查,全方位地考虑媒体的定位、立场,考虑媒体与受众的密切关联,发现问题及时提醒记者修正。

鲁迅曾说过:“窗外的夜、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都与我有关。”由于时代背景不同,身处和平的现世之中,不必把“天下情怀”“家国情怀”天天挂在嘴边。但由于我们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分子,不可避免地对这个社会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而媒体工作的特殊性,会使这种影响扩大化。这就要求媒体明确自己的责任,完善内部的机制;要求媒体从业者不仅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素养,还应在作为受访者与受众桥梁时,以合适的方式对待这两类群体。

参考文献:

[1]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46.

[2]罗筑娟.灾难报道的受众心理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4(19).

[3]杜玫.试析灾难报道和受众心理[J].新闻世界,2009(2).

[4]郎爽.灾难新闻的受众心理分析[J].新闻传播,2008(8).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新闻系)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受众心理媒体
从受众心理略论提高我国科普读物质量的策略
广告中陌生化手法的使用效果
关于影视“翻拍热”的受众心理分析
移动媒体背景下城市电视台发展研究
重农抑商与社会稳定发展研究
当实时信息反馈成为一种网络艺术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推送中图像的运用
论受众心理对微电影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