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党媒体制及其理论的重大创新
2017-08-12刘建明
【摘要】党报体制已经被党媒体制所代替。习近平对党媒体制及其理论的精辟阐释,揭示了新世纪我国新闻工作的重大使命和方向。习近平论述了新闻四种功能的内涵和实践目标,多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论证了新闻工作“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方略,阐述了对外宣传的全球共融观和党媒报道方针,要求报道内容要精准化、话语要感召化和方法的科学化。
【关键词】党媒体制;媒体四功能;新闻工作方略;全球沟通;报道方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新闻舆论工作发表过多次重要指示,有60多篇报告、讲话和其他文字谈到党媒工作和新闻理论问题,提出一系列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论断。他对党媒体制及其理论的精辟阐释,揭示了新时期我国新闻工作的重大使命和方向,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党报理论。习近平同志指出:“新闻学作为一门科学,与政治的关系很密切。但不是说新闻可以等同于政治,不是说为了政治需要可以不要它的真实性,所以既要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又不可忽视新闻工作自身的规律性。”[1]习近平对新闻工作的大量论断与时俱进,阐发了时代发展对媒体变革的要求,深刻揭示了新闻工作的新规律。
一、党报体制进入党媒体制阶段
进入21世纪,我国党报体制空前扩展,由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发展到互联网和庞大的移动终端,党报体制已经被党媒体制所代替。在60多篇有关文字中,习近平仅有21次提到“党报”,而使用“党的媒体”这一概念则有230多次。这个初略统计很难说准确无误,但习近平提及党报的概念远远少于使用“党的媒体”的概念,是不争的事实。这标志着,党报体制已经进入党媒体制的历史阶段。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从实践看,面对互联网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主要是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特别是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2]“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3]党媒不仅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而且有复杂、多元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同从前的党报与党报体制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党报和党报体制仅仅掌握平面媒体,依靠高成本的邮发系统传播新闻,时效慢,技术含量低,媒介品种单一。各级党报的读者多为各级领导干部、公務员和知识分子,受阅面狭窄,难以吸引广大受众。党媒和党媒体制拥有党报、广播电视、网络、微博、微信和庞大的移动客户端,渠道高度技术化、电子化、数字化且正在智能化,传播时效快,多种手段互补,覆盖各类受众。只要传播内容和话语接近生活和群众,党媒就能够牢牢吸引广大受众。
第二,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曾发挥强大指导和引路作用的党报和党报体制,到2008年遇到的挑战愈加严重,几乎处于边缘状态。由于大部分中青年读者把目光转向互联网,在网络广泛普及和公款订报被大幅压缩的冲击下,党报的发行量大幅下降,办报资金和影响力已举步维艰。党报体制经过5年的转型,到2014年开始出现崭新的局面,不仅拥有容量巨大的网络,而且开始掌控博客、微博以及数亿微信客户端,党媒和党媒体制摆脱了边缘化危机,占取受众资源处于主动地位。正如2013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
第三,党媒和党媒体制把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媒体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党媒的管理不断进行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融通共享。过去的党报和党报体制形态单一,纸媒传送手段落后,管理机构庞大(采编管理、印刷管理、邮发管理、干部管理、工人管理),持续性成本高,新闻容量有限,竞争力差。
第四,党报和党报体制强调宣传纪律,由党委直接实施行政控制。党报的内容完全可控,严格遵循党的意图是能够做到的。但党媒的主要渠道——互联网上的新闻及各种信息的提供者,网民占有很大比重,政治内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党委无法直接控制网民,不可能要求其遵守宣传纪律。党媒的管理一方面运用法治手段,依法管理媒体;另一方面重视同民间网站的协调与互动。习近平同志说,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网上信息管理,网站应负主体责任,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主管部门、企业要建立密切协作协调的关系,避免过去经常出现的‘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现象,走出一条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新路。”[4]
党媒体制是党报体制的新发展、新形态,仍然坚守党报的重大原则和办报方针。这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好政治方向关,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5]党媒要做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把反映人民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习近平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党管媒体,不能说只管党直接掌握的媒体。党管媒体是把各级各类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这个领导不是“隔靴搔痒式”领导,方式可以有区别,但不能让党管媒体的原则被架空。[6]
二、党媒四种功能的实践目标
习近平对党媒重要功能的社会定位,不仅确定了新闻舆论工作者的社会角色,也对党媒的重大使命作出了完整、系统的阐述。他说:“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党媒这四种功能的高度统一,体现出它的崇高社会责任,也是对新闻功能最全面的概括。
中外新闻学者历来重视对新闻功能和新闻工作者角色的研究,都得出大体相同的结论,但无一不陷于空泛。业界常说记者是信息的传播者、社会的瞭望者、历史的记录者、环境的守望者,这些界定毫无实质内容,让人有虚无缥缈之感。脱离现实使命界定新闻媒体的功能,不仅导致实践的迷茫,而且易产生理论的空心化。新闻工作者究竟传播什么?他们记录、推动什么?又瞭望、守望什么?以往的结论不是语焉不详,就是隐约其辞。习近平对党媒功能的概括不是抽象、空泛的,在许多讲话和文章中突出阐述了这些功能的实践目标,引导党媒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一,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党的政策的传播者,而不仅是一般信息的传播者。①这要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当前的各项政策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必须从工作大局出发,思想上高度重视,报道上深刻有力,方法上真诚可信,目标上高瞻远瞩。以真实、生动的事例重树党的执政形象、重建中国的官场、重造中国秩序、重塑中国价值、重构中国的发展方式,把“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政治大局作为党媒的中心任务。
其二,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催人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记录者,而不是抽象的时代的记录者。习近平要求记者“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复兴我们的民族,既不照抄西方,也不走老路,而是面对“发展中国、稳定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忠实地记录这个风云变幻的伟大时代;把“中国人民勤奋劳动、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创造业绩”及时地反映出来,把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活动及其伟大成果载入史册。
其三,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而不是一般社会的推动者。什么样的社会才是进步的社会?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社会。从根本上说,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但生产力再发达,如果只造福少数人,绝大多数人处于贫穷状态,不仅谈不上进步,这样的社会恰恰是不人道、不合理的社会。所以习近平提出衡量改革要用“两个是否”的标准,即“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推动者,认真落实“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地带领群众一起奋斗”[7]的指示,努力推出“让人民有幸福感”的报道和宣传。
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价值观,是党媒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实践目标。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媒体在社会体制改革、制度安排和思想道德建设中要旗帜鲜明地宣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目标,提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正义观,培养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坚定揭露、鞭笞践踏人民利益的一切腐败现象,让广大民众分清是非,凝心聚力,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精神。
其四,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而不是一般环境的守望者。这一功能和角色定位突破了传统理论的肤浅论述,由“监视环境”[8]引申到守望公平正义,抓住了当前我国社会和整个国际社会的根本矛盾。习近平特别强调:要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这个新一轮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9]新闻工作者应放眼四方,目击耳闻,明察秋毫,把那些不公平、非正义的问题拿出来晒晒阳光,勇于“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党媒应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要始终保持对社会不公的敏锐度、干预力和监督力。
党媒和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发挥好四个功能和角色作用,必须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全面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这就要转作风改文风,察实情、说实话,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新闻舆论工作者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保持一身正气,这样才能守望公平正义,培育善恶分明、高洁刚正的社会风尚。
三、坚定贯彻党媒工作的根本方略
近年来,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有两种错误观念:一是有些官员面对媒体记者的监督,发出尖刻的质疑“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你是维护党的威信还是破坏党的威信”“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把党的基本宗旨和立场忘得一干二净。二是有些媒体和记者仅仅把自己视为上级的宣传机器,竭力为某些官员的假政绩吹嘘撒谎,不敢反映人民呼声,把实事求是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丢到脑后。尽管曲解党媒性质的只是少数官员和媒体人,但在群众中已造成恶劣影响。为此,习近平多次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方略问题。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0]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新闻工作扎根于人民的生活之中,党媒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当前,新闻传播的环境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一切为了人民的方略不能变,为人民服务这个方向不应变,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个原则不会变。
今天有些官员和新闻工作者不知道自己是谁,也看不清自己是谁,说话做事往往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你是替政府说话还是替百姓说话”的责问,恰恰表明某些干部已经和老百姓格格不入。身为共产党员的干部和媒体人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是非常危险的征兆。为谁执政,是任何政党必须宣示的根本问题,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习近平鲜明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遵循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以民心向背为本,要善于观察和分析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敢于反映人民的疾苦、遭遇和不满情绪。党媒替人民说话要有底气,回答百姓思想上、生活上和政策上遇到的问题,要切合实际,满足他们的要求。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党媒要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需要,把百姓的情怀洋溢在字里行间,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党媒工作者如果不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生活处境,倾听群众的声音,就不能反映群众的要求,更不能说服群众和鼓舞群众。新闻宣传的主要内容要表达群众意愿,积极探索宣传工作亲民、爱民的实践路径,抛弃居高临下、空洞说教和层层照抄照转的老套路,要把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和情绪真实地反映出来。“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也是新闻舆论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媒体应利用网络了解人民的意志,呼应人民的要求,把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起来,成为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关键。
党媒只有找准报道内容与群众思想的结合点,切实尊重群众的情感和接受方式,才能有效地引导群众。党媒引导群众,既要靠真理的力量,又要深入群众的内心世界,多用群众语言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党媒要把服务群众同教育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受众需要同提高受众的素养结合起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最终目标。
以人民为中心,还要以群众眼光看待党媒工作的得失,把广大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新闻工作好坏的标准。习近平认为,检验宣传思想工作的成效要坚持群众标准,即把群众的认可和为群众所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破除宣传思想工作的自我设计、自我欣赏、自我评估的圈圈。[11]我们的服务对象是群众,网络报道的主体是群众,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是非有切身体验,所以对党媒报道成效的评判权自然也在群众手中。
四、党媒对外报道的全球共融观
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初期,马克思、恩格斯就强调党报和共产党人的最终使命是改造舊制度,解放全人类,实现高度发达、自由平等的社会制度。[12]近年来,习近平在不同国际场合反复说明我国秉持友好合作、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大国关系的全球构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全球观。习近平强调,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呼吁各国携手迈向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13]他的“联结中外、沟通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外宣思想正是来自这种全球化观念。
多年来,西方几个大国始终炫耀武力、干涉别国内政,欺负小国弱国,为别国的和平发展制造种种障碍。西方媒体成为霸权主义和干涉主义的工具,鼓吹“颜色革命”,分裂、破坏独立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极力破坏以合作共赢为目标的全球化进程。面对西方国家对我国政府的攻击,国内一些新闻宣传人士一直被“警惕西化、拒斥普世价值、防止和平演变”的观念所束缚,不敢大胆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说服世界、感化世界,缺乏理论与制度自信。以这种僵化思维指导对外报道,必然缩手缩脚、畏葸不前,无法“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难以“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14]
不管世界逆向势力如何违背历史潮流,习近平超越冷战思维,始终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人与人,国与国,需要守望相助,弘义融利,心心相印,风雨同舟,勇担责任。因为,命运休戚与共,梦想相联相通”[15]。这种全球共融观,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又为21世纪党媒的国际宣传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评一个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中提出,构建人的道德、人的活动、人的享受和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共同体”,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归宿,与以往时代的共同体在现实和规模上都完全不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岀,社会主义“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全球化时代,每个国家的自由发展也是一切国家发展的条件。如果没有其他国家的自由发展,任何国家的自由发展就会寸步难行。这是由于“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16]。列宁也认为,世界经济与交往的普遍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不可避免地与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经济联系与合作。“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定,这种力量就是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迫使他们走上这条同我们往来的道路。”[17]习近平关于对外宣传“联结中外、沟通世界”的论断,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从来没有人提出如此深刻的思想。
在当今时代,任何国家孤立于国际交往体系,脱离国际大家庭,就等于自取灭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全球性问题,比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气候问题、人口问题、文化冲突问题、国际犯罪问题等,变成各国必须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任何单独一个国家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向人们警示,由各国构成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已经形成彼此血脉相联、命运攸关的国际社会。
连接这一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就是《联合国宪章》和人类的共同价值。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中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党媒的对外报道要在人类共同价值的制高点上,宣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以新的观念和感召化的语言推进世界各国的平等相处、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
早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传播好中国声音。同年12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学习会时再次指出,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2014年11月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增加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在2016年2月的新闻工作座谈会上,他再次提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基础设施雄厚、具有国际辐射力的大型外宣媒体。
这些对对外报道和宣传的重要指示,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全球化理论,成为我国外交和对外经济、文化、军事交往宣传的重要指南。他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让世界经济产生活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把世界的共同利益连接起来、调动起来;我国在金砖国家和其他国际组织中主持国际公平正义,提升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党媒讲好这些故事,能够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扩大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党媒面对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该变的则迅速改变,不该变的则坚决不变。[18]
因为国际关系是复杂的,在我们坚持宣传和平发展的道路上,随时会遇到种种挑衅和无端干扰,还必须遵循习近平同志的下列告诫:第一,“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19];第二,“我们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第三,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20]党媒对损害我国权益的任何企图和行为都应毫不退让,以雄辩、有力的事实驳斥一切对我国的污蔑,回应一切挑战。
五、党媒报道方针的新视点
党媒为完成新闻工作职责,让受众正确认识当代社会的变动,有效指导各领域的实际工作,必须遵循正确的报道方针。为此,习近平同志对党媒的报道方针提出许多崭新的论断,为改善新闻报道内容和方法提供了新视点。
(一)正面宣传要有新的着力点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党报历来的报道方针,但在进入党媒历史阶段,它有新的着力点。在内容方面,一要大力宣傳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弘扬民族精神,引导群众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二要大力弘扬科学和创新精神,不断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要通俗、深刻地阐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让干部群众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21]这就要准确阐释我国社会主义的内涵,即建设一个人民富裕、国家富强、民主平等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
现在,网络空间情况复杂,虽然主流是好的,但也有很多杂音噪声,还有很多负面言论。加强网络管理、弘扬网上主旋律,越是有人压制正面声音,党媒越要发声。习近平强调,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还要讲负面的东西,关键是从总体上把握好平衡。对社会上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要加强正面引导、明辨是非;对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要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网上舆论斗争。
在方法与效果方面,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传播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22]要抓取能够反映生活本质和主导面的事实,分析要有说服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增强正面宣传的说服力和征服力。
(二)舆论导向的核心是“四个有利于”
习近平指出,要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3]讲导向是党媒最重要、最根本的报道方针,因为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灵魂和生命。习近平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舆论的力量绝不能小觑。好的舆论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推进器”和“黏合剂”,不好的舆论则是民众的“分离器”和社会混乱的“催化剂”。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有人认为,新闻报道只是一种信息发布和信息传播,有什么就报道什么,无所谓导向问题。习近平指出,任何新闻都有导向,报什么、不报什么、怎么报都包含着立场、观点、态度。新闻表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引导人们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错误的舆论导向,会瓦解人的斗志,让人迷失方向,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习近平强调,新闻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让持有不同认识的人得到不同层次的启迪,加快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
正确引导舆论要实事求是、客观地分析问题,在整体上把握和认识社会现象。不要把点上的问题说成是面上的问题,更不要把个别现象说成是普遍现象,不要把局部倾向说成是全局倾向。引导群众全面地看问题,多看主流,不任意放大支流;多看光明面,不扩大阴暗面;认清本质,不被表面现象迷惑。引导人们改变落后的认识,需要媒体通俗地把道理讲深讲透,以理服人。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博、微客、微信等社交网络言论,舆论引导要讲时效,适时激发广大网民的真知灼见。
(三)媒体要报实情、说实话,贴近群众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到新华社调研,鼓励记者要接地气,多采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他对新闻报道的这一重要方针非常重视,曾经多次对新闻工作者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工作作风。”[24]记者“要报实情、说实话、鼓实劲、求实效,把新闻宣传工作的视点对准现实生活,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为群众创造更多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新闻和信息”[25]。他要求记者“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养料、寻找线索、提炼主题”[26]。
党媒传播内容贴近生活和群众,是提高新闻报道效果的前提,因为广大民众迫切希望、愿意看到媒体反映他们的生活和疾苦。记者深入群众生活和各项工作第一线,记录活生生的事件和人物,提出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经验,是党媒重要的工作职责。新闻报道只有对准人民群众的活动,关注他们朴素的生活细节,新闻才能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新闻内容脱离实际,空喊口号,充斥空洞无物的大话和空话,就谈不上接地气,必然导致受众对新闻宣传的冷漠态度。
(四)新闻报道要贯彻时度效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在2016年2月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报道“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时、度、效作为新闻报道与传播的机制,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三者的协调统一,体现出党媒工作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一切报道都要抓住有利时机、把握节奏和分寸、讲究策略,这样才能产生好的社会效果。无论是正面宣传、监督报道还是舆论引导,都需要体现时、度、效的有机统一。
在新闻报道中,“时、度”的要求是手段,“效”的要求是目的,重点应放在“效”上。新闻舆论工作中始终有一对矛盾,即动机和效果的矛盾。有了正确的立场和目的,并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恰当性和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从动机到效果还有一个过程,完成这个过程就要靠科学、准确的报道方式和传播方式。新闻报道既要反映和指导实际,又要能经受住传播效果的检验,才是正确运用时度效机制的标志。
党媒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把时、度、效贯穿于新闻内容的视觉化、新闻推送的精准化、新闻终端的移动化、新闻平台的社交化和新闻阅读的碎片化。这就要求记者恰当、迅捷地选择事实,根据受众对象不同,新闻长短的容量和解释新闻的深度也随之改变,从而适合各类受众的口味。
注释:
①此处所述四方面功能,参见刘建明:《新闻舆论工作者社会角色的现实定位》,人民网(传媒),2016-05-06。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M]//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2]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013年11月9日)[N].人民日报,2013-11-16.
[3]习近平视察解放军报社的讲话[N].解放军报,2015-12-27.
[4]温红彦,张毅,廖文根,张洋,徐隽.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互联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综述[N].人民日报,2016-11-13.
[5]张明杰.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工作主动权——学习习近平关于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J].党的文献,2017(2).
[6]张明杰.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工作主动权——学习习近平关于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J].党的文献,2017(2).
[7]习近平.希望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N].新华每日电讯,2014-01-30.
[8]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M].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58.
[9]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1).
[10]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6-18.
[11]张孝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4-02-13.
[12]刘建明.习近平48字箴言的理论创新与实践价值[J].中国记者,2016(4).
[13]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第70届一般性辩论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9/29/c_1116703645.htm.2015-9-29.
[14]习近平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N].人民日报,2015-05-22.
[15]國红平.为世界许诺一个更好的未来——论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5-05-18.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17]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32.
[18]何毅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想[N].学习时报,2016-05-31.
[19]“平语”近人——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16/c_128433360.htm.2015-11-16.
[20]习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学习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30.
[21]习近平: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N].人民日报,2016-05-05.
[22]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刘云山出席[N].人民日报,2016-02-20.
[2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十一)[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4]习近平.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M]//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25]习近平在浙江省委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04-08-04,http://news.dahe.cn/2015/11-08/105952474.html.
[26]习近平在与中央驻浙新闻单位和省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02-12-24,http://news.dahe.cn/2015/11-08/1059
52474.html.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