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2017-08-12小言
◎小言
造就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小言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制定和实施《改革方案》,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门进行谋划和部署,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尚属首次。
改革举措25条
《改革方案》围绕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了25条改革举措,涉及思想引领、技能提升、作用发挥、支撑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
这支“队伍”规模多大
新时期产业工人的范畴更广,已不是传统意义上在现代工厂、矿山、交通运输等企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工人。
中国产业工人主要是指在第一产业的农场、林场,第二产业的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电力、热气、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工人。
信息通信业工人同样包括在内。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产业工人有2亿人左右,其中超过八成集中在第二产业,近八成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六成集中在大中型企业,三成具有技术等级,农民工占六成左右。
中国制造由他们来
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着眼,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素质的迫切需要。
随着形势发展,中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在国内,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问题,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困难增大。除了产业结构本身原因外,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是关键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据测算,制造业人员中高技能人才占5%;技术工人队伍中,初级工、中级工占比达到73%,高技能人才比重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水平;74%的农民工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六成以上没有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在非公有制企业、小微企业,技术工人更是严重匮乏。此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技能形成缺乏顶层设计,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之间协调衔接不够,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不畅,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等。
要建成制造强国,需要尖端技术和先进设备,但更要有一大批能把蓝图变为现实的能工巧匠;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最终也要靠一线产业工人来实现和操作。
国际上,世界产业结构深刻调整,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这些对产业工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直接影响到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知识就是价值
针对影响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畅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是制定《改革方案》的初衷之一。很多调研都显示,职业发展通道狭窄,已影响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因此,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必须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革方案》中提到,要改革企业人事管理和工人劳动管理相区分的双轨管理体制,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建立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几乎同一时间,发改委制定出台的《2017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安排》中,也明确提出“完善技术工人激励政策,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这些信息表露,2亿产业工人正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并有望在这一轮收入分配改革中率先受益,实现较大幅度增收。专家预计,今年产业工人收入增速将达到10%。
互联网与这次改革有关系
5个方面25条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中,第三方面就是“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这是《改革方案》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特点。
具体而言,主要有3项举措:一是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网络载体。建立健全结构清晰、数据准确、动态管理的产业工人队伍基础数据库。加强网上思想引领、技术交流、创新成果展示、文化建设等,举办多行业、多工种网上练兵活动。二是打造网络学习平台。将促进产业工人终身学习纳入城乡信息化建设,加强集师资队伍、教育内容、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为一体的网络公共学习平台建设。三是推行“互联网+”普惠性服务,建设网上“职工之家”,实现网上维权帮扶。
靠什么升级打怪
培养产业工人的综合素质,促进和谐劳动关系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将是今后改革工作的重点。《改革方案》中专门把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作为一个方面,内容涉及6大举措。
一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有机衔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
二是改革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改革,建立各类培训主体平等竞争、产业工人自主参加、政府购买服务的技能培训机制。
三是统筹发展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覆盖广泛、形式多样、运作规范,行业、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促进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纵向衔接连通、横向互通互认。
四是改进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优化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组织自主开展技能评价。
五是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创新协同培育模式,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打造更多高技能人才。
六是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稳定就业,深入实施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其中,第六条可以具体展开到“求学圆梦行动”,这是教育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的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在有学历提升需求且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中,资助150万名农民工接受学历继续教育,使每位农民工都能得到相应的技术技能培训,能够通过学习免费开放课程,提升自身素质与从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