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与工匠精神

2017-08-11程廉

魅力中国 2016年50期
关键词:工匠工匠精神

程廉

摘 要:工匠和工匠精神是有着质的区别,工匠只是对重复干着机械性工作职业的统称,“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精神层面,是工作者对自己所做的具体工作有了感情,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用“心”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事,不求名利,干着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事情。

关键词:文物修复 工匠 工匠精神

在我孩提时代,寒暑假时我常常跑到博物馆修复室找妈妈,每次总能看到一些破烂不堪的瓷片和纸张碎片堆放在桌面和地上,我非常疑惑的问,这些破烂东西你怎么不扔掉呢,搞得一个办公室脏兮兮乱糟糟的,妈妈告诉我说,这个你就不懂了,这些破损的东西是文物,它代表一个时代的历史与文化,我们要用所学的专业技术耐心的把它复原成以前完好时的模样,用于历史研究和展陈,你看展厅里的展品很多都是像这样的破烂碎片经过精心拼接后修复出来的。我看着妈妈说话的那种认真的神态和表情,说实话我根本就不信,心里想做梦吧!这么烂的东西能拼出来才怪。事隔半年之久,我再次进入她的办公室时,看到的却又是一个情景,一堆堆破破烂烂的瓷片、陶片、碎纸片经过妈妈耐心细致的拼接显现出了它原本的形状,恢复了原貌,显得是那么的精神,我非常吃惊,好奇的问妈妈你是怎么把它们拼接出来的呀,她说这不叫拼接叫修复,从那时起“修复”这个词便进入我的脑海。

1997 年,我有幸的从另一个部门调入了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文物保管部,也阴差阳错的接触到了文物修复工作,竟然也开始学着修复那些灰头土脑的东西,每天打开库房看到这些带有霉斑、虫蛀、污垢、脏兮兮、灰扑扑的东西,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讨厌和不甘心,对于这份工作到底有多重要,我显然还认知不够,单单认为修复工作不就是和外面那些修鞋的、补锅的、修雨伞的、修拉锁的一样么,都是把烂的修补好就行了吗?不知有啥技术可言,何谈前途?,觉得在大家的眼里我不过就是一个低人几等的匠人罢了,匠人是啥?那就是靠手艺挣钱生活的平庸木讷而且还没有文化的人,换句话说我们的工作只是文物的清洁工,每天扫扫灰尘,让它们安安静静的呆在柜架上不丢就OK了,对于这样的工作,我当时还真是看不上眼,万万没想到,自己以后居然会以自己作为一名“匠人”而自豪。

我馆属于近现代革命性博物馆,烈士们留存下来的大多为纺织品和纸质文物,在长期接触革命烈士遗物的工作中,我情不自禁的开始对这些烈士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多了些关注,常常也会找些革命者生前的手稿、家书看看,很多时候看得我热泪盈眶,使我感受到了烈士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他们倒在了反动派的枪下,牺牲得多么悲壮!渐渐地感觉到心中的歉疚,我手里的文物就是这些英雄们曾经用过的、穿过的、读过的见证历史的证据,我们没有理由怠慢他们,无数的事实说明在革命战争中,先烈们团结在党的旗帜下英勇奋战,用青春和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安宁的生活,这些文物除了研究之外还要展出,要向世人弘扬这种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

随着修复技艺的提高,渐渐地我对文物修复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文物修复虽是成熟的工艺技术,但有时且乏味的重复工作程序,却能在工作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的改进工作方法,在修复的过程中我也慢慢的学会了耐得住寂寞,把工作当作心性的修行,自觉地一丝不苟地确保每个部份的修复质量。文物修复工作就是要做到细节上的完美和精益求精,丢弃平庸的匠气,增添文物修复工作者的灵气!

由于烈士西装的原材料是由动物纤维组成,纤维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在收藏保存环境中受到的不同影响,空气中的潮湿环境使得动物纤维吸入大量水分,干燥的气候又使得纤维中的水分大量蒸发;不良的通风设施和温湿度的不稳定性造成了该面料的的褪色、虫蛀、霉变、糟朽、直至变形破损。所以此件西装虽然只经历了六十余年时间,也没有任何人為因素造成的破损,完全是保存不当遭受环境因素的损坏,如虫蛀、鼠咬及搭色等。

在修复过程中,我严格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做到最小干预,能不动则不动,能不拆则尽量不拆,保持原状。面对这件密密麻麻破洞,补一个就是一次成功,补完了等于积累了几百次的经验,别看只是补几百个洞,每个洞都有着它的特殊性,其中包含相当多的技术。我下定决心,要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首先是确立文物修复方案,采用了传统可行的针线加固法对文物进行保护性修复,此方法也是国际上最为常用的一种修复方法。在织物主体背后加上染过色的背衬材料,通过针线的链接,将两层织物缝合,以起到加固文物破损部分与整体相吻合的作用。修复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锻炼和研究的过程,西服的修复不同于传统和出土服饰,主要区别在于传统的服饰多采用平面结构造型,在工作台上容易平整操作,而西服的形制是三维立体造型,在平面工作台上操作有一定的难度,特别在领子、肩、袖、袋盖、腋下等部位的修复,既不能破坏它的原状,也不能拆的太多,需要耐心细致,一点一点操作,稍有不慎如果松紧不匀就会造成变形,在修复过程中应注意背衬不宜太松,这样在缝制过程中会出现背衬突出,影响修复整体效果和展出。

修复中针和线的选择也尤为重要,粗的针线在拉升过程中会伤害文物本体,出现大小不一的针孔,因此不宜运用。西装修复使用的缝针是目前为止国际上最细小的一种,缝线所用的是丝线,细度比头发丝还细,同时又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牢固且不僵硬,能给西装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对西装无损害。把背衬和线染成和西装极为一致的颜色,是另外一个重要的修复细节,这样使得文物不易看出针线的痕迹,整体比较协调。运针的种类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的,烈士西服的修复过程中所采用的针线法如:锁针,回针,鱼骨针、铺针等,即达到了保护的作用又不影响外观的展示,这次的修复任务获得了老师的好评,更增添了我立志搞好文物修复工作的决心。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把“工匠精神”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显得尤为难得和宝贵,我体会到这里面有文野之分,有粗细之分,有大市货和尖端技术之分,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找准方向,发挥匠人精神才能严谨专注、精益求精。许多行业里的尖端品牌就是因为具备了“工匠精神”才能成为名牌产品。我的心灵受到震撼,我体会到了工匠与工匠精神的本质区别,“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升华。我们只有带着对工作的热爱才会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改革材料,改进工艺流程,绝不会轻易地停止进步,专注、执着、坚守、锲而不舍就是工匠精神的精髓,勇于推陈出新、改进技术、追求高品质的执着精神才是一名工匠应该具备根本品质,对自己所做的具体工作有了感悟,就会用“心”来做事,才会对自己的工作做到注重细节、精致专一、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这才是工匠精神的真正含义。无数事实教育了我,要干好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工匠精神,匠心独具就是创造力的代表。

结束语

工匠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匠心是一种坚持的态度,是一种专业的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信念,人生不能没有“工匠精神”,没有这种精神我们不会创造出那么精美的古文化,没有这种精神我们的国防科技就不会日益发达,没有这种精神我们的城市建设就不会这样迅速,没有这种精神,我们的文化遗产就不能得到更好的珍藏传承,为了更美好的明天,我们应当抛弃浮躁、淡泊名利,用这种来自内心的热爱,源于灵魂的本真,用“心”单纯的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让工匠精神绽放完美光彩!

猜你喜欢

工匠工匠精神
90后大工匠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工匠精神
致敬!老工匠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