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生活在约旦河西岸》有感

2017-08-11尚继凯

卷宗 2017年20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犹太人以色列

摘 要:《生活在约旦河西岸》这本书是由范雨臣、张零贵写的。这本书对非犹太专业的学生来说读起来来比较的通俗易懂,并且读完之后会对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大概情况有一个非常到位的理解。本书的作者作为一个东方人入住犹太定居点,并且一住就是12年之久,使得作者完全融入到了定居点的人群中,犹太人的生活方式、做事风格、民族传统无不给作者以极大的感悟,这些感悟是各方各面的,既有对生活的思考,也有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感概。

关键词:犹太人;民族文化;以色列;犹太定居点

《生在约旦河西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介绍犹太民族的好书。本书共有50个小节,每个小节都是相对独立的,但又在前后顺序上互做补充,互做解释,基本对犹太民族的重要词汇和概念都做了详细的解释,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可以对自己所学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能够从中受益匪浅。对于普通人,既了解了关于犹太民族的各种风俗习惯、宗教常识,同时对这个遭受了千年苦难的民族肃然起敬。本文就书中几个小节的内容作些感受。

1 入住犹太定居点

在第二节中,作者入住犹太定居点,此时定居点的秘书告诉作者定居点已经问他们准备好了免费的一切家用电器及家具,并给了作者一张1000谢尔克的支票。这一切都是一个慈善组织给他们的捐款,为此作者马上想要感谢这位捐款人,然而电话中对方并没有说什么。后来才知道,按照犹太戒律,受捐人可以知道谁是捐助人,但捐助人不应该知道谁是受捐人。这个答案让作者感到震惊,毕竟这个戒律放在现代社会来说也是相当难的。然而以色列在3000年前就做到了。这是何等的无私,做好事不留名,这不就是我们中国的雷锋吗?原来以色列社会的历史中存在着无数的“雷锋”。中国人做慈善多是为了扬名,多少是有自己的私心的,和犹太民族来比起来就太相形见绌了。尽管我们国家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从先秦至圣开始,儒家讲“仁爱”,佛教讲“慈悲”,道教讲“积德”,墨家讲“兼爱” 这些大家都在教导我们要做慈善,做好事,但是中国现在做慈善的目的并不是那么单纯,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思想已经被扭曲的不成人形了,现在中国的好多慈善项目都是水过浮沙般,随着上级领导和媒体的关注的转移,而再无下文,缺少基本的可持续性。不仅不能留下可以向后代流传的实物,也不能产生规则和制度层面的创新,更说不上能传递什么样的精神和正能量。从犹太人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做慈善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他们对先辈留下的东西的坚持。

同样在第二节中,作者在与到访者的谈话中,到访者邀请作者在安息日那天去他们那里吃饭,作者以一个中国人的思维觉得这些邀请的话只是一些客套话,是些虚话,所以作者也以虚礼回应。然而令作者想不到的是到了安息日那天由于不能打电话的缘故,那些定居点的犹太人不得不派孩子来叫作者去他们家吃饭。作者以中国人的思维阅读了定居点犹太人的邀请,在作者心里这些邀请只不是具有中国功夫色彩的套路,邀请人虚来一枪,被邀人虚晃一挡,这在中国被叫做所谓的“谦虚”,更有甚者称之为“美德”。我们的民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德”,像犹太人一样直来直去的不好吗?这点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深思。中国人本来出发点是好的,做人应该谦虚是没错,但谦虚过头最后就变成了虚伪。人与人之前简单真诚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虚虚实实?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使得中国人不进反退,也许从一开始我们的脚步就错了吧,孔子一直在宣扬“仁”,在宣扬什么都要有规矩,可是这种所谓的规矩却造就了现在的虚伪证据,中国人的习惯,说话总是瞻前顾后,顾虑一切,绕来绕去,其实意思很简单,却让中国人的礼仪弄的复杂,中国人还会很客气的说,是不想让对方受到伤害,或是这说明了中国人表达能力的高超。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确实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传统文化搭台,现代文化唱戏,但是作为充满正能量的年轻人,有些该舍弃的东西还是要舍弃的,比如虚伪客套这些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毒瘤”,我们应该尽量摒弃它。

2 议会的争论

在第五节中,作者讲述到,在当今的以色列会议中,几乎每次开会都吵的一塌糊涂。有时有的议员为了发泄愤怒情绪,抄起水杯就向对立派议员脸上泼水,其他议员赶紧劝架,然而尽管以色列内部争吵的厉害,但是对外却是相当的保持一致,这一点不由得令人敬佩。正是由于以色列每一项国策都经过内部反复的争吵,才使得以色列国家五十多年来从未犯过大错。随着中国的发展,世界眼光正向着如日东升蓬勃发展的中国聚焦。中国,能够持续发展、避免功亏一篑吗?聚焦的眼光,有惊叹号,也有问号。中国共产党执政时间长了,事业红火了,“环境渐渐好转,精神也就渐渐放下”者不乏其人。如今的中国,缺少的是像以色列国家那样的民主,他们为了国家大事敢于据理力争,敢于争吵,只有在这样的“争吵”下,才可能得出最正确的方案,以不至于国家犯什么太大的过错。当今的中国正在朝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着,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方案的实施制定一定要本着民主的原则,要大家协商着干,坚决杜绝独断专权,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是协商民主,没有协商民主,就很难有有序的、有效的政治参与,就很难有持续互动的沟通对话,就很难有广泛的共识、科学的决策,政府因此而缺乏必要的权威,那自然就谈不上有效的治理,更遑论善治。

3 大屠杀的幸存者

在第三十二節中,作者讲到了纳粹大屠杀中的幸存者,对于这些幸存者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如何看待自己在这场屠杀中生存下来的。在这些幸存者之中,他们确实有庆幸的感觉,但更多的是一种负罪感。长期以来大屠杀的幸存者们反复思考的是当年600万同胞被杀害是自己在做什么,是不是当时真的一点也帮不了他们,如果但当年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去帮他们,也许他们当中许多人会幸免于难。当今愧对死者同胞的负罪感远远超过了自己劫后余生的庆幸感。这一点是值得让人深思的,纳粹大屠杀对犹太人造成了深重的影响犹如中国十年浩劫对中国的影响一样,然而经历过十年浩劫生存下来的人多数为自己没有挨整而庆幸不已,他们不会也从来没有想过当别人挨整的时候他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是否试图想保护过他们,如果当时进行力所能及的保护,也许很多人会生存下来。然而这些人从来不会这么反省自己,连最起码的一点自责都没有。犹太人在经历纳粹大屠杀之后,今后再也不会有这样一种惨案发生,因为他们善于反思自己,他们想得更多的是竭尽全力去保护身边的人。然而当十年浩劫如果再次发生时,中国人是否会付出比那次浩劫更加惨重的代价?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4 结语

尽管犹太民族在国际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犹太民族的强大,犹太民资依旧是世上最聪明而又最勤劳的民族,他们在各个领域的建树来自于他们内心那份共同的信仰,他们始终相信弥赛亚终将降临,始终将《塔木德》、《托拉》的地位放在最高处,对先知摩西始终饱含敬意,摩西十诫始终能够坚守,安息日总能够自觉不自觉的遵守着各种规则。这样一个民族,是值得敬畏的民族,也是值得学习的民族,那份流在血液里的民族认同感值得世界上每个其他民族去借鉴和研究。以上只是我对此书部分内容的感受与思考,更多的内容还值得我们去花时间好好阅读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范雨臣、张零贵.生活在约旦河西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2006年8月.

[2]叶小文.中国的民主新路怎么走[J]领导科学,2016(10):20.

作者简介

尚继凯(1991-),男,汉族,山西吕梁市人,硕士研究生,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史学理论。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犹太人以色列
以色列家喻户晓的“中国奚”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自尊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英国社会是如何对待犹太人的(1066-1656年)
犹太人的生意经
犹太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