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曲变奏:从文学文本到影视文本
2017-08-11林媛
林媛
摘 要:张艺谋的电影《活着》堪称现实主义的经典,很多人甚至是通过这部电视了解了原著以及作者余华,在电影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与原著有所区别,而且电影的结构、表达方式也与原著明显不同,尽管思想内容是类似的,本质上说这也是文学文本和影视文本的主要区别,分析具体内容,对于文学文本和影视文本的互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活着》;文学文本;影视文本;改编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1
前言:
《活着》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长篇小说,其作者是我国作家余华,小说本身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与西方人喜好的人文主义作品存在很大区别,但余华却因这部作品获得了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足见这部小说的影响力,1994年,初出茅庐不久的张艺谋将《活着》改变为电影,同样大获成功,分析张艺谋对原著的改编,有利于了解文学文本和影视文本的区别,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一、节奏的不同
电影《活着》片长为133分钟,而原著《活着》是一部洋洋洒洒十二万字的大作,在电影中,如果将所有内容都进行表达体现,那么133分钟显然是不够的,同样,很多在小说中花费几十、几百字描述的场景,在电影中仅用一个画面就可以完整的展示,节奏极快,这是电影和小说在节奏上的不同,也是改编的主要内容之一。
比如福贵被抓壮丁的部分,原著中使用了大量笔墨,而在电影中,短短的几分钟就将剧情和大部分的细节完整展现了出来,小说中的铺垫也被省去了,节奏发展的速度很快,总的来说,小说重视完整的展示画面,包括前铺、后续,而电影为了保证主线的突出,往往会直入正题,节奏发展较快。
二、少数剧情的不同
剧情的不同在电影和原著中也时有体现,这种改编很多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出于主题表达的需要。
1994年,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但由于此前3年苏联解体,政治局面一时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文藝需要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鼓舞人民群众的精神。在小说中,福贵的外孙馒头因为吃豆而死,但在电影中,馒头还活着,而且福贵还留下一句:“馒头赶上好时候了,会越活越好。”这句话在原著中完全没有,而且与主题似乎是相悖的,《活着》本身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其反映的是人生的种种无奈,以及作者对活着的一种态度,张艺谋在改编时,尊重了小说的大部分内容,但在90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他改编了最后的部分,使电影较之小说在精神层面上积极了许多,也更具有时代意义。
三、内容的俭省
《活着》小说共计12万字,表达了几十年的历史,涵盖着社会底层的各个角落,但在被改编成电影后,只有区区133分钟,这样短的时间里,可能连小说的一小半都读不完,而大量特写镜头的存在又占据了很多的时间,为求完整的表达电影内容和主题,很多原有内容因此被俭省了。
比如开篇对时代背景的交代,在电影中并没有过多体现,同样,很多辅助性的内容也被电影省去了,一方面这是为了明晰电影的主线,使观众在观影时不至于分神、出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深化电影的主题,通过集中的描写、特写使观众更好地融入电影中,从而实现突出主题、吸引观众的目的[1]。
四、剧情的延展性
所谓延展性,是指影视作品展示出的、更多的可以思考的内容,以及观众在观看影片过后,对影片所表达主题思想的感受。
在小说中,最后只剩下福贵和一头牛,可谓十分凄凉,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杂志《时代》周刊,曾发表了针对小说的一篇文章,其中认为福贵已经是一个存在的英雄,因为经历了无限苦难后,他还实实在在地活着,这反映了美式人文主义文化对悲剧的理解,而在其他读者的眼中,《活着》更接近于悲剧,尤其是老牛和福贵渐渐消失的时候,似乎是意味着“活着”的结束,而非一种不可磨灭的精神和英雄主义。不同读者对小说《活着》的解读各具特色,但基本都集中在精神方面,而在电影中,由于表现方式的不同,电影能让人看到更多的东西,比如破旧的院落、自行车、抢壮丁等,这些元素在主题突出之余,展示了一个广角社会,剧情的延展性因此大大增强,影评中,对精神的理解固然不少,但可以看到许多其他内容,这是改编的一个成功之处[2]。
五、思想的差异
思想的差异在小说《活着》以及电影《活着》中的区别并不十分明显,这是由于悲剧的剧情得到了尊重和大部分保存,但二者结局的不同则让主题思想出现了一些差异。
小说中,馒头吃豆子撑死了,最后只剩下福贵和他的老牛,而在电影中,馒头还活着,那么原著主题思想“活着”和电影主题思想“日子会越过越好”就明显的不同了,小说的活着带有更多的悲惨、艰难和不易、毁灭,而在电影中,观众最后看到的是馒头“日子会越过越好”的希望,这一改编使电影的意义更加积极,也是一处点睛之笔。
总结:
电影《活着》和小说原著《活着》存在很多方面的区别,细读电影、思索作品,会发现这些不同的内容和内涵,具体而言,包括节奏的不同、少数剧情的不同、剧情的俭省、剧情的延展性以及思想的差异,尽管实际上上述内容是十分相似的。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通过对《活着》中各种改编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学和影视的差异和互通性。
参考文献:
[1]杨薇. 从叙事学层面谈文学经典的影视传播——以《简·爱》被改编的影视文本为例[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2:92-97.
[2]迟蕊. 从思想到文学:解读《阿Q正传》的另一种视角——“国民性”思想与文本“经典性”的互生[J]. 鲁迅研究月刊,2017,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