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网络小说改编为戏曲作品的可行性

2016-12-14周跃跃

艺术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改编网络小说

摘 要:随着影视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加之戏曲观众的老龄化,戏曲市场愈加凋敝,如何吸引观众重回剧场,解救戏曲危机一直都是无法逃避的现实。回顾历史上的戏曲危机,已有百年历史,而当年的有识之士为了解决危机也是进行了不断的创新改革,而民国时期以梅兰芳等人为代表的“时装新戏”改革,一方面守护了戏曲传统的表现和审美形式,另一方面又适时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成功的缓解了当时的戏曲危机。现如今,完全可以效仿当年,对戏曲的题材内容进行革新,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平台,从切实反映现代人生活和理想的网络小说中取材,一方面做到紧跟流行趋势,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另一方面用戏曲的传统形式重新演绎,反而更加具有吸引力。本文欲从三个方面探讨网络小说改编为戏曲作品的可行性:小说改编为戏曲是自古便有的传统;小说相通于戏曲且易于改编;有利于拓宽戏曲题材,打开戏曲市场。

关键词:网络小说;戏曲作品;改编

目前,随着网络小说的日益红火,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无独有偶,戏剧市场这几年也是出现了一阵改编热。就以2014年年末、2015年年初的上海话剧市场为例,就涌现出大量以网络小说改编的作品:《这辈子有过你》《致青春》《三个a cup的女人》《交错时空的爱恋》《古剑奇谭》《失恋33天》《盗墓笔记》《仙剑奇侠传》《山楂树之恋》《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戏点鸳鸯》等。而中国本土的戏曲市场却并未因此受到什么影响,虽然这几年越剧紧跟潮流,改编了几出新戏,例如《步步惊心》《甄嬛传》等,却也未曾在戏曲界掀起太大波澜。在其他艺术表演形式大胆创新的形势下,戏曲是应该固守传统,还是做出一些大胆的尝试,开拓更为广阔的戏曲市场。本文欲以此为出发点探讨网络小说改编为戏曲作品的可行性。

1 小说改编为戏曲是自古便有的传统

对于小说改编为戏曲作品的现象,自古即有之。在戏曲创作繁盛的元明清三代对于唐宋传奇小说的改编可谓繁盛,尤其盛于明清两代。其中最熟为人知的莫过于改编自《莺莺传》的西厢记,以及在《长恨歌传》《梧桐雨》《惊鸿记》等基础上重新创造的作品长生殿。这两部作品无论在戏曲史上还是戏曲舞台上都是声演不衰的经典和代表。其它耳熟能详的还有改编自《离魂记》《绿窗新话-张倩娘离魂夺婿》的《迷青琐倩女离魂》,改编自《枕中记》的《黄粱梦》,改编自《柳毅传》的《洞庭湖柳毅传书》《沙门岛张生煮海》,改编自《南柯太守传》的《南柯记》,改编自《长恨歌传》的《梧桐雨》,还有就是在《西湖三塔记》等基础上创作的《雷峰塔传奇》。这些作品都是由小说改编为戏曲的成功之作,当然这只是众多改编作品中的一部分,历史上大量的传奇、小说、话本都给予了戏曲作品创作的丰富资源,它们之间的相互为用,也发展了彼此的文学艺术形式。由此可以看出从小说中提取戏曲题材是一种传统。

在古代一直都是以诗词歌赋为正统的文学体制下,小说则一直被视为“下里巴人”。然而正是由于小说的兴起,才大大推动了戏曲的发展,虽然小说只是民间文学,然而来自于民间的文学形式却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它符合普通百姓的审美情趣,因此更具有生命力。

在现如今的文坛,小说已经成为主流文学的同时,小说也开始划分级别,而现在的网络小说正像当年的传奇小说一样被归为九流、末技。而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戏曲作品自然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在破坏戏曲艺术,破坏经典,任何一样新事物的出现,旧事物的改革必然引起更多的非议和反对之声。然而评论一样事物最中肯合理的方法还应在经过大量实践之后,由时间来证明它的可行性。当然,在利用网络小说作为题材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度原则,在不违背戏曲表演艺术的前提下进行改编,在坚持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2 小说相通于戏曲且易于改编

小说简而言之即叙述故事,而戏曲则是合歌舞以敷衍故事,两者之间都是讲故事,只是载体不同、表现手法不同。小说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环境等一系列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而戏曲则是通过演员的动作、曲词、宾白等表演手段来表现人物,展现社会环境。戏曲相较于话剧、影视剧,在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情感方面,更接近于小说,它能通过演员的念白直接交代内心想法、直抒胸臆,通过凝练精致的唱词渲染人物的内心情感,感人至深。在表演艺术上,戏曲在表现人物内心情感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所以说长于抒情是戏曲艺术的一大特征。

最近几年越剧紧跟潮流趋势,根据网络人气小说改编的几部戏曲作品,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改编的戏曲作品步步惊心,《后宫甄嬛传》都是来自于网上人气爆棚的小说,再经过之前电视剧的一阵大热,戏曲的新鲜演绎更是夺人眼球。当然,在这两部小说选择上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流行程度,关键还在于它们的题材,内容是否适合改编,易于改编。由于戏曲自身时空的局限性,它不能够像小说一样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的展现波澜壮阔的社会画卷。故而戏曲要提取出小说中的一条主要脉络,选取相对固定的场景,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人物,具有极强的戏剧冲突的主要事件来叙述故事,并且要结合自身表演形式的特点,尽可能利用自身艺术的优势,展现戏曲的独特魅力。

《后宫甄嬛传》可以说是一部比较成功的改编作品,虽然删去大量的宫斗戏,但是并不影响整体的剧情,而且观看此剧的观众大多都是小说的粉丝,再加上之前电视剧的完整丰富的演绎,对于剧情来说,应是很熟悉的了。之所以再来看一遍戏曲,大都是因为对小说,电视剧的精彩演绎而意犹未尽,或是对于剧中主人公的喜爱,因此想要在戏曲演出中延续这一份情感,以抒胸中块垒。而由于戏曲自身特点,改编的作品把重点放在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纠葛上,且加上越剧本就善于抒情的特点,剧中大量优美,凝练的唱段加上演员的动情演绎,再配合着舞台,灯光的渲染,更是把人物内心的情感烘托得淋漓尽致,观众内心的联想和舞台的直观呈现可以达到较好的融合。

3 有利于拓宽戏曲题材,打开戏曲市场

网络小说因依靠网络平台传播作品,因而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因为互联网具有的实时通讯功能,网络小说作者可以及时和读者产生互动,交流作品,作者很容易掌握读者的兴趣点以及市场导向,可以写出迎合大众口味,普通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当然,一部好的网络小说的产生,不能一味地迎合市场,作者首先应该对创作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其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内涵不能轻易变动,在一些不影响故事主要框架结构的细枝末节上可以适当参考一下网络读者群的意见,做出合理的修改。

现如今网络市场上的小说可谓浩如烟海,而其分类之细也是不胜枚举。想要为戏曲找到合适的改编题材并非困难之事。虽然网络小说市场良莠不齐,但同时也诞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其思想内涵不乏深度,同样存在可与那些庙堂之上的“阳春白雪”比肩之处。倘若借助网络小说这一繁荣市场,为戏曲创作广泛为用,将大大拓宽戏曲题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在的“编剧荒”问题。

一部好的网络小说不仅为戏曲创作带来丰富的资源,更为戏曲打开了市场,由于网络平台的天然宣传效应,极具人气的小说必然有着数量庞大的读者群,读者群建立交流论坛、博客以及讨论群,可以广泛的散播相关讯息,扩大作品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例如,之前越剧即将上演步步惊心前,一大群小说的粉丝便在群里开始对于剧组的演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于演员的服装,人物设定是否符合原著,适合符合读者内心的想象等等。由于步步惊心十来年的人气积(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聚,再加上之前电视剧的火热上映,可谓是赚足了市场先机。这样一来,原先不看戏曲,不了解戏曲的观众光是冲着剧名也会有着想看的冲动,就像话剧盗墓笔记一样,每逢上演前几个月,戏票总是一抢而空,竟达到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丝毫不亚于当年戏曲界名伶的登台效应。因此,剧组若是利用网络小说这一优势,便可节省大量的宣传、策划成本,极大的降低人力物力。同时也有便于年轻演员迅速树立市场形象,且利于剧团演员形成老、中、青的梯级队伍,保证剧团队伍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当然,利用网络小说作为戏曲的改编题材,只是戏曲改革创新、缓解戏曲危机的一个方面,具体的改革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考虑,无论是演员的培养,还是编剧、舞美、音乐、灯光、导演、管理人员、市场运作,诸多之处都会对戏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政府对戏曲业的扶持,重视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然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利用网络这(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一科技产物,紧跟市场、普通大众的潮流趋势,创作出符合大众喜闻乐见的戏曲作品,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玮. 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关系研究[J].学术交流,2007.

[2] 龚琼.清代《红楼梦》戏曲的艺术创造[D].集美大学,2010.

[3] 陈莉莉.《甄嬛》完美三部曲[J].文化月刊,2013.

[4] 沈新林.同工而异曲中国古代小说、戏曲题材的相互为用[J].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13.

[5] 胡凌虹.戏剧编剧濒危:如何解开这道难题[J].上海采风,2010.

[6] 牛春梅.越剧的“逆生长”[N].北京日报,2014.

[7] 押沙龙.谈上海戏剧舞台上的改编作品[J].上海戏剧,2014.

[8] 王珂珂.论元明清戏曲对唐宋传奇的改编[D].苏州大学,2011.

[9] 金才永.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J].

[10] 马永.现代戏之难[J].戏剧丛刊,2009(03).

作者简介:周跃跃(1990—),女,江苏南京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戏曲。

猜你喜欢

改编网络小说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从影视改编看网络小说的人物形象重塑——以《花千骨》为例
网络小说与明清小说之比较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50 SHADES OF ONLINE LIT
影响网络小说流行度的要素研究——以起点中文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