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办公室事务处理实务》信息化教学设计

2017-08-11曾雪晴

魅力中国 2016年50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信息化

摘 要:《办公室事务处理》课程是文秘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办公室事务处理的综合能力,传统的教学以教师讲解、文字案例为主,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的“办事”能力也未能得到切实的锻炼。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的加入,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的形象生动;课上与课下混合,增加了更多的操练机会,有助于学生养成“规范、严谨、细心”的工作习惯;线上与线下混合,营造一个开放的、合作的学习氛围,锻炼和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本文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特色成效五个方面来谈谈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具体步骤。

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设计 办公室事务 接待工作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

“日常接待工作”是指各种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对来访者所进行的迎送、招待、接谈、联系、咨询等辅助管理活动,是办公室里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接待工作看上去简单,实则很容易因为经验不足或考虑不周而出現差错,导致接待质量下降。为方便教学,根据接待工作的难易程序,将接待工作进行设计为两个教学任务:预约接待和未预约接待。

2.教学目标

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能力目标是能规范得体地完成日常接待工作;知识目标是掌握接待工作程序及接待工作方法;其中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接待工作的程序和要求及接待礼仪规范,教学难点是复杂情况的处理技巧和挡驾艺术;素质目标是培养服务意识、全局意识,养成严谨、规范的工作习惯。

3.教学现状

接待工作程序繁杂,细节多,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喜欢动手操作不喜欢说教,如果以教师讲解和案例分析的形式来上课,课堂一定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调动起来,这样的教学效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对接待工作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至于具体应该怎么做,是毫无头绪。学生的接待能力并没有真正得到锻炼。

二、教学策略

本次课内容操作性强,学生缺乏锻炼,两者都指向技能操作训练,即多操练、少讲解,但知识的储备也是不可缺少的。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将“混合式”教学理念和信息化教学技术引入到教学中,作出以下教学对策:以培养学生接待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中心,利用信息化平台和网络资源实施“课上+课下”模式教学,兼顾知识储备和实践操作;采用“线上+线下”模式丰富教学,实现自由交流与多元评价。

三、教学实施

教学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载体,实施过程分为课前自学、课堂转化、课后拓展三个环节。

1.课前自学。

即学生预先学习本次课的相关内容,具体包括:接待的准备工作、接待的原则、接待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这部分的学习主要是依据教材、网络信息平台得以实施。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获得本次课的系统知识;登录大学世界城等信息平台观看教师上传的接待工作的微课、视频等网络教学资源,以获取生动的直观感受;在线检测自学的效果,还可以在教师教学空间的留言板留言,或是在秘书QQ群、微信群在线交流,发表个人观点。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为课堂知识技能转化做好准备。

2.课堂转化。

接待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既要有娴熟的接待技巧又要有灵活应变的能力,方可做好接待工作。为了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课堂转化环节分为两个方面的教学活动,一是技能训练,二是问题探究。

3.课后拓展。

高职培养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我设计了课后拓展环节,主要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主人翁意识、服务意识,得体的接待举止,严谨规范细致的工作习惯。为达到这一目标,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站到更高的层次思考接待工作。我布置的课后拓展任务就是:以培训师的身份,设计一堂接待培训课,主题可以是接待情景训练、接待仪容仪态训练、接待技巧培训等,学生根据本组条件,选择合适的主题,合作完成此项任务。任务要求有PPT课件、短视频,学生讲解三个要素。经教师指导修改后作品上传至大学世界城学生空间,以供师生相互学习,方便校外专业人士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

四、考核评价

以评促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本着客观、全面、公正的宗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有过程性(平时)考核和终期性考核,有技能考核和素质考核,有师生评价和行业评价,评价的主体有学生、学生团队(秘书社团)、教师(教师团队)、行业工作者(专家)。

1.过程性(平时)考核。

以学生课前线上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考勤、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课堂演示统计表》)为考核依据。主要考核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2.技能考核。

以项目任务(《课堂演示统计表》、《课后拓展任务统计表》)为考核依据,评价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

3.终期性考核。

教师设计一份包含多个项目的综合考核任务,由学生在最后一个月内完成。主要考核学生综合办事能力。

4.素质考核。

素质考核主要体现在前面三项考核中。课前学习,学生是否在规定期限内提交作业,作业完成的质量等,考核学生时间观念、学习态度;在技能考核中,学生行为的严谨、规范性及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终期项目考核中,考核学生团队活动的合作意识和牺牲精神。

5.师生评价与行业评价。

平时的课堂演示、技能任务师生都参与评价;行业评价,主要通过信息平台,邀请行业专家和文秘岗位工作人员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将师生评价与行业评价结合起来,能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并促进专业教学向社会实际要求靠近。

五、特色成效

本次教学设计将“混合式”教学理念融入到信息化教学中,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依托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混合了微课、翻转课堂、网络资源等要素,实现了课上、课下教学,线上、线下师生交流,建立了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了四个方面的转化:学生个体学习向群体联运转化;学生被动学习向自主探究转化;学生文本学习向实践体验转化[2];单一考核向多元化评价转化。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1.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

2.“课上+课下”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实践机会,促进小组间的协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线上+线下”混合式,增加了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也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专业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通过信息化教学改革,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大大的改观:课堂教学的轻松有趣,学生的接待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备注:湖南省教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职文秘专业“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项目编号:ZJGB2016054

作者简介

曾雪晴,讲师,1974.12,湖南衡阳人,从事文秘专业课程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文秘专业课程、职业教育两大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