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绽放地方民族文化之美
2017-08-11黄颖
黄颖
【摘 要】把地方文化资源引进语文教学,构建一个蕴含民族文化之美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学体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尴尬境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地方文化;语文教学;文化之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8-0098-0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无疑强调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广西宜州市历史文化悠久,文化蕴涵颇深。宜州山清水秀,洞古岩奇,风光绮丽,是传说中唐代歌仙刘三姐采樵传歌的故乡;是宋代状元冯京襁褓束发的故里;一代名臣、文学家赵朴任宜州通判时为士子讲学;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被谪居宜州期间,常为地方人写字、赠医、教授诸生;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曾到县旅游考察了30天,在其所著《徐霞客游记》中,对有关县境名胜风物的记载计两万多字;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师进驻县境期间,留下与部将气吞山河的唱和诗石刻;科学家、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率领全校师生迁驻县内,教授学者丰子恺、谈家桢、苏步青、张其昀等相继咸集;有自治区首批公布全区22处风景名胜游览区中的下枧河游览区和白龙洞游覽区,还有宋代铁城、宋黄庭坚逝世处遗迹、宋杨文广战事遗垒、明千户所古城、明惠帝云游宜山遗迹、太平天国翼王府故址、仙女岩、九龙岩、三门岩、多灵山、镇远峰等多处古迹文物和风景胜地。宜州的山歌、彩调、桂剧独居特色,名扬四海。作为当地的中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地方民族文化之美,往往能让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笔者结合广西宜州的地方民族文化,就把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引进语文教学来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让阅读教学散发地方文化之美
宜州有迷人的景色。古时有八景,即宜阳八景:会仙山(会仙远眺)、南山广化寺(广化高眺)、鹑歌山(又名大号山鹤岭、鹤山)(鹤岭秋风)、九龙岩的丹霞洞(丹霞夕照)、山谷祠(墨池烟雨)、青鸟山(青鸟朝云)、龙江观音阁(龙江夜月)、府衙后院的连塘(莲沼晴岚)。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胜景,如:有小桂林之称的小龙,壮古佬、流河寨、拉光风光、大水车、珍珠洞、荔枝洞、古龙漂、六妹村(六妹岩)、多灵山、仙女岩、全国现存最早发现的五百罗汉号碑、宋代铁城、宋杨文战事遗垒,明千户所古城、三门寺等。
在教学《三峡》《巴东三峡》等这类写景、游记课时,让学生在领略文章之美后,找找宜州的美景:宜州有哪些人文景观?美在哪儿?能否将游览经历告诉大家?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联想到家乡的美景,并说出它的美来;学习戏剧《茶馆》《陈毅市长》《日出》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宜州彩调《王三打鸟》《龙女与汉鹏》《王二报喜》,比较课本的戏剧与宜州彩调的区别,使学生既掌握了戏剧的知识,又了解了宜州彩调的特点,一学多得。
在语文教学中,巧用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水平,让语文课堂绽放地方民族文化之美。
二、让古诗文教学散发地方文化之美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诗文中的许多手法让古诗文更具美感,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呢?我们可以结合地方民族文化去展开教学。地方文化资源来自身边,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是一个地方的人的情感之根,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性土壤,是学习者容易接近的现实情境,具有很强的可感性。学生可目视之,耳闻之,心触之。开发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让语文贴近生活,更能激发学生探寻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被誉为“山歌城”的宜州市是一座有着两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八桂文化古城。广西宜州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人人都会唱山歌,出口成歌。山歌旋律优美动听,歌词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以及艺术手段,语言朴实而又不失技巧与功力。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经常遇到修辞方法的运用和分析,这时我们可以以本地山歌为例,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有趣味性,学生更易于接受。
如学习《诗经》的《关雎》时,学生对“比兴”不是很理解,于是,教师可以用宜州山歌中修辞方法相似的歌词给学生唱并分析。如《刘三姐》中老渔翁的唱词:“上山砍柴要用刀,出门过河要架桥,对歌要用歌来唱,不会唱歌夹尾逃。”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什么叫“比兴”;学习李商隐的《无题》,分析诗中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时,可以用彩调《刘三姐》中,刘三姐与陶、李、罗3个秀才对歌,刘三姐的唱词:“姓陶不见桃结果,姓李不见李花开,姓罗不见锣鼓响,蠢才也敢对歌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不见桃结果”“不见李花开”“不见锣鼓响”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包含什么意思?学生分析、讨论、交流后得出:这句唱词用了谐音双关,分别指陶、李、罗3个秀才,也指3个秀才没有真本事,不是赛歌的对手,利用双关对3个秀才进行辛辣的讽刺。“丝”与“思”谐音,指思念、相思;“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语带双关,指相思的眼泪。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理解这两句诗运用了双关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可见,民族文化的熏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民族文化,既能达到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让他们感到生活处处是语文,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让写作教学散发地方文化之美
新课标对写作的要求是: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比如在以“家乡的美景”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笔者适时地展示了歌颂家乡的诗作:“青山绿水一竹排,荡尽人间旧尘埃。古龙美景观不尽,君子有幸泛槎来。”这首诗道出了刘三姐故乡临江河风景区的古龙河竹排漂流乃天下一绝,具有“险、奇、美、幽之特色。学生马上进入了作为主人公自豪感的意识层,也渴望来写一写家乡,赞一赞家乡的美景。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还带领学生来到学校附近的会仙山参观游览。会仙山亦称北山,北山耸峙,壮若雄狮,登山极目,可将远近景观尽收眼底,为宜州八景之首,称“会仙远眺”,自唐代始为游览胜地。山顶有鸟型巨石一方,呈展翅状,明刻“骑云”二字,石前平台原建有“齐云阁”,峭壁上刻有“极高明”3个大字,为郡人明代参将李霁所题。明崇祯十一年(1638),徐霞客入境旅游考察,登会仙山(北山)雪花洞俯瞰城区时,写下“俯瞰旁瞩,心目俱动。忽幽风度隙,兰气袭人,奚啻两翅欲飞,更觉通体换骨矣”的感受。学生游览参观后,对家乡的美景、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激发了浓厚的写作兴趣。
四、让综合性实践探究活动散发民族文化之美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综合实践探究活动中,可以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手段、工具、方案、问题以及如何布置作业、安排课堂内外学习等诸多要素,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目标。
宜州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三月三歌节,壮族歌圩,八月十五山歌会,赛龙舟,壮族“背新娘”婚俗、抬阁顶马、舞龙舞狮、瑶族民间绝技“上刀山”“火神乐”等风趣盎然,别有韵味。此外,还有丰富的传统民间饮食文化,豆腐圆、豆腐肴、红薯窑、玉米粥、马打滚、狗舌馍等传统民间小吃琳琅满目。在安排综合性探究活动时,让学生仔细观察、真实感悟,从而有所发现,进而尝试着说、尝试着写,把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目前所使用的语文教科书很注重书写训练,七、八年级的课本中均安排了写字课。如何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我们以黄庭坚为例,他是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在宜州为官多年,他的书法很好,留有手迹,请学生去找一找黄庭坚的手迹,鼓励学生去多练,再结合书法比赛一类活动,就能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
(编辑:杨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