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像描写贵在神形兼备

2017-08-11尹红娟林长福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7年28期
关键词:血色祥林嫂肖像

尹红娟+林长福

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康大叔),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

——鲁迅《药》

寥寥数笔,便将一个刽子手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满脸横肉”透露出了康大叔的凶狠,“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表现了康大叔的流氓本性。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第一次见到的祥林嫂)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第二次见到的祥林嫂)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第三次见到的祥林嫂)

——鲁迅《祝福》

这是一组动态的肖像描写。第一次:“头上扎着白头绳”,交代了祥林嫂寡妇的身份。“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说明祥林嫂毕竟年轻,虽生活困苦不堪,但青春活力尚存,倘若不继续受迫害,仍能靠自己的劳动生存下去。第二次:“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交代了祥林嫂又一次当寡妇的身份。“眼角上带些泪痕”,写出其第二次丧夫后的悲痛。“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写出了第二次丧夫对她的打击之大。第三次:全白的头发,突出了祥林嫂的苍老;“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表明她完全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表明了祥林嫂乞丐的身份和悲惨的遭遇。“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说明她已经没有力气把竹竿弄断了。

作者通过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突出了祥林嫂的巨大变化,揭示了祥林嫂在精神上所遭受的迫害。

这是一副大概只有斯拉夫女人才有的脸型:平滑晶莹的线条描画出端庄秀丽的轮廓;浅蓝的眼睛和蔼而安静;白皙的双颊少见血色,但这并不是一般的苍白脸色,因为它时刻会迸发出炽热的火焰,所以与其说是苍白,还不如说是雪白。

——柯罗连科《盲音乐家》

作者扣住主人公的面部色泽进行描写,或说其双颊缺少血色而显出的“苍白”,或贊其炽热眼神映衬下的“雪白”。笔墨不多,描写却极为逼真,将人物娇弱而又可爱的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

写作借鉴

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如面容、身材、神情、音调、服饰、姿态、风度等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肖像描写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两种。静态描写就是把人物静止状态时的外部特征像静物写生一样加以刻画,给读者以完整、清晰、深刻的印象。动态描写就是在人物的活动、情节的进行中描写人物的肖像,从而透视出人物在特定的环境和遭遇中的思想感情和性格发展。

片段中的几则肖像描写告诉我们:

一是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特征”是指一个人不同于另一个人的地方,也就是要写出人物独特的个性。通过描绘特征,可以更好地反映人物的性格。

二是要透过外部的肖像特征展示人物内在的性格本质。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成功的肖像描写要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描写肖像要为刻画人物的性格而服务,不能为写肖像而写肖像,也不在于绘形而是要“借形以传其神”,做到既要“形似”又要“神似”。

三是要抓住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给人物肖像刻下的印记,显示人物性格的变化。

四是从肖像描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身份。

五是在描写范围上,不要局限于头部、脸部,也可以对服饰、体态等进行描写;也不要局限于静态描写,要善于随着情节的发展来展示人物表情、神态的变化。

猜你喜欢

血色祥林嫂肖像
地毯肖像
山坡羊·核酸检测
画肖像
空中俯瞰辽宁盘锦血色海滩 多彩画卷美得惊艳
少女感“血色”气息来袭
论祥林嫂悲剧人生中的笑与哭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祝福》的女性视角解读
《祝福》中祥林嫂的抗争精神
折出水中“玫瑰”蕊——试析小说《血色》中的“分身”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