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老板和2.6亿元PPT
2017-08-11孙锋
孙锋
煤老板出身的王增良,从没奢望过能与高科技、教授扯上关系。
2012年,他的河北卡布尔碳素制品销售有限公司从煤炭行业转为碳素行业,受到市场调控影响,销量下滑,企业急需再次转型。偶然一次机会,一位朋友提到天津大学硼同位素生产的信息,让这个河北邯郸市的传统制造企业,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1985-2013年,国内高校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超过68万件和40万件,而成功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的,仅为6%左右。高校与企业之间,不止一堵墙的距离。
王增良与天津大学的牵手,各级政府均对这个“股权换技术”“‘无中生有改变河北传统产业布局”的校企合作模式,表达了极大的关注:先后将其列为河北省重点项目,并拨付1 000万元省、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更将双方注册的中邯硼业有限公司,以零地价,从原定的河北成安县,迁到邯郸冀南马头经济开发区的黄金位置。
9个月,王增良总投资2.6亿元,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了一期17万平方米、年预计产值达35亿元、填补国内空白的“全国第一家硼同位素产业园”。
而这所有美好的一切,伴随一场意想不到的官司,化成了泡影……
几张PPT,一个锅炉房和4个章
即使在今天,如果王增良能够实现硼同位素产业化,依然可以制霸全国,乃至世界。
说到硼同位素,天然硼元素(B)有两种稳定同位素,即10B和11B。10B有很强的中子吸收能力,含有较高丰度,10B的富集硼酸可应用于军工、核电领域,11B可用于电子特气。但硼同位素分离富集技术及其产品一直被美、俄等少数国家垄断,我国所需完全依赖进口。
多年来,包括中科院在内,多所化工学类高校都在潛心研究硼同位素产业化方法。天津大学化工学科综合排名在全国名列前茅,而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研究所教授张卫江,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硼同位素分离研究,又是化工学院博导、中国核技术工业应用学会理事等,学术地位不容小觑。
2012年的一天,在双方朋友的撮合下,王增良与张卫江,一个商人,一个教授,两个从未有过交集的人相见了。
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会议室,张卫江教授和徐姣博士用PPT向他们讲解了“硼的稳定同位素富集及电子和新能源产品开发项目”,称这是天津科技支撑重大项目。并且张卫江在演示PPT的过程中,一再强调他们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实现产业化。
随后,张卫江打开了“产业化装置经济分析”这页PPT,称年产25吨10B的建成成本、运行成本约1.54亿元,6个月收回成本;年产50吨的建成成本、运行成本约2.62亿元,4个月收回成本。
1吨天然硼原料的市场价格在10万元左右,而进行同位素分离后,1吨高丰度11B原料的价格在3 000万元左右,身价翻了近300倍。
王增良认定这是一个理想的投资项目。接下来的几个月,他同河北邯郸冀南新区及马头工业园区管委会的领导多次一起到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考察。天津大学老校区18号楼和第23教学楼后面的锅炉房,被张卫江改成了一个硼同位素实验室。冀南新区一名前往考察的官员说:“我们去时设备正在运转,管子里咕噜咕噜冒着气泡。”
2012年7月31日,王增良与天津大学签订了《技术转让合作意向书》,研究转让经费和报酬3 000万元。天津大学指定张卫江、徐姣作为项目联系人,负责技术交付、产业化技术指导等。合同加盖了“天津大学科技合同专用章”和一名副校长的个人名章。
在之后的合作过程中,天津大学与王增良共盖章3次签订了多项合作文件。正是这4枚盖着天津大学的鲜章,让王增良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了信心。
疑云重重
不管协议多好、工程建设多快,一刻不投产,王增良一刻也不会安心。因为总有一团团疑云在心中盘旋,让他感觉就像走在冬天邯郸的大街上,雾霾笼罩,所有现实都像是海市蜃楼。
对于王增良式的传统企业老板来说,他们渴望技术,却由于自身条件所限,敢于识人,却无法辨识技术的虚实。
在正式合作之前,上至中科院,下至国外亲戚,王增良通过各种关系渠道,对硼同位素产业化的国产进程及张卫江本人做了大量调查。在咨询中科院某研究员时,对方明确说,“该技术中科院也在研究中,但天津大学是化工方面的龙头,张卫江是这方面的专家,能够首先研究出来也不意外,但由于涉及技术保密,真实性不得而知”。
但如果属实,“别说3 000万元(技术转让费),1个亿都不多”。同时,张卫江一再跟王增良表示,山东一家上市化工企业也同样看上了他的技术,如果不早做决定,他就会选择与对方合作。
而就在这时,“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白鹏教授与山东重山集团合作的国内首家硼同位素分离技术中试基地在山东淄博落成”的新闻,让王增良又多了一层疑虑:同样是硼同位素分离技术,张卫江教授产业化都成功了,为什么天津大学还要搞中试基地落成典礼,而且其校长亲自站台?
再进一步想,为什么这么好的项目,天津市政府不会自己留下?为什么放着上市公司不去,张卫江会看上自己?谨小慎微的王增良,心中有一连串的问号需要解答。
不知是否因为看出了王增良的顾虑,张卫江提出,技术转让费不能只给学校,一部分要给他的技术团队,并且他要在新成立的公司中持股等。之所以搞山东重山的典礼,是因为重山给了天津大学技术转让费3 000万元,校长与白鹏教授关系好。
张卫江所述似乎并无逻辑漏洞,王增良自认看透了张卫江——这个教授有“私心”,如果找别的企业,也许教授个人得到的会很少。找自己合作,教授的所有要求都可以满足。
表面与心理,以及项目成功后的“钱景”,三重作用让王增良打消了顾虑。2012年8月28日,与张卫江签订了《硼同位素项目合作协议书》。2012年10月25日,双方共同成立中邯硼业科技有限公司。
酒后真言
为了能让项目顺利推进,张卫江委派了一位齐姓老同学做技术负责人,负责中邯硼业的设计、建造。2014年,工程眼看就要竣工,与齐经理慢慢熟悉后,王增良请其喝了场酒。酒桌上,齐经理脸泛红晕地对王增良说:“(张卫江)跟你说他技术成功,我认为他的中试没有成功。按他设计的核心分离塔的塔内件参数,根本就无法完成生产”。
王增良瞬间“觉得头炸了”:一年内,中邯硼业向天津大学有关方面支付了620万元、张卫江代天津大学有关方面收了 180万元、徐姣个人账户转账2 600万元,共计3 400万元。不仅如此,项目基建已经完成,美国、日本相继发来了数千万元的预订单……
事实上,自始至终除了张卫江口头承诺的“已完成中试,100%产业化成功”外,无任何文件和机构,对张卫江的硼同位素分离技术做出书面鉴定。
王增良立即打电话给张卫江。“他是在挑拨咱们之间的关系,”张卫江气愤地说,“我是了留一手,万一你们不给我钱了怎么办,你必须开除他,继续给钱我就能做成”。
但除了提供了硼同位素分离技术的软件包,以及关于产业化设计的相关硬件建议外,合作一年余,张卫江对于硼同位素产业化生产的技术层面支持,一直一拖再拖。种种迹象都让王增良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他立即停止了给张卫江每月50万元的技术指导费用,并承诺“可以打白条并公证处公证,等项目成功后,以2~3倍的价格支付”。
但张卫江并不买账,坚持先付款再合作,并质疑王增良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事實上,这种“强势”更增加了王的疑虑。在没有产业化保证的前提下,王增良也不可能妥协。双方拉锯近一年,邯郸市政府从中斡旋,提出让央企中国电子公司入股中邯硼业,帮助解决资金问题。
王增良欣然同意:尽管稀释了股份,他更想借中国电子公司的技术实力,验证张卫江的硼同位素技术,以免颗粒无收。
但张卫江不肯:“王增良先给了我3 500万元,你(中国电子公司)想入股,必须先出更高的价格”;并拒绝配合中国电子公司对其实验设备的鉴定和考察。
一切又陷入僵局。但中邯硼业已完成了17万平方米土建,63米高的硼同位素分离塔主体钢构也已完成,总投资已达2.6亿元。
意外的官司
2015年6月,中邯硼业、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填写了《河北省省级省校科技合作开发资金申请表》,申请表写明了,张卫江的技术已经完成了中试,可进行产业化试验、产品应用及下游产品研发,并加盖了“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公章。
这张申请表犹如雾霾里的清风,让王增良觉得万事俱备,只欠投产。
但王增良还没来得及高兴,2个月后,一纸诉状寄到了他的案头——天津锟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起诉天津大学违反合作约定,向山东重山集团、中邯硼业转让10B同位素量产技术。张卫江作为第三人需参加庭审。
张卫江急忙找到王增良解释:2004年6月1日,锟桥公司、天津大学商定,前者做“天使投资人”投资10万元、筹集资金100万~200万元,委托天津大学研发10B同位素量产技术,张卫江、徐姣分别是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实验研究负责人。若研发成功,锟桥将收取今后这项技术每笔收益的33%。而王增良的投资正是这些收益的其中一笔。
张卫江痛诉研发的辛苦,并指责锟桥坐收渔利。
王增良气得一时说不出话,缓了一阵后说:“张老师,如果我在签合同之前,知道你是不按合同做事的人,即使你再有本事、再能成功,也不会跟你合作。”
但现在木已成舟,王增良若出庭作证,会影响与张卫江的后续合作。于是,尽管法院、公安局多方施压,王增良仅提交了关于中邯硼业的若干证明材料,拒不出庭。
在缺少有力证据和怀疑王增良做伪证的前提下,锟桥公司一审败诉。
二审前,法院下达强制指令,王增良不得不出庭作证。在庭前翻阅一审卷宗时。王增良震惊地发现,张卫江在一审时亲口承认,为让项目结项顺利,提交了3项无关的专利,并“对科委表示歉意”。此举涉嫌学术造假。
同时卷宗显示,2014年6月3日,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证明,张卫江的技术不具备成果产业化的充分条件。
王增良彻底呆住了。同一单位,为什么对方会在1年后,给自己相反的结论?
王增良立即奔赴天津大学,找到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王院长,质问对方,一个不成功的项目,为何有学院的盖章?
虽然王院长语焉不详,但王增良听清楚了一句话:“就这个意思吧,张卫江如果过来扣章,你不给他扣,他拿着菜刀就过来了。”
想到天津大学的其他3个章,很可能也是以同样手段获得,王增良如坠深渊。
当着记者的面,王增良给张卫江打了个电话。“中试是成功了”,张卫江说,“只要你继续投钱,产业化成功率有80%”。而在王增良给记者展示的2012年双方的签约视频里,张卫江端坐在会议室,斩钉截铁地说,“产业化100%会成功”。
无奈之下,王增良一纸诉讼将合同的主体天津大学,告到了法院。目前已进入诉讼阶段。
对于王增良们来说,传统产业凋敝,他们急需新技术完成企业的转型,却苦于难以接触到新技术,和技术真伪鉴定方法;而知识产权局里的大量专利,又由于远离商业,很难寻找到合适的市场。二者之间到底如何才能有效沟通、桥接?
当合作出现问题时,除了依靠法律,相应的商业规则何时才能不缺失?作为技术持有者或背书方,在技术管理、认定、商业化等方面,如何搭建流程监管体系,以及如何接受监督?
2017年6月15日,王增良收到了冀南新区经济发展局下发的《敦促尽快履约函》,“限期3个月内按合同约定实现达产达效,逾期不能履约将依法清退,一切法律后果自负。”
而中邯硼业17万平方米产业园里,堆放了许多尚未拆封的仪器设备,厂房路边的荒草已有半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