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结构升级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
——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

2017-08-11慧汝刚张

关键词:基尼系数差距产业结构

刘 慧汝 刚张 俊

(1.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2.上海财经大学,上海 200434)

产业结构升级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
——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

刘 慧1汝 刚2张 俊1

(1.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2.上海财经大学,上海 200434)

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不平等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并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机制,并基于省际基尼系数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加剧城乡收入不平等,而劳动力流动有利于缓解城乡收入不平等;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缓解城乡收入不平等,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剧城乡收入不平等。多次稳健性检验表明此结论可靠,因此加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突出产业结构合理化地位。

产业结构升级;城乡收入不平等;劳动力流动;产业结构合理化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奇迹,然而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背后却潜藏诸多问题。我国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25上升到2010年的0.5,远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引发的诸多问题引起政府高度关注。尽管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缩小收入差距,但效果并不理想,2015年我国基尼系数仍处于0.462①国家统计局:《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的高位。本文在中国持续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争议

收入差距问题一直是学者关注重点,也是经济学研究的一大主题[1]。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与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样引人瞩目[2]。已有研究主要从城乡二元结构、政府政策、产业集聚城市化、金融发展、社会保障等视角展开[3-5]。从劳动力流动视角解释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非常少,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问题依然存在争议:(1)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此作用随着第三产业发展逐渐加强;(2)产业结构升级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建立在较长时期、农村居民能够掌握较高技术水平基础之上。

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Lin和Chen分别建立理论模型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虽降低资本积累率,使城镇化水平偏低,城乡收入发展持续扩大,但将中国经济推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6-7]。Ravallion和Datt研究印度产业分布和地区结构对贫困人口的作用,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服务业升级可能会扩大收入差距[8-9]。Ravallion和Chen,以及Montalvo和Ravallion认为农业发展对中国缩小收入差距最有效,而产业结构升级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9]。陈安平认为三次产业的发展总体上扩大城乡间收入差距,因此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10]。

产业结构升级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卢冲、刘媛和江培元构建产业结构升级、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动与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均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最大[11]。万晓萌从劳动力转移视角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能够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还可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间接改善“相邻”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2]。

二、典型事实与研究假说

(一)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典型事实

衡量产业结构升级指标有很多,常用的有二三产业占GDP比重[13]。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能有效衡量经济发展早期阶段产业结构变迁,集中体现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过程转变。衡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指标是城乡收入比②城乡收入比n:-2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实际纯收入。、基尼系数③G=1-2Wi+1),n表示人数的分组数;W表示从第1组到第i组人口累计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重。i与泰尔指数④theil=,j=1,2表示城市和农村。R表示t年农村或城市总收入;R表示t年居民的总体收入;P表示t年农村或城itijtitijt市的总人口,Pit表示t年的总人口。。图1为我国1993—2014年的泰尔指数、基尼系数与二三产业比值的发展变化趋势,1993年我国二三产业比重为0.84,到2014年上升到0.89,1993—2014年产业结构不断升级。1993年的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分别为0.108、0.3523,2014年上升到0.135、0.473。

图1 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收入差距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域差异较大,基于现有国情研究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了解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现实状态十分必要。根据1993年以来我国农民工数量与泰尔指数的变化(见图2)可知,1997年以后,我国农民工总量大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而基尼系数则基本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农民工总量与基尼系数表现出反向变动关系。劳动力流动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二)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说

根据上文典型事实,可得出如下命题,具体逻辑关系见图3。

命题1:产业结构升级直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我国经济重心由农业转向加工制造业、由传统制造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的高精尖产业。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城市生产技术水平、要素使用效率、人均资本存量均远远高于农村,城市居民收入高于农村居民。因此,产业结构升级会直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与此同时,在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政府官员为获取政绩,加大对高增长城市部门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城乡间不论是货币收入还是非货币收入差距均进一步拉大。

图2 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

图3 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路径

命题2:劳动力流动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发展经济学理论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决定劳动力流动方向。产业结构升级会提高该地区的要素使用效率,从而形成更高的资源使用价格和劳动者工资。因此,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会向产业结构升级地集中和集聚。而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部门的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增加其收入,进而提高整个农村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这将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综合生产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三、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一)核心变量

1.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基尼系数是目前国际上衡量收入差距最理想的通用指标,借鉴田卫民的研究方法测算基尼系数[14]。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为总人口,W为总收入,Wi为累计到第i组。此计算公式仅需统计各组居民的收入和人数。利用公式(1)分别计算出各省(市、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用公式(2)计算总体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式中,Gn为基尼系数,P1、u1、G1分别表示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均收入、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P2、u2、G2分别表示农村人口比重、农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

为稳健性检验和对比研究,使用城乡收入比作为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另一指标。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存在,城乡收入差距一直是我国整体收入差距最主要动因[15],1987—2009年城乡收入差距贡献了中国总体收入差距的67.2%,因此城乡收入比也是相对理想的指标。考虑城乡物价水平差异,采用经过城乡价格指数(1990年为基期的CPI指数)处理的实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实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⑤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之前我国一直采用农村人均纯收入衡量农村居民收入情况,2014年以后,我国开始采用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纯收入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核算方法、计算口径虽有差异,但二者差距不大。限于数据可获得性,只能采用农村人均纯收入这一指标。表示。

2.产业结构升级。借鉴徐德云和徐敏研究方法,用产业结构升级指数作为基准模型的核心解释变量。产业结构升级指数(industcoe)的计算方法

如下:

借鉴张翠菊和张宗益方法,使用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另一衡量指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又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选择三产与二产比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衡量指标,选择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泰尔指数作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衡量指标。

3.劳动力流动。主要考虑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流动,采用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衡量[16]。借鉴刘晓光[17]研究方法,以农村从业人员数与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之差占农村从业人员数的比重作为劳动力流动的另一衡量指标,该指标能较好地衡量农业劳动力流动率,且用于稳健性检验与对比研究。

(二)控制变量

为尽可能减少遗漏重要变量产生的内生性问题,在计量回归模型中引入一系列控制变量,以控制其他因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库兹涅茨经典研究发现收入分配与人均收入存在“倒U型”关系,为检验库滋涅茨曲线是否存在,在计量模型中,引入人均实际GDP对数的平方项。

2.通货膨胀。诸多研究发现通货膨胀是影响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农村居民由于缺乏必要的金融工具受通货膨胀影响更大,城市居民不仅拥有丰富的金融工具,且拥有资本等财富收益,通货膨胀对其影响较小[18]。

3.政府行为。用地方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衡量。政府行为不仅影响初次分配,还影响再分配。部分学者基于财政支出具有“劫富济贫”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功能,认为财政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4.外商直接投资。用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衡量。已有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也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有益于提高简单劳动力的工资,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5.对外开放水平。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衡量。由于与贸易相关的产业部门主要集中在城市,因此对外开放有利于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但中国区域差异较大、开放水平不一,此结论会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

6.金融发展水平。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两个常用指标为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规模用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与GDP的比值衡量,金融发展效率用金融机构贷款规模与存款规模比表示。在中国特定的经济发展背景下,这两个指标可能会对城乡收入差距有不同影响。

7.教育发展程度。用各省人均受教育年限衡量。由于中国城乡教育支出存在明显差距,城市学生获得的人均教育支出远高于农村学生,随着教育的发展,城市人口受益更多,引起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主要基于测算基尼系数原始数据的数据可获得性,以中国24个省及直辖市1996—2013年为样本数据。使用变量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财政年鉴、各省统计年鉴以及新中国六十年资料汇编。各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1。

(四)计量模型的设定

参照已有研究文献,计量回归模型设定如下:

i和t分别代表第i个省份和第t期,Gni,t为基尼系数,indi,t表示产业结构升级,labmi,t表示劳动力流动,Zi,t为一系列控制变量(包括人均实际GDP的对数、人均实际GDP对数的平方、通货膨胀、政府行为、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开放程度、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教育发展程度等)。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为判断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使用面板数据Hausman检验,检验结果支持固定效应更为适用。实际上,当研究侧重于个体特征时,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为更好测算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采用逐渐添加变量法,估计结果见表2。随变量逐渐增加,模型拟合优度(R2)不断提高,最高值为0.671,鉴于本文使用面板数据,且F值通过1%显著性检验,表明模型估计结果具有较强解释能力。

表1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2 全样本基准模型估计结果

由表2可知,(1)产业结构升级指数随着变量的增加始终为正,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加剧各省城乡收入差距。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主要表现为二三产业比重快速增加,且持续开展产业结构内部调整,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其一方面难以快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二三产业所需人力资本和劳动技能,农村居民难以在快速增长中获得资本收益,因此产业结构升级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2)劳动力流动系数始终为负,均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劳动力流动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此结论与西方发达国家历史经验和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相一致。

各控制变量的影响:(1)实际人均GDP对数的系数为正,实际人均GDP对数的二次项系数为负,说明收入分配的“倒U型”理论在中国成立,证明库兹涅茨曲线存在。(2)通货膨胀(CPI上涨率)前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通货膨胀能够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通货膨胀通常不利于低收入者和工资收入者,并且缺乏金融工具抵御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冲击,其工资收入也会因通货膨胀而受损。相反高收入者和企业主受通货膨胀影响相对较小。(3)财政支出前的系数显著为负,这说明财政支出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外商直接投资前系数为负,且统计上显著,说明基于中国廉价劳动力的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大多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5)对外开放系数为正,且高度显著,表明对外开放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开放经济部门主要分布在城市,且对技能和人力资本要求较高,因此对外开放使城市居民受益更大。(6)金融发展规模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金融发展效率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突显二者对城乡收入分配的差异性。中国金融资源配给上偏重国有企业,限制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致使金融发展规模扩大,未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7)教育发展水平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教育发展并没有改善城乡收入差距。为对比研究以及检验模型结果是否稳健,使用实际城乡收入比回归,采用逐步增加变量方法,估计结果见表3。

表3 城乡收入比的估计结果

由表3可知,(1)以实际城乡收入比作为被解释变量,随变量的加入,R平方逐渐增大,最终达到0.572,所有模型的F统计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各变量大部分通过t检验,显示模型估计结果可接受。(2)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前系数始终为正,且统计上高度显著,再次说明产业结构升级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3)以二三产业就业比重(setejob)表示的劳动力流动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其他控制变量系数与表2结果基本一致。对比表2和表3发现,几乎所有变量的方向均高度一致,显示模型稳定性较好,说明基尼系数与实际城乡收入比具有高度正相关性,二者可较好地衡量城乡收入差距。

为进一步检验模型的稳健性,在基准模型中,采用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流动指标组合回归,检验结论是否与基准模型一致,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基尼系数估计结果

由表4可知:(1)无论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指标选择产业结构升级系数还是选择二三产业比,回归结果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城乡收入差距;(2)劳动力流动指标无论选择二三产业就业百分比还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率,劳动力流动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劳动力流动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模型中人均实际GDP、通货膨胀、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进出口占GDP比重、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人均受教育年限等控制变量估计系数的方向与基准模型估计结果高度一致,且各变量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因此,模型估计结论较为可靠。

为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升级的两种形式——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使用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两种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指标回归,估计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两个指标——产业结构偏离度(indusrat)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泰尔指数(indusrat1)前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产业结构越不合理(其值越大)越有助于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越合理越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合理说明不同产业劳动生产率越趋向平均,意味着提高低劳动生产率行业的生产率,因此平均化生产率将导致平均化收入,说明收入差距缩小甚至消失;(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指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依次转移,这种升级并没有考虑对低收入就业群体的影响,只承认效率,不断向高效率产业转移,结果将导致高效率行业产值不断扩张,低效率行业的产值不断萎缩,不断拉大高效率行业与低效率行业的工资差距,从而抵制收入均等化;(3)劳动力流动仍然呈现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改善,且统计上高度显著;(4)其他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与前文大体一致。

表5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估计结果

五、结论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不仅关乎我国社会稳定,也关系到我国能否跨跃“中等收入陷阱”。本研究结论如下:(1)特征事实与理论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劳动力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政府行为、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开放程度、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教育发展程度等变量后,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高级化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多次稳健性检验表明结论可靠。

基于上述结论,中国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注意其对收入分配的不良影响,要加快劳动力流动。同时,不仅要注重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更要注重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1]Shinl.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J].Economic Moddling,2012(29).

[2] 彭国华.技术能力匹配、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地区差距[J].经济研究,2015(1).

[3] 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8).

[4] 罗楚亮.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与农村贫困[J].经济研究,2012(2).

[5] 陈斌开,林毅夫.发展战略、城市化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社会科学,2013(4).

[6]Justin Y.Lin,Gewei Wang,Yaohuizhao.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Transfers in China[J].Econon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10(3).

[7]Chen M,Liu W,Tao X.Evolution and Assessment on China’s Urbanization 1960-2010:Under-urbanization or Over-urbanization?[J].Habitat International,2013(38).

[8]Ravallion M,Chen S,Sangraula P.The Urbanization of Global poverty[J].Feb,2007(4).

[9]Datt,Gaurav,Ravallion,et al.Is India’s Economic Growth Leaving the Poor Behind?[J].Remote Sensing,2002(1).

[10]陈安平.地区收入差距与空间距离:配对估计结果[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2).

[11]卢冲,刘媛,江培元.产业结构、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

[12]万晓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计量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3).

[13]张翠菊,张宗益.中国省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统计研究,2015(10).

[14]田卫民.省域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变动趋势分析[J].经济学,2012(2).

[15]唐东波,张军.中国的经济增长、城市化与收入分配的Kuznets进程:理论与经验[J].世界经济文汇,2011(5).

[16]廖显浪.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6).

[17]刘晓光,张勋,方文全.基础设施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基于劳动力转移的视角[J].世界经济,2015(3).

[18]黄智淋,赖小琼.中国转型期通货膨胀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1).

F421

A

1672-3805(2017)03-0014-09

2017-05-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行为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及政策评价研究”(15BJL017);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劳动力流动与江苏新型城镇化协同机制研究”(2014ZDIXM0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地区福利效应研究”(16YJA790012)

刘慧(1992-),女,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助教,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基尼系数差距产业结构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什么是基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