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发挥政府在碳减排中的作用
——评《区域经济差异视角下政府环境责任研究——基于省际碳排放的测度》
2017-08-11朱磊
朱磊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
如何有效发挥政府在碳减排中的作用
——评《区域经济差异视角下政府环境责任研究——基于省际碳排放的测度》
朱磊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
随着碳排放导致的气候问题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低碳减排与环境治理必然要推进到可操作的政策制定与实施阶段。《区域经济差异视角下政府环境责任研究——基于省际碳排放的测度》一书,从政府环境责任这一着眼点,系统分析了碳减排的区域差异特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作者是常州大学姜国刚教授及吉林大学赵杨博士。该书是教育部青年项目(13YJC790058)和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科重点项目(2015ZDIXM028)的研究成果。
该书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新常态阶段,我国在国际上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加之碳排放引起的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资源环境约束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制约。
该书值得关注的观点是,中国幅员辽阔,各省区的资源初始禀赋存在很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尚不均衡,导致我国碳排放不仅表现为总量上的增长,更呈现出区域性的排放差异;政府在致力于降低碳排放的同时,要解决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利益分配与共享等许多经济与社会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差异化的政策引导和市场方式配置,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推动经济实现由高碳型增长向低碳化发展的转型,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该书作者姜国刚教授认为,碳减排主体参与的根本原因应是基于利益的驱动,而绝不仅仅是道德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果纯粹的市场调节无法达到目的,因此微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就显得尤为必要,即碳减排的发展必须依托政府的引导和规制,以期在社会范围内形成适宜低碳经济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促进碳减排的有效发展。该书围绕如何有效发挥政府在碳减排中的作用这一核心问题,探讨了以下3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一是归纳了政府在碳减排推进中可以借鉴的经验。姜国刚教授认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利用制度模仿,是我国推进碳减排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国内外不同背景、不同体制下碳减排发展的比较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该书以对国内外碳减排的发展特点进行研究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我国碳减排发展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对国内外碳减排发展特点进行了归纳,为我国中央政府和各省区政府推进碳减排的机制构建提供了系统有效的经验借鉴。
二是分析了政府稳定、有效推进碳减排的动力机制。姜国刚教授认为,在推进碳减排这一问题上,必须由“政府充当后代人利益主体的代表”这一角色,通过政府的制度规制来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的问题;但同时该书也提出,推进碳减排虽需制度的建立与引导,但非政府的包办,政府过多的干预同样是不可取的。政府应该保持一个准则,就是通过资源环境管理政策的调整和改善,建立系统的动力机制,使外部问题得以内部化。
三是系统构建了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政府制度及路径选择。该书在提出各区域共同碳减排对策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区域发展特点,根据区域经济差异对碳减排效果的关键制约因素,提出了差异化的碳减排对策。姜国刚教授认为,碳排放的治理政策与机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引导下创新驱动的助推作用,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企业技术革新和低碳技术创新;二是公众对环境治理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其消费行为将最终决定企业是否会采取低碳生产的方式,也会对政府决策起到推动作用;三是应考虑到欠发达地区合理的发展诉求,以及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使碳减排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更好地契合,进而系统构建了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碳减排政府治理机制,具体包括各区域共性碳减排策略、发达地区适宜推进的减排策略、欠发达地区适宜推进的减排策略,以及根据实证结果具体细分的对策建议,对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长期动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在同类研究中是难能可贵的。
总之,该书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经济学著作,值得重视和推荐。当然,该书并非没有可议之处。自区域经济差异的碳减排机制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以来,对其在具体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也存在争议,作者如能对有关争议做出更深入的思考和充分的回应,该书应可达到更高的学术高度。希望作者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