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热潮刍议
2017-08-10宋夏
内容摘要: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的更新,文学随之渐渐走向多元化,在大众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出现了图像化的趋势。网络文学作为依托新媒体发展的大众文学的一部分,更与影视图像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反观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热潮之下,对文学的创作、影视的发展究竟有何利弊,这一点对于文学自身及其社会影响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文学 影视改编 文学图像化 文化消费 文学性
中国网络文学的诞生源自北美华人网络文学。20世纪80年代美国将网络对公众开放,90年代形成浪潮之时,在美华人留学生筹办了《中国新闻摘要》(1989),转发各大通讯社有关中国的消息。1991年,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创办发行,更是在当时的华人之间广为流传。[1]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间,网络文学更是借助网络这一强大的媒体工具得以发展,超越了原先作为载体的形式,同时使得许多网络文学作品本身带有网络语言的特色,势头强劲。而在近几年中,众多网络小说不断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其中不乏有些广受好评,甚至成为“现象级”的精品受到追捧。这一热潮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根因,需要引起学界的重视和探讨。
一.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热潮之“象”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历史,可追溯至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网络中大受欢迎。痞子蔡在当时与并称“网络文学的三驾马车”的李寻欢、邢育森、宁财神都是具有高学历的作家,代表了网络文学初兴时期与传统作家同等的修养与水准。这部小说在2004年被改编为电视剧,第一次以直观图像化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2]此后,又有几部小说被改编,在各大地方卫视上映。新世纪的初期也成为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初期。
2010年之前,国产电视剧中有20多部也是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成,在改编数量上有了上升。例如军事传奇题材的《亮剑》(2005),抗日英雄的个人传记,宁财神的《武林外传》(电视剧版2005年,电影版2011年),市井搞笑,港式无厘头的特点。六六的《双面胶》(2007)、《王贵与安娜》(2009)、《蜗居》(2009)等。这几部都属于家庭伦理题材,展现了恋爱婚姻、婆媳关系等现实世界中平凡普通人的生活琐事,受到观众的好评。同时,还有一些充满争议的作品,比如青春恋爱题材的《会有天使替我爱你》,将表现少女爱情幻想的这类网络小说搬上电视银幕,引发了多方面的热议,既有社会各界关于表现内容的批评,也有原小说读者对于改编的不满。
而从2010年开始的15年来,无疑可称为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黄金发展时期。在网络小说风靡的基础上,取材于各类小说,选材新颖独到,改编经验的积累,使得不少作品获得了观众及评论界的认可与称赞。各类题材的网络小说不断地被改编为电视、电影作品,其中更有的作品达到了家喻户晓、全民跟风模仿的地步。如2010年的《美人心计》、《佳期如梦》、《杜拉拉升职记》(电影版,电视剧版2012年)、《泡沫之夏》,电影《山楂树之恋》,2011年的《甄嬛传》、《步步惊心》、《倾世皇妃》、《裸婚时代》,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2年的《小儿难养》,2013年的《盛夏晚晴天》,《风中奇缘》、《杉杉来了》、《何以笙箫默》(电视剧版,电影版2015年),电影《致青春》,2014年的《匆匆那年》(电影及电视剧版),2015年的包括《锦绣缘之华丽冒险》、《云中歌》、《古剑奇谭》、《盗墓笔记》、《花千骨》、《琅琊榜》、《他来了,请闭眼》、《芈月传》,电影《九层妖塔》、《寻龙诀》、《左耳》、《第三种爱情》,以及16年出品的《如果蝸牛有爱情》。其中有很多电视剧在收视率上独占鳌头,比如《甄嬛传》,剧中人物对话的宫廷文雅风格甚至在网络上受到追捧模仿,形成盛及一时的“甄嬛体”以及相声笑话中独具反转效果的“说人话”,独具风味。
由此观之,网络文学影视改编还有继续升温的可能,题材类型大体也可分为七类:家庭伦理型、青春恋爱型、宫斗宅斗型、玄幻仙侠型、悬疑惊悚型、穿越架空型、历史架空型。这七种类型大多是普通观众都可接受、喜闻乐见的类型,既有贴合现实的,也有满足幻想的,无论是起初作为网络小说,还是之后改编为影视剧作品,都有很广的受众范围。
二.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热潮之“因”
纵观网络文学的改编热,这种潮流的出现是有几点原因的。
第一点是市场经济与受众基础。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能够被编剧导演选中改编为影视剧的网络文学作品,大多是具有十分广泛的受众群的。现今的影视剧的制作,最终的目的都是取得收视率上的胜利。所以导演在选材时,首先选择能够吸引大多数人的注意、符合大多数人观影需要的题材。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子图书、网络小说的流行,也成为无法忽视的现象。那么,影视剧除了独立创作剧本,或者取材于经典文学作品的翻拍,亦或选择传统文学的书目,在文化消费的环境中则远不如网络当红小说更具吸引力、更有商业价值。
第二点是网络媒体为网络文学作品数量的急剧增长提供了有力条件。网络小说的流行,使得拥有高人气的作家同样拥有了高收入。据统计,仅2012年,网络作家唐家三少(张威)、我吃西红柿(朱洪志)、天蚕土豆(李虎)就分别以3300万元、2100万元和1800万元的版税收入(包括在线、无线点击阅读获益,授权简繁体纸质出版物收益,授权影视改编和游戏改编的收益)等,荣登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前三甲。[3]知名网络作家的高收入与网络便捷的自媒体传播方式,使得一些具有文学梦的人开始跃跃欲试,尝试网络文学的创作。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精神层面的尊重与爱的需要,追求荣誉地位的需要的同时,满足生理层面追求财富,“为稻粱谋”的需要。网络媒体门槛低,使得许多人都有条件开始网络文学的创作。同时,网络方便快捷,双向互传的特点,使得网络小说在创作的同时可以及时与读者进行意见交流,有的作家甚至因为大多数读者的意愿去设计某段情节或者人物的经历、结局,从而受到读者的热捧和欢迎。
第三,网络文学自身的特点。网络文学从其诞生之时开始就具有文化快餐的性质,在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的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市场需要。网络小说大多情节跌宕起伏,故事性强,同时善于在人们不了解不熟知的虚空环境中创造一种相对理想的故事,满足人们的幻想。创作是作家的白日梦,读者就是与作家一同做梦的人,使读者在想象空间空间中与作家一同驰骋徜徉。正是网络文学与生俱来与大众契合的这一方面,使得面向大众的影视剧找到了可取的素材。有的影视改编作品善于对网络小说“源文本”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意蕴进行提升与重构。[4]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在商业和艺术上取得双赢的电视剧《甄嬛传》。相对于原作小说《后宫·甄嬛传》(流潋紫著),它的故事情节更具统一性,叙事结构更完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广大受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之“思”
网络文学借助网络这一媒体进行传播,在此阶段与传统文学的不同之处大多还在于媒介。当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时,就由文字符号转变成了视觉图像。但是,“图像作为一种符号本是对现实存在的表征,但在当今社会,图像完成了对真实的殖民,即图像已经由表征转变为存在,而现实却转变为图像的表征。”[5]人们追求图像带来的感官刺激,追求新鲜好玩的东西,丧失了反思与批判,丧失了对于事物精神内涵的思考,这种流于浅层的观念,使得人们不再关注真正有价值的存在,一味地娱乐,“娱乐至死”。在网络文学与影视剧盛行的现代社会,人们错误地将图像符号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进行了倒置。图像“颠覆了文学几千年来构建的精英文化意识而在电子媒介时代获得了文化消费霸权。”精英文学不再是文坛的主宰,不再是人类灵魂的主宰,精英文学走下神坛,“文学的边缘化”成为学界担忧的问题。正如德勒兹所说,图像化生存的逻辑“颠覆了本体论,废黜了基础,取消了开端和终结。”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中不乏精品佳作,也不乏有观众在观影看剧之后重回文学作品。但这样的回归,无法代替传统文学的力量和作用。人们在关注影视剧、网络小说的同时,不应该忘记“诗意地栖居”。
网文影视改编的热潮在一方面体现了新媒体对于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的巨大的解放作用,但从另一面来看,暗表了文学性的遮蔽,因为技术媒介的操控性和图像性扼杀了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文学意义的自动生成。从这个角度来讲,次热潮背后的意蕴关乎文学的未来与生命。对于文学的发展前景,笔者虽未悲观地认为“文学已死”,但是,文学的本真精神,真正具有文学内核和价值的东西,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坚守和承传。
参考文献
[1]钱建军.第X次浪潮——华文网络文学[J].华侨大学学报,1999(12)
[2]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挑战传统与更新观念[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
[3]马季.规模持续增长,期待原创发力——2012年网络文学综述[J].文艺争鸣,2013(2)
[4]鲍远福,王长城.语图叙事的互动与缝合——新世纪以来中文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现象透视[J].鲁东大学学报.2015(7)
[5]曾庆香.图像化生存:从迹象到拟像、从表征到存在[J].新闻传播与研究,2012(5)
(作者介绍:宋夏,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