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央厨房”看媒体深度融合

2017-08-10王莹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中央厨房全媒体媒体融合

王莹

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陕西西安 710002

摘 要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媒体融合发展迅速,传统媒体单一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受到巨大冲击,全媒体策略应时而生,构建全媒体的“中央厨房”是实现媒介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式,极具创新性。“中央厨房”是实现新旧媒体融合的新兴模式,使我国媒体行业明确了发展方向。文章探讨了“中央厨房”模式下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

关键词 “中央厨房”;全媒体;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3-0095-02

随着全媒体理念的不断深入,“中央廚房”这一概念在整个传媒界引起关注,重对对其应用领域的探索。这一模式也得到国家的认可,要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作为行业发展战略,构建全媒体平台,促进媒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建设移动化与社交化的传播环境,加强媒体的深度融合,推动传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全面理解全媒体“中央厨房”的涵义与运作特征

1.1 全媒体“中央厨房”的概念

对于全媒体而言,其在本质上体现了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彰显策略性,也就是说,借助媒体方式,构建媒体平台,形成庞大、多元化的报道体系。立足总体进行分析,全媒体突破单平台和单系统的限制,立足多元化的平台,实现多形态的传播。简而言之,全媒体就是突破不同媒介之间的制约,实现信息的全方位集成。立足全媒体思维,其引发了传播介质的变革,同时信息形态和信息内容的生方式发生改变。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拓展成为一种必然,但是,需要进行不断探索与努力,促使“中央厨房”思维应时而生,构建高效的“中央厨房”信息处理机制。“中央厨房”的理念源于餐饮业,追求标准化与工业化的生产模式,立足规模性的餐饮领域,将采购、加工以及配送进行全面统一,进行集约化经营管理,在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投入,保障品质。全媒体借助“中央厨房”这一理念,在新闻传播领域应用工业化、标准化与集约化的生产与分发模式,构建能够满足多种介质特征的全媒体信息处理平台。

1.2 全媒体“中央厨房”运作特征

首先,具有高度统一的技术平台。对于“中央厨房”而言,需要建立具有共享性质的平台,实现多种媒介形式的融合,达到高度集成的状态。其次,采取统一采制的模式。“中央厨房”需要将传统的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混合编制,形成大编辑部,对采编流程进行全面创新,积极开发多层级的材料。在单一采集完成之后,将其用于多种形态的生产过程,可以划分不同的展示时间,在多样化的介质中进行传播。再次,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化。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生产线与生产能力进行全面整合,最终形成多种形式的产品,如纸媒、互联网、客户端等,产品更具多元化的特征,在诸多媒体平台进行呈现,整个生产环节集约化程度更强,多样化突出。“中央厨房”在媒体生产方式转变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对于传统媒体的转型与拯救,不能局限于形式,需要通过“中央厨房”的打造,有力提升媒体的传播力,深化影响力,积极推进具有深度影响力的媒体融合新产品,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对广告的吸附作用,在根本上实现“中央厨房”的自身价值。

2 “中央厨房”在媒体深度融合中价值体现

2.1 有效发挥了媒体内容生产的神经中枢作用

“中央厨房”实现了对编辑部模式的改造,促使媒体编辑指挥系统发生重大转型。在以往的媒体发展中,各种媒体形式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但是,在当前的媒体发展中,有效发挥核心枢纽的作用,发挥常态化调控的功能,实现对“媒体矩阵”的科学指挥。在新模式的推动下,能够满足协同作业的需求,达到对全媒体产品采集、制作以及传播。

2.2 构建内容创新的新型平台

对于媒介的融合而言,需要对行业资源进行全新、科学的再配置,整个过程彰显极大的创新性。整个平台凸显多样化的功能,融空间、业务、技术、资本运营于一体,凸显内容的全面创新。另外,“中央厨房”也将相关机构以及政府的政策创新融入其中,实现诸多机制创新的结合,使得大量融媒体产品出现,极具表现力,涉及一些数据新闻、重大活动的融合报道等,改变整个社会对主流媒体形象的认识,推动阅读感受的改变。

2.3 有利于全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中央厨房”的应用下,强化部门统筹以及人才的融通,能够实现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角色的自由切换,构建全媒体时代全能型人才。另外,媒体人能够通过自由组合,组建更加具有创新思维的团队,生产更加贴近社会需求的内容产品。

2.4 有助于时效性与深度的有机结合,满足与大众的双向交流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其不足之处是传播方式缺乏灵活性,受众很难实现对新闻的深入、全面的了解,沟通与交流缺乏及时性。“中央厨房”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媒体形式更具时效性。“中央厨房”的采编内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传递,同时,能够对一些尚未完结的资料进行整合与再加工,形成深度稿件,实现在不同平台的传播,实现时效与深度的结合。

2.5 实现对价值观的统一,提升媒体影响力

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在“中央厨房”模式应用之前,很多平台经常出现观点不统一的情况。“中央厨房”的优势就是传递中的素材经过了初期处理,不是原始素材,实现了观点统一,在此前提下,再结合各自平台的作用,进行稿件的再加工,在根本上保障整体价值观的一致性。“中央厨房”遵循的是“波纹理论”,面对新闻事件,在不同媒体平台的应用下,发挥各自优势,构建完整的传播体系。同一价值观借助不同的平台进行辐射,强化媒体的核心凝聚力。

3 对“中央厨房”模式应用中不足的分析

3.1 存在信息冗余以及内容同质化的问题

“中央厨房”模式下的成果适合在诸多平台进行再加工,但是,在本质上看,都源于同一机构,信息内容的有限性不可避免。但是,不同媒体平台需要各自与众不同的内容。内容的同质化诱发信息的冗余与重复。

3.2 人力资本降低背后存在隐患

全媒体“中央厨房”实现人力资本的有效节约,但是,诱发记者与编辑的扁平化沟通模式被改变,沟通成本不断增加,甚至需要配合“中央厨房”模式,对人员机构的调整增加投入,引发新生产模式下的磨合风险。

3.3 内部竞争干扰综合实力

虽然很多用户呈现跨平台的特征,但是,存在媒体之间抢客户的问题。立足全媒体“中央厨房”,在进行媒体融合的同时,使得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被转移给新媒体,一旦面对相似的内容、同一媒体、不同平台进行传播的时候,诱发内部竞争,不利于整体竞争实力的增强。

4 如何借助“中央厨房”强化媒体深度融合

4.1 重视对组织结构藩篱的突破

对于“中央厨房”模式下的媒体融合而言,其在内容融合的同时,组织结构的融合不可缺少。为了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需要对原有组织架构进行挑战,强化合并,促使整个媒体行业更具平台化的特征。只有打破传统组织架构的束缚,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构建全新的新闻生产流程。

4.2 媒体人要勇于接受挑战

对于新媒体的发展,要重视专业技术队伍的组建,同时,构建数据中心。另外,要提升整个行业人员的互联网思维,强化运作能力的提升。突破传统采编的制约,增强采编能力,提升综合职业素养,也就说,跨平台工作能力十分关键。只有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专业的信息运作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平台交互运营的需求。

4.3 重视对大众需求的关注

对于全媒体融合的实现,源于社会化媒体形式的出现。媒介融合要以人为核心,社交与关系是新媒体需求与行为的核心,彰显媒介融合的深化,是社会媒体思维与应用在传统媒体中渗透的表现。全媒体“中央厨房”体现了新闻向新闻产品发展的过程,以产品为导向生产的内容更加强调用户的需求,在服务用户的前提下,凸显产品社会和经济价值。简言之,在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受众发生身份的变化,在承担信息接受者的同时,决定新闻产品的命运,是产品检测者,甚至充当新闻制造者和传播者的责任。为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需要重视对用户的关注,强化传播与受众的结合,以求得更好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中央厨房”是媒体立足新环境不断发展的必要模式,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整个媒体行业主动参与其中,对“中央厨房”模式进行不断完善。要立足实际,加快推进,逐渐由局部、地方实践过度为整体推进,加快创新,强调制度建设,在根本上是媒体之间的深度融合,促使媒体行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姜玉珠.从媒体融合看深度报道转型之路[J].青年记者,2016(17):33-34.

[2]于文杰.全媒体时代纸媒如何借力微博微信[J].记者摇篮,2015(4):40-41.

[3]呂彩霞.媒体融合重在“融”不在“合”[J].北方传媒研究,2017(1):57-60.

猜你喜欢

中央厨房全媒体媒体融合
媒体“中央厨房”的实践与思考
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城市广电媒体融合发展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