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思考

2017-08-10罗章

卷宗 2017年21期
关键词:文化活动对策措施新农村

摘 要:基层农村文化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道路。本文通过对基层农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活动;对策措施

基层农村文化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落实国家文化惠民政策,建设“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需要广大基层农村文化工作者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来实现。下面结合自已基层文化工作经验,对新农村建设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1 农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基层对文化工作重视不够。

乡镇部分普遍对文化工作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认识上存在偏差,多数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相关工作,对“只会花钱”的文化工作抓得不够,不理解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不够重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忽视了其产生的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二)农村文化设施不完善。

基层农村文化设施普遍比较落后,乡镇几乎没有图书馆、剧场之类的文化设施,虽然近年来部分村庄增加了文化室、农家书屋、小型文化广场等设施,但偏远地区或经济相对落后的村庄,甚至没有任何文化活动设施,有时搞一些小型的文体活动都要借用农村学校的场地,阻碍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无法满足新形势基层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三)基层文化活动经费不足。

由于乡镇经济一般都不发达,财政困难,基层开展文化活动很难得到当地政府资金支持,主要依靠本地的企业事业单位的赞助,尽管近年来上级政府下拨文化活动专项经费,但也是杯水车薪,无法保障文化活动可以持续开展,这对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造成极大不便。

(四)文化队伍人手缺乏。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当地文化站牵头,而文化站编制少、人员不足,多数缺乏专业技能,文化素质不够高,有的几乎是外行,组织活动能力不够强。在很多地区,由于中青年外出务工,村中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孩子,根本无法组织活动,造成文化设施利用率低。加上缺少群众文艺骨干,文化队伍年龄老化。开展文化活动不能得心应手。

(五)基层文化管理体制不顺。

由于乡镇文化站划归乡镇一级政府管理,文化站干部需要兼顾乡镇政府其他工作,难以专注文化工作,与业务管理部门有所脱节,一些文化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加上文化队伍力量比较单薄,又无法引进思想活跃、知识丰富、素质较高、组织能力较强的文化专业人才,因此不能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进行辅导。

2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对策

(一)完善乡镇文化站设施建设。

基本文化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乡镇领导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工作,重新定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抓好文化设施建设。乡镇可根据本地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建设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流动电影放映队、文化广场、老人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向基层群众免费开放使用。此外,对一些旧文化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綜合利用,切实管理好、使用好现有文化设施,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以此为突破口,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满足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

(二)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素质。

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对乡镇文化团体进行大力扶持,要使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就必须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的素质,借助上级文化馆、图书馆等专业打底较强的单位,定期对文化站人员、文化室协管员、农村文艺骨干等进行业务培训,对文化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在本地大学毕业生中选派文化专干充实到乡镇,建立一支过硬的文化队伍,鼓励他们深入农村,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或组织精彩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此外,利用上级举办的活动比赛,组织文艺团体参加演出,并组织镇与镇、村与村的文化交流活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文化团队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还要注意吸收社会热心文化的人才进入基层文化志愿者队伍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调动团队的积极性。

(三)建立文化活动激励机制。

乡镇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促进和引导文化活动的开展,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地位,提高基层对文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文化惠政策。制定文化管理机制,对每个村的文化活动进行评比、考核,搞活农村文化活动;定期组织村、镇间的文化活动,提高村民参与意识,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一定鼓励,提高基层群众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乡镇文化站要搭建起开展活动的桥梁,并对群众文艺团体进行指导和支持,树立文化活动先进典型,以点带面,促进乡镇文化活动的开展。

(四)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日益增强,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需求,是乡镇文化站的主要工作。乡镇文化站应主动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密切联系,精心组织,积极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科技下乡;也可以组织文体比赛活动;还能够组织文化骨干参加专业培训,吸收好经验、好做法,创新文化活动的形式。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对文化活动进行深入报道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意识,疏通农村信息渠道。还可以开展朗诵演讲比赛、舞狮、广场舞、健美操、小品戏曲、歌唱比赛等多种形式,为民众提供发挥才能的广阔舞台,从而促进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使农村居民在物质生活有所保障的同时,精神文化需求也获得满足。

3 结语

总之,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群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活跃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应积极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构建和谐社会。基层文化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要把握好新农村文化发展方向,做好相关组织工作,从而提高农村群众素质,促进社会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焕新.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方式[J].大众文艺,2011(5)

[2] 陈建民.农村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艺生活,2015(2)

[3] 吴孟. 关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3(24)

作者简介

罗章(1972-),男,本科,廉江市石角镇文化站群众文化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文化活动对策措施新农村
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现状及创新发展
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预警措施探析
论如何加强基层村级文化建设
引领群众文化建设,走向和谐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