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农业水文化与河南绿色发展研究

2017-08-10陈超

创新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水文化绿色发展河南

陈超

[摘要]河南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所包含的中原农业水文化资源更是特征鲜明。中原农业水文化的内容蕴藏在农田水利工程、民俗、科技思想等方面。当前,中原农业水文化在河南绿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中原农业水文化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充分发挥农业水文化的作用,就必须要加强农业水文化建设在规划、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新技术投入、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力度。

[关键词]农业;水文化;河南;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K9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6)12-55-4

水在世界上是一种必不可缺的重要资源。世界上因水而出现了生命,因水而丰富多彩。人类的诞生也离不开水。正是因为水与人类的生存、社会经济、治国安邦以及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水才逐渐成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最终产生了水文化这个概念。人类在随后的几千年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厚重的水文化积淀,并不断在后来实践过程当中继续丰富着水文化体系。中华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水文化内容。农业水文化正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产物,农业生产天然便和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而在古代中国,先民们靠天吃饭,每个地方的农业生产都是和当地的自然环境、风土民情相联系。各地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农业水文化也就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这个方面,中原农业水文化也不例外。

1特征鲜明的中原农业水文化

中原农业水文化泛指人们在中原地区范围内参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水事活动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原地区作为全国唯一纵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个大流域的区域,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加之作为母体文化的中原文化产生时间较早,在数千年母体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之下,使得中原农业水文化所涵盖的内容不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均是其他地域水文化无法企及的。

首先,中原农业水文化的历史非常悠久。就目前所知,中原农业水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5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洛阳、汤阴、舞阳、临汝等地,考古工作者均发现了多处很有可能是被用来灌溉农田的水井和引水沟渠遗址。

其次,中原农业水文化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自诞生之日起,中原农业水文化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原地区百姓日常的生产生活,甚至影响到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的兴衰。尤其是在农村,只要是涉及水的方面,都能看到农业水文化的身影。中原农业水文化的内容就蕴藏在中原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民俗、科技思想等方面。

在农田水利工程方面,漳水十二渠可谓是中原地区年代较早的渠系工程。这处农田水利工程是在战国初期由魏国邺令西门豹带领民众修建的。漳水十二渠中的“十二渠”指的是修筑了12个渠首用以引水。漳水十二渠的设计十分合理,它不仅具备引灌、洗碱、泄洪的功能,而且易于清淤修护,所以一直到汉代初年,漳水十二渠依然保持着很好的灌溉功效。漳水十二渠的灌区主要在邺城南(今安阳北)。在没有修筑漳水十二渠以前,邺城周边的土壤条件非常差。漳水十二渠修成后,由于漳河水中含有较多的细颗粒泥沙,有机质肥料丰富,用它来灌溉农田,不仅可以补充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而且还能够落淤肥田,分布于漳水十二渠两岸的盐碱地也因此得到了改良。邺城周边的土地迅速由贫瘠之地变成了“膏腴”。王充在《论衡·率性篇》中称赞漳水十二渠工程的修建,“使惡土成为膏腴,则亩收一钟”。西汉以后数百年间,邺县一带成为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区域,这是和漳水十二渠的兴修有脱不开的关系。

沁河原本是黄河的一条重要支流,早在秦汉时期,这里的先民就开始引沁河水来灌溉农田。到了元代,官府重修了引沁灌区中的广济渠和唐温渠。到了明代弘治六年(1493年),时任河南参政的朱碹受命进行修治,随后建成了利人、丰稔、广济、温润、减水五条渠道,引沁渠首因此得名“五龙口”。到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引沁工程自国初以来,几经废弛,而今之湮没者,四十年许。当时身为河内县令的袁应泰发动两万民众,在原枋口石闸门上游的孔山的东北麓凿通山体,作为引水口,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要知道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端落后情况之下,要想凿通山体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袁应泰的带领下,人们发挥聪明才智,“三年如一日,众人如一心”,凭借顽强的信念,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开凿了一条长达四十多丈、高两丈、宽八丈的隧洞。到了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济源县令石应嵩整修永历渠,建设了节制闸,分东、南两支,灌溉面积达17万平方千米。六年后,到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县令涂应选又命人开挖了兴利河,使灌溉面积增加至28万平方千米。由于设计合理,再加上管理恰当,该渠直到清代末年仍在使用。

相比于各种农田水利工程,中原地区民俗中的水文化给人更多的是一种亲切感。例如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民间要点灯盏,也称为“送灯盏”,这是中原灯节中一项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而在汝南、平玉县一带,还要特制12个用于预测当年旱涝的面灯盏。面灯盏里捏制不同数量的面撅子作为月份的标志。测旱涝的灯盏在大门两边各放六个。然后统统点燃。每家的灯盏,晚上不收,让它燃尽灯油。第二天继续加油点燃,称为“续灯”,一直要放17天才能“收灯”。收灯时,根据大门两侧“测旱涝灯”的碗中露水的多少,来预测当年各月的旱涝情况。

“二月二”被称为“龙抬头节”。在中原地区,民间也称为龙头节。人们多是在这一天以祈福、消灾、祛毒为中心开展活动。中原地区气候干燥,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民间认为龙王是掌管风雨雷电的神,而二月二是龙王抬头升天,行云降雨的日子。人们希望借这一天的活动能够确保一年当中风调雨顺,这也是龙抬头节的意义所在。所以在这一天的禁忌也颇多,人们生怕得罪了龙王,就要遭受水旱灾害。例如,在早晨挑水时要先向井内投一粒石子,提醒龙王注意,勿伤龙头;提水时,水桶不能撞击井帮,以防撞坏“龙体”;有石磨的人家,要将两扇磨的上扇支起,以“协助”龙王抬头升天;平日里不孝顺父母的媳妇,为免遭被龙击,会偷偷头顶尿盆表示忏悔,以求得龙王饶恕。

人类长期的实践活动影响到思想层面,形成了诸多科技思想领域的水文化。首先问世的大禹治水的思想,被后人称为是“疏导法”的典范。这一思想所蕴含的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理念对后世治河思想影响颇大。到了汉代,著名农学家崔寔在《四民月令》中阐述了他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思想。一方面,崔寔非常重视在农业耕作时充分利用降水获得的水资源,在五月篇中称“时雨降,可种胡麻。”另一方面,崔寔也十分重视在雨季到来之际抓紧时间修筑水利设施,在三月篇中提到“农事尚闲,可利沟渎,……以待雨”。这些均充分肯定了作者关于农业水资源利用的思想要旨。

2中原农业水文化在河南绿色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但在这个时候,大自然给人类的回馈却是一系列不愿意看到的状况。例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等生态环境问题越发突出,百姓对于美好环境的向往也越发强烈。中央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在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把“绿色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看作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2015年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强调要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体现了党中央对于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可以说,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了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

对于正处在发展关键时期的河南省而言,环保工作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是在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极其脆弱以及日常生产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严重等方面。2014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美丽河南的意见》,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四个河南”总体布局中,其目的之一便是要转变人民群众的传统生活方式,引导全民朝着绿色、环保、低碳、节约的方向发展。

尽管目标明确,但怎样去做才是关键,需要有一套具体实施的路径。国内外一系列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会议相继召开,让人们感受到国际上各国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但是所获得的效果却差强人意。这说明不是人类不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不是人类不愿意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做出贡献,而是到目前为止,由于种种原因,人类还无法找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行性途径。就目前形势来看,如何实现对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又兼顾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的需求,这是一个两难问题。

文化作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它的作用和价值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同样也离不开本民族文化的支持。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强调要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明确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绘制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宏伟蓝图,为今后河南省文化大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对于文化本身来说,它可以被看作是“人化”和“化人”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其中,文化的“化人”功能就是指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当前,文化的“化人”功能更为重要。在工业文明时代,社会大众以人为唯一的价值主体,认为其他事物不具有独立价值,只有满足人的需求的时候才算是具备了自身的价值。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人类对自然肆无忌惮地占有和掠夺,并最终导致当前存在的生态危机和人类生存危机。这些窘境迫使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观。而文化的“化人”功能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

文化当中的生态文化,由于具有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生态文化是绿色发展的灵魂所在,其理念的普及,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有助于在民众当中倡导一种生态文明观,有助于从思想上扭转“人类中心主义文明观”的消极影响。总之,弘扬生态文化,让绿色、生态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对于中国顺利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另一方面来说,各地的生产生活习惯形成是由各地文化长期潜移默化作用的结果。所以,要想真正转变某一地域人的生活习惯以及观念,就需要由植根于本地的文化来推动。对于河南省来说,就需要由本地的生態文化来助推河南省的绿色经济健康发展。尤其是河南省的农田水利事业,更需要由优秀的本地生态文化来引导其向健康方向发展。

河南是农业大省,其仅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养活了全国1/13的人口,而且在近年来每年还向省外调出粮食及粮食制成品1000多万吨,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粮仓”。目前,河南省的农田水利工程包括平原井灌、沿河提灌、岗区拦蓄灌溉、库区自流灌溉以及蓄引提联合灌排,表现出农田水利类型的多样性特征。

但在当前,河南省农田水利事业也面临着很多困境:一是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匮乏。长期以来由于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战略基础性地位认识不够,在农田水利上的财政投资比重偏低,还不到总投资的10%,造成建设需要与实际投入存在巨大差距。二是农田水利投入的机会成本不断攀升,管理和维护投入严重不足。三是近年来河南省的气象灾害严重。河南省内的旱农区年均降水量不足600毫米,且年际变化大,年内季节之间分布不均,70%的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份,冬春两季降水比例小,季节性干旱严重。尤其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水分蒸发量大、水土流失严重,旱涝并发等问题已成为河南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时,气象灾害环境恶化也对河南农田水利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并成为制约农田水利治理成效的重大威胁。四是河南省水资源总量偏少,水资源分布与地区的社会经济、人口、耕地状况不相适应,造成了各种社会矛盾。五是农业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下且效果不明显。六是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力度不够,缺乏对农田水利设施保护意识和积极性。

在2011年初,河南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把水利作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尤其是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要求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加快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深化水利改革,着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河南省委、省政府一方面确立了“全面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战略,对加强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又为河南水利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河南农田水利发展已进入到新阶段。水利大投入、大发展的态势为农业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河南省水利厅党组提出在全省构建“四大体系”、实现“六大跨越”、打造“一个战略枢纽”的战略构想,这也需要强有力的水文化基础来支撑。此时,审时度势,借机发力,拉高标杆,强力推进水文化建设,加快开发水文化资源,使之转化为文化生产力,正是大势所趋。

由上可看出,作为本土文化符号,中原农业水文化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借鉴。深入发掘中原农业水文化的生态文化元素,探究其与河南绿色发展之间的互动机制,有利于引导社会公众从文化角度重新审视水问题,树立正确的生态环保观念,也有利于为相关部门选择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提供决策参考。

3共建中原农业水文化,促进河南绿色发展

面对新形势,中原农业水文化未来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造成挑战的直接原因就在于它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归纳起来,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社会各界对于农业水文化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上至政府下至民间都没有对农业水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河南省在发展农业水文化产业方面,同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对农业水文化研究与教育严重不足。目前,河南省内有许多单位和个人从事水文化研究,但从事水文化研究的单位缺乏固定机制的保障,许多研究人员多是凭借个人的爱好和情怀自发进行研究,研究深度不够。目前,河南省内农业水文化面向社会大众的普及教育工作也存在问题,尤其是缺乏系统、专业的制度和具体实施措施。

第三,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资金支持严重缺乏,相关研究、教育工作步履维艰,科研和教育队伍建设滞后,缺乏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

对此,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加以改进。

第一,要尽快制定和贯彻《河南农业水文化建设规划》。通过规划,将农业水文化建设上升到全省战略层面,更有利于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农业水文化重视程度的提升。通过制定近期、中长期规划,使农业水文化建设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地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加强农业水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形式,带动社会各界都参与到农业水文化的宣传活动中去。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水文化活动,创建水文化教育平台,提高水文化知名度。

第三,加强农业水文化的教育力度,高校的作用尤其重要。一方面应借鉴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省外高校将水文化纳入課堂教育的成功经验。依据这些成功经验,加强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河南省内涉水、涉农院校的交流合作,力争把农业水文化教育纳入到校本课程,打造省级精品课程。

第四,尽快建立数支农业水文化科研、教育团队,吸纳多方人士参与进来。在建设过程中,政府应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

第五,中原农业水文化未来的发展应借助更多的新技术、新媒体。例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就建立了“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库”特色数字平台,目前已收集、加工、整理、上传了103 800篇的全文数据资源,这为扩大水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第六,加强农田水利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河南省水利厅在2012年进行的水文化遗产初步调查中发现,河南省内现存有王城岗凿井提灌遗址等大量保存完好的水利遗址。这些遗产对于今后的水文化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在还没有来得及深入发掘其潜在文化内涵之前,应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加以保护。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够充分发挥中原农业水文化的“化人”功能,为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以及绿色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水文化绿色发展河南
大相中原
Jokes Today
河南广电设立河南广播电视台
新常态下我国水文化研究综述
南阳城市水文化品质提升建议
流域管理视角下的重庆水利移民史浅探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我国文学作品中的“水文化”
《时代青年》(原《河南青年》)创刊60周年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