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标准研究
2017-08-10杨正校
摘要:针对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可依托信息技术跨企业培训中心,构建符合植物生长规律,与培训中心吻合的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标准。
关键词:跨企业培训中心;移动互联;专业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8-0044-04
近年来,随着传感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应用的广泛普及,移动互联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移动互联相关技术应用型人才缺乏。高校没有对应的相关专业支撑,移动互联人才培养滞后,同时由于移动互联行业具有行业跨度大、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等特点,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等。最新的高职高专专业目录新增了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但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产业结构不同,缺乏权威的专业教学标准规范。尤其是随着校企共建专业的深入,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融通式的专业教学标准,企业如何真正参与到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既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更需要高校建立灵活的校企合作机制。
一、相关研究综述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是近年来伴随移动互联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人才市场的需求而催生的。目前,全国近60%的高职院校设置了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或相近专业(方向),围绕该专业(方向)建设,研究者分别从人才需求、课程体系、实训环境以及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岗位主要有创新研发、运维服务、工程设计、应用开发与测试等[1]。不同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的层次也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学历层次和能力结构,由此构建,形成移动互联应用技能模型结构[2]。再将这一技能模型结构转换成学习领域,转换成软件技术角度的后台应用开发、终端应用开发和移动互联应用开发等专业方向[3]。以校企合作为手段,探索“课堂、实训中心、产教工作室”设计人才培养体系[4-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有效的办学途径。要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仅设计专业实训解决方案是不够的[6]。
研究者多从移动互联应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索,没有一套完整的专业标准方案开发研究。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专业教学标准[7],是指导核心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资源建设、实训条件完善、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教学评价的纲领性文件,使专业建设有章可循,教学监控有法可依。从知网检索到的资料信息看,未见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或相关参考标准体系,校企深度融合共建跨企业培训中心是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创新[8],如何构建基于信息技术跨企业培训中心(下文简称培训中心)的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标准,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二、专业标准设计
依据移动互联应用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以及相关技术岗位任职要求,移动互联岗位主要有移动前端界面设计、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编码、系统安装调试与测试等岗位。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应用日新月异,要应对行业快速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需要吻合移动互联应用岗位技术、技能要求,设计专业教学标准,同时还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保证行业新技术、新应用的适时融入,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学与生产相结合,质量监控与保证相统一。即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培训中心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定位;二是培训中心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目标任务;三是培训中心的考核评价。
(一)设计依据与原则
专业教学标准的设计与开发,应以行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适岗能力要求为基础,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作为新兴技术,行业应用广泛。从产业链到专业链分析,从岗位群到专业群定位分析,从核心岗位能力分析到学习领域设计,在众多的岗位群中找到专业服务面向,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按照需求导向,建立动态的岗位需求分析机制,以培训中心为纽带,校企合作建专业、工学结合做实训、产教融合做研究,工学交替、学训轮换,构建一个与培训中心运行相适应的专业教学标准。
1.设计依据
一是理論依据。人的技术、技能形成是一个由生手到熟手、由初级到高级、由外行到专业的过程,符合植物生长规律,类似植物生长过程。二是职业岗位工作标准依据。我国职业大典中对现行职业进行了系统分类并对岗位工作内容及条件进行了系统描述,给出了相关岗位的工作标准与规范,即胜任相关岗位的任职条件与资质。
2.设计原则
(1)课程体系与工作领域吻合原则。围绕区域移动互联人才的岗位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培养目标,建立与职业岗位群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使专业训练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吻合,目标岗位群与技能群匹配。
(2)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原则。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是优化的,是与职业技能标准相匹配的课程群体系,形成技能训练模块化课程群,各模块化课程群的目标要求与职业技能标准吻合,为达成此目标,需要企业参与模块化课程群标准设计与实施,以保证专业标准与岗位标准的统一。
(3)职业教育评价与行业质量保证体系融合原则。专业教学评价标准必须兼顾职业教育考核评价与企业项目或产品质量保证的相互统一,使实训考核与企业生产管理相统一,建立一套基于校企融通式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符合教育规律与企业生产规律,也是实训教学内容中融入真实生产任务的可行性保证。
(二)基于培训中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
1.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的逻辑起点是专业分析
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面向学生提供系统化优质课程,形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计源头是目标岗位群的工作标准和能力结构分析,从智联招聘以及51JOB等网站提取了1 680多个移动互联应用相关职位,对职位从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梳理出专业核心学习领域。结合培训中心的资源,将学习领域进行课程体系转化,通过优化整合,形成与培训中心相吻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训中心是为信息技术专业群服务的,由信息技术集群企业与学校共建的产教一体的经济实体。因此,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既要体现职业教育属性,还要体现生产属性,职业教育属性课程的实施场所主要是在学校实训场,其实施主体是学校,而生产属性课程实施场所则主要是在培训中心或企业岗位,其实施主体是企业。
2.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的逻辑支点是课程群结构设计与分析
课程群是模块化体系的核心内容,遵循教育逻辑与生产逻辑相结合的原则,教育逻辑要求体系本身符合教育规律,生产逻辑要求体系符合质量保证与控制要求,满足企业生产控制要求。
3.基于培训中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框架
基于培训中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1331”框架结构设计,见下页表1。
(1)一条主线。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线,将岗位能力目标分解成分项技能融入专业技能目标,再通过分项技能整合提升为综合应用能力汇入问题分析与解决过程中,从而实现技能的贯穿设计。
(2)三个模块。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模块,由通用技术、行业技术应用、问题分析与解决等三个课程群组成,课程群之间根据技术难易程度,以项目为载体进行迭代式衔接设计。
(3)三个层次。依据植物生长规律组织每个课程模块的课程内容,构建层次化能力体系: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4)一个综合。将职业资格认证、技能大赛、毕业设计等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吸收省部级职业技能大赛赛项内容、职业资格认证考核核心技术以及毕业设计等任务内容,形成综合实训项目,强化技能训练,为顶岗实习和就业积累工作经验和技术准备。
4.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的逻辑重心是教学实施与评价
课程体系实施是否达成专业目标,关键是课程标准的执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而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是决定课程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基于培训中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涉及校企双元主体,既要保证学校与企业双教学主体的协同实施,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实行“阶段轮换”,还要建立基于双场所的教学评价标准。既要解决谁来考的考核分工问题,如何考的分段考核标准问题,还要解决课程经过分段轮换后的整体教学效果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问题,有效防止学校教育与企业训练的脱节问题。
(三)基于培训中心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设计
1.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与设计思路
(1)以质量为核心,专注技能训练的形成性考核。专注专业技能训练,突出专业核心技术的形成过程与技能积累过程,检验技能贯穿设计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以及专业目标的达成度。既要考核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技术的量,也要考核技能获取的质量效果,还要考核在技能成长过程中软件质量监控意识和质量保证态度,在实施过程中持续改进,体现课程教学质量的CMMI特征。
(2)针对课程目标,过程考核与终极考核相结合。课程标准是否执行到位,单元项目训练效果累积效应与综合项目训练目标达成是关键。单元项目训练累加,是技能成长过程,没有累加效应,就不可能达成综合学习效果,对学习过程的单元项目出勤、表现、贡献、成效等进行量化考核,以检验单元项目的完成情况,所有单元项目成绩加权平均就是形成性考核成绩,再以综合项目训练或第三方认证检验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达成度,从而实现对课程目标的全面检验与考核。
(3)校企双元评价的交叉融合。基于培训中心的课程教学,由学校与企业协同实施。学校重视课程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企业注重人对产品质量的保证,将教育考核与企业考核结合起来,在协同考核中体验校企文化差异,在协同施教中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而增强学生的软件产品意识或信息技术服务标准意识,在双元协同实施过程中完成学生的行业经验形成。
2.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方案
基于培训中心的教学评价标准的核心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将教育评价指标与企业评价指标有机结合起来,难点是学校与企业在课程考核中所占比例,要体现知识、技能的获取成效,又要体现工作绩效与态度。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考核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还要考核学生的职业态度、质量意识、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下面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说明该课程内容与教学评价设计。
程序阅读与编码、案例分析与程序设计、综合应用程序设计。在程序阅读与编码模块,主要以理解C语言程序语法规则和函数概念所设计的系列经典应用程序,按照函数贯穿思想组织程序内容;案例分析与程序设计内容,是在程序阅读与编码基础上的应用提高内容设计,旨在提高程序调试、测试与程序设计能力训练;综合应用程序则是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一个相对复杂的应用程序。
每个单元模块设计了考核评价,分别为课堂考核、培训中心考核、综合应用考核以及第三方认证终极考核,还要参加工信部计算机程序设计工程师技术水平认证考试。按照2∶2∶3∶3比例构成课程成绩,评价设计的权重说明,课程评估突出实践能力尤其是第三方认证评价。
(1)模块成绩=∑(课堂考核成绩×2/7+培训中心考核成绩×2/7+综合应用成绩×3/7)/N(其中N为模块数)。
(2)课程成绩=模块成绩×70%+考证成绩×30%,并取得学分。
(3)考证成绩由工信部计算机程序设计工程师技术水平认证中心提供。
(4)旷课累计达16课时者,形成性考核不合格,须申请重修并参加下一次考证,考核合格者取得学分。
(5)考证成绩未达到合格者须申请补考或参加下一次认证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
通过智联招聘网站等大量的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形成能力结构模型。以培训中心为平台,按照“1331”框架结构构建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标准,在付诸实践中检验并持续完善,既解决了专业标准问题,也解决了标准方案的实施问题。同时,针对方案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尤其是教学评价,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行动方案。
参考文献:
[1]翁磊.中职移动互联技术专业设置调研论证报告[J].中外企业家,2014(27):268-269.
[2]沙有闯,梁继会,袁明磊.基于职業能力模型的移动互联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软件工程师,2015(6):48-50.
[3]孟威.软件专业移动互联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8):95-98.
[4]李向明.以岗位技能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的多元化移动互联网络课程体系架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54.
[5]杨利荣,李伟.“移动互联”时代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6(1):242.
[6]张福强.移动互联应用开发实训室建设的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5):93-94.
[7]杨正校.基于职业资格分级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以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83-86.
[8]杨正校.基于跨企业培训中心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3):61-64.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