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模式的研究
2017-08-10刘安定
摘 要 高校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可以从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平台、服务内容四个方面延伸。论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概念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认为将服务方式作为X轴、服务平台作为Y轴、服务对象作为Z轴、服务内容作为业务面,可以得到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模式的立体模型,利用这一立体模型可以更好地开展高校图书馆的延伸服务。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延伸服务 移动服务平台
分类号 G258.6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7.07.005
Abstract The extended service of college libraries can extend from the aspects of service object, service mode, service platform and service contents. By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extended service of college librarie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putting service mode as the X axis, service platform as the Y axis, service object as the Z axis, and service content as the business facade can get the stereoscopic model of extended service mode of college libraries. By using this stereoscopic model, the extension of college library service can be carried out much better.
Keywords College library. Extended service. Mobile service platform.
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已经普遍将延伸服务作为应对时代发展的策略,学界也有众多学者发表了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相关的论文,从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概念、内容、方式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新措施和新观点。然而,关于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模式的论文却并不多见,主要是从事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同仁往往从各自所在高校特征出发,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高校图书馆的外延服务所致。因此,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模式研究很有必要,模式是对方式的高度总结,具有指导的作用。笔者认为,对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模式的研究,首先,必须要对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其次,在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出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发展趋势;最后,在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发展趋势中找出其延伸服务的模式。
1 高校圖书馆延伸服务的概念
早在1993年,中国图书馆事业改革之时,黄宗忠就指出图书馆的外延就是寻找尽量多的输入来源和寻找更多的输出对象。吴汉华认为,图书馆延伸服务实质上是对图书馆服务功能的一种拓展,拓展之后的图书馆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图书馆服务种类更为多样,也容易吸引更多的读者来利用图书馆[1]。2012年5月1日施行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作了具体的说明,将其划分为基本服务、流动服务、远程服务、个性化服务、总分馆服务5大类。显而易见,除基本服务外,其它四类服务应属于图书馆延伸服务的范畴。王子舟认为图书馆延伸性服务应该在读者需求、自身边界和可持续性三个方向展开[2]。
高校图书馆作为主要服务于高等学校的图书馆,显然其延伸服务的内容与方式与公共图书馆有所差别,因此,其延伸服务的概念要更精细些,更加突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与优势。目前,学界对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概念并不统一,还存在着一些争议。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将高校图书馆的外延服务定义为:图书馆能够把服务提供给大学校园外的用户,这些用户包括附属和非附属的远程用户,并由个别图书管理员提供图书范围以外的不定期教学、科研和岗位职责介绍等服务项目[3]。穆亚凤指出,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由一般性服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做好常规性服务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更为方便读者的服务措施。在更大的范围主动为读者服务,进行服务创新[4]。肖永英等则将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概念。广义的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的所有新型服务的总称。狭义的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则是指高校图书馆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冲出图书馆物理围墙的束缚,主动为本校师生提供的拓展式服务,其目的是为了使本校师生享受到基础服务之外的更多服务[5]。刘瑞香认为,高校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包括为新生提供入馆培训、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数据库使用培训、读书医疗服务、信息推送、师生信息开发等服务[6]。
综上所述,关于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概念,国外学者强调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于全社会;而国内学者则强调在服务方式上的革新,在主要服务于高校师生的前提下,适当地延伸服务广度和深度。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是指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图书馆限制,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对象上进行适当的拓展,突破学校的空间范围,争取图书馆资源在最大范围内的共享。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主动在服务手段、方式、内容上为服务对象(包括校内、校外服务对象)提供新的拓展式服务,目的是使其享有基础服务之外的更多服务。
2 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发展趋势
目前,高校各个图书馆都在积极进行延伸服务的创新实践,并且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虽然它们对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平台、服务内容的界定并不完全相同,但在延伸服务的发展趋势上看,延伸服务的发展呈现出服务对象扩大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平台技术化、服务内容细致化的四大趋势。
2.1 服务对象扩大化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服务的学术机构,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研究生、大学生。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对象的扩大化是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应不仅仅针对于本校师生,应该尽可能在横向对象和纵向对象两个维度扩大。横向对象是指在高校所处地区各高校的师生,通过高校图书馆之间签订联盟协议,各高校师生可以通过各自学校的图书馆进行馆际图书互借、咨询、培训等业务。纵向对象是指除高校师生以外的所有潜在服务对象,包括高校所在社区、市区、省,甚至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群。
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对象层次图如图1所示,首先,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为各自学校的教职工和师生服务,因此,图书馆所在高校的教职工、大学生、研究生成为服务的基础对象,它构成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底层。其次,任何一所高校都有其办学的特色学科,其图书馆的纸质图书资料、电子图书资料以及提供信息服务也相应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例如,武汉纺织大学作为一所纺织服装类的地方高校,其图书馆中与纺织服装学科相关的资料、学科馆员是湖北省其他高校所无法比拟的。同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学校图书馆分别在人文、理工、师范、交通、民族学等学科方面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然而,在学科日益交叉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一所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完美无缺。为了更好地服务图书馆所在高校的教职工和学生,必须建立类似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机构,实现各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真正做到特色、优势服务资源的整合,从而使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横向扩大,构成高校图书服务对象的中间层。最后,高校图书馆虽然主要服务于高校,但作为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向公众传播知识,高校图书馆也不能忽视。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有余力的情况下也可在社区、市区、全省城镇居民……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
2.2 服务方式的多样化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根据服务对象与服务者之间联系程度,大致可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分为自主式、体验式、项目式三种。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是以自主式服务为主。所谓自主式服务是指在整个服务的过程中,无需要任何人的帮助,只有自己享受服务的全过程。其实,自主式服务现在也是高校图书馆最基本的服务方式,例如,高校图书馆将购入的图书、杂志等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编目,存放在贴有索引号的书库中。读者自主通过索引卡或图书馆管理系统查询到所需要文献的索引号,然后到书库中通过索引号找到所需要的文献,在离开图书馆时完成借阅程序。不难看出,在自主式服务中,图书馆工作人员无需与读者有任何专业方面的交流,只需要扫描图书上的借阅条形码,起到登记文献出库的作用。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自主式服务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低,属于程序化的工作,只需要做好图书的分类、整理、编目、入库、出库等工作即可。
高校图书馆体验式服务与“体验经济”中的体验服务有着相同的特征,即具有互动性、个性化、差异性、主动性、即时性、延续性等特点[7]。它强调以服务为基础,读者为中心,打破高校图书馆自主式服务以“物”(图书、杂志等)为中心的缺点。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经推出了个性化定制服务,是体验式服务的重要方法,即通过邮件、推送技术、网上答疑等方式将量身定制的信息推送给读者。本质上,高校图书馆体验式服务是在计算机网络平台、移动平台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读者陷入信息的海洋,相当数量的读者并不能找到自己真正所需要的信息。高校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可以尽可能地减少读者由于存储、浏览和阅读与自己需求不相关的文章资料而蒙受的损失[8]。但是,这种服务方式,一方面,作为服务对象的读者,要求读者主动地向图书馆管理员提出自己的服务诉求,即提出自己所需信息的要求,如果图书馆管理员即时提供的信息读者并不满意,还要保持与图书馆管理员联系,主动要求延续性的服务;另一方面,作为服务者的图书馆管理员,需要具有文献处理的能力,即表现为对文献二次加工、高效处理速度、信息检索平台的有效利用。因此,高校图书馆体验式服务对图书馆管理员、读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图书馆项目式服务则是在体验式服务的基础上,针对读者某个科研项目所提供的专业性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在各自学校学科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情况下,适当招聘一些与这些特色或优势学科相关专业的馆员,进行相应的图书情报学方面的培训,培养出相关学科、专业高水平的研究型馆员。当有读者针对自已某个科研项目需要提供专业性很强的服务时,图书馆根据相应的学科或专业分派某位研究型馆员,提供针对项目的个性化服务。在项目式服务方式下,研究型馆员甚至可以直接加入到项目组,密切保持着与读者的联系,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与信息搜集、整理、加工的技巧,快速、准确地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3 服务平台的技术化
根据高校图书馆的提供服务方式和信息介质的不同,可以将其服务平台分为传统服务平台、网络服务平台和移动服务平台三大类。传统服务平台主要指在纸质图书、期刊等资料处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服务平台。虽然传统服务平台处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低层,但在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方面亦可扩展。如武汉纺织大学图书馆每年都会对新生进行入馆培训,同时开设信息检索课程,这些都是在传统服务平台层次下对服务内容的扩展。另外,图书馆在借阅大厅设立咨询室,给师生提供互动性、个性化的体验式服务。网络服务平台是指高校图书馆在计算机多媒体、国际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开发的数字化图书馆平台。网络服务平台不仅可以使服务对象在联网计算机前对图书馆纸质资料的进行检索、评价等功能,而且它还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电子资料查询、检索、下载和浏览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图书馆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搭建一个开放性、互动性的教学和信息服务的交流平台。所谓移动服务平台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实现数字资源的浏览、下载和阅读,用户和读者可以通过手中的便携数字图书阅读设备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图书信息的查询、浏览与获取的一种新兴的图书馆服务平台[9]。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平台、网络服务平台、移动服务平台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平台越来越个性化和便捷化,其技术性也越来越强。Web2.0在高校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平台和移动平台中已经广泛应用。Web2.0 技术主要包括博客(Blog)、RSS、百科全书(Wiki)、开源软件、网摘、社会网络(SNS)、P2P、TAG、即时信息(IM)等[4]。目前,武汉纺织大学在这些方面均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利用SSL VPN技术实现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远程访问服务,使学校师生能在学校之外实现电子资料的查询与下载,突破空间上的限制。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主要是针对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电子网络设备用户开发的服务平台。移动服务平台一般是基于WAP站点的应用,由于WAP网络传输速率低、带宽小,以及WAP终端设备本身的客观限制,移动服务平台上的服务还无法与网络平台上的服务相媲美。但是,笔者认为,随着便携电子网络设备和WAP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服务平台可能会是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4 服务内容的细致化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科技情报的中心,随着其延伸服务的拓展,它的服务内容也越来越细致化。虽然,网络时代给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带来海量的信息资源,但是由于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大学生、研究生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往往不能逐一登录和浏览这些信息,难以及时了解科技前沿的最新资讯。这样就需要图书馆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定期推送和报道图书馆的延伸服务,这种服务立足学科,服务科研,旨在拓宽师生获取科研信息资源的渠道[10]。当然,这种服务可以在不同的服务平台进行。笔者以所在工作单位武汉纺织大学图书馆为例,本单位图书馆所服务的内容主要有“新到资源及荐购”“校外访问”“移动图书馆”“图书馆一百问”“自助打印/复印/扫描”“读者與馆员”“新生必读”“学科服务平台”“文献传递等栏目”等。此外,本单位在数据库方面提供大量中文、外文数据库,其中包括纺织服装类院校的特色数据库,如WGSN世界时尚资讯网、纺织服装专题图书库(自建)、服装图文影像数据库(自建)、纺织服装专题图书库(自建)。针对教师有“学科馆员”“借阅服务”“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论文收录查询”“学术导航”“课题代查”“科技查新”“校外访问”等服务内容,针对学生也有“借阅服务”“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读者留言”“教学与培训”“研究生论文提交”等服务。不难看出,武汉纺织大学图书馆在服务平台、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方面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不断细化服务的内容,这也是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大势所趋。
3 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模式分析
通过以上对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概念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可知,其延伸服务模式(图2)由三个维度和一个平面组成。三个维度是指服务方式维、服务对象维、服务平台维;一个平面是指服务内容面。显然,三个维度的扩展即可得到高校图书馆的延伸服务模式,根据维度的不同,其服务内容相应也会有所不同。
由图2可知:在传统服务平台上,针对所在高校教职工采用自主式服务方式形成高校图书馆最基本的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展开延伸服务的基础。只有当所在高校的基于传统服务平台的自主式服务发展到极限时,为了更高效、更快捷、更方便地为图书馆所在高校师生提供信息的服务,在服务方式上延伸,形成基于传统服务平台的体验式和项目式服务方式。如果我们将传统服务平台向上延伸至网络平台和移动平台,则形成基于网络服务平台或移动服务平台微观(图书馆所在高校范围)自主式、体验式、项目式延伸服务的新方式。如果我们将服务对象向外延伸,又能分别形成基于传统服务平台、网络服务平台、移动服务平台微观、中观(高校范围内)、宏观(全社会范围)自主式、体验式、项目式延的伸服务方式。因此,笔者认为,根据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技术层、空间层、方式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得到其延伸服务的层次图(图3)。
当然,不同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其延伸服务内容进行调整。如有些高校图书馆不仅在硬件设施上条件优越,而且图书馆馆员素质也非常高,拥有一些具有所在学校特色学科或专业学科背景的高学历研究型的馆员。毫无疑问,这一类型的图书馆也就具备了项目式延伸服务的基础,可以在技术层和空间层大力发展项目式延伸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技情报服务;然而,有些高校图书馆并不具备非常优越的硬件条件,馆员研究能力也不是太强,不可能强行在三大服务平台上推行项目式的延伸服务。笔者认为,这一类型的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努力建设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加强校内、校际之间的自主式和体验式服务,也可以开展一些特色的延伸服务内容。总言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高校图书馆如果能在正确的延伸服务理念指导下,因地因时制宜,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延伸服务,应该都会在延伸服务改革浪潮中找到各自的合理定位。
4 结语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模式的分析,笔者认为,从服务平台、服务方式和服务对象三个维度延伸,结合图书馆所在高校的特色在服务内容上延伸,可以衍生出基于不同服务平台、服务对象的延伸服务。然而,高校图书馆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延伸服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对高校图书馆在硬件、软件以及服务人员素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学校层次,应该加大对图书馆三大服务平台的硬件和软件投入,使图书馆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做好物质准备;其次,在图书馆层次,图书馆领导层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出延伸服务发展的策略和激励机制,做好规章制度方面的准备;最后,在图书馆馆员层次,一方面要转变思想,图书馆馆员改变以往与服务对象不交流、不互动的状态,努力做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扩展体验式和项目式的服务;另一方面,图书馆馆员在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扩展所在高校特色专业的知识,努力为高层次延伸服务做好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 1 ] 吴汉华.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含义与边界[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6):21-26.
[ 2 ] 王子舟.图书馆延伸服务面面谈[J].图书馆建设,
2013(5):47-50.
[ 3 ] BOFF C, SINGER C, STEARNS B. Reaching out to the underserved:more than thirty years of outreach job ads[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6,32(2):137-147.
[ 4 ] 穆亚凤.浅谈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以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10):190-192.
[ 5 ] 肖永英,孙晓凤.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1):
15-20.
[ 6 ] 刘瑞香.图书馆延伸服务馆员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5):93-94,117.
[ 7 ] 杨燕玲.关于高校图书馆的体验式服务[J].图书馆,2009(4):107-108.
[ 8 ] 朱小玲.体验式服务:图书馆服务的新思路[J].图书馆,2009(2):20-22.
[ 9 ] 孙丽霞.3G 技术下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探究[J].情报科学,2010(10):1484-1486.
[10] 李爱玲.我国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述评[J].情报探索,2015(5):103-107.
刘安定 武汉纺织大学图书馆馆员。湖北武汉,430073。
(收稿日期:2016-06-12 编校:刘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