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空秆的产生原因与防止措施
2017-08-10何永梅
何永梅
玉米空秆又叫“空身”,俗称“公玉米”,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一般空秆株,在苗期基部为圆形,叶片发紫,顶端浓绿发紫,叶脉相间有白色透明的斑点或条痕;在拔节期植株细弱矮小,叶片淡绿、窄长,与茎的夹角小。玉米空秆对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空秆现象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玉米植株上根本没有分化出雌穗;二是虽分化出雌穗,但每株果穗结实20粒以下。以下介绍玉米空秆的产生原因与防止措施。
一、产生原因
1. 品种的适应性不强 不同玉米品种其生态适应性存在差异,未经过适应性检验的品种不适合当地生态条件时,会出现幼苗生长不良、生育期延迟,不能形成正常果穗或果穗发育异常,造成空秆率高。
2. 过度密植 不考虑茬口、地力、施肥水平和品种特性而留苗过多,造成玉米植株生长势强弱的不同,弱株为了争光,只顾向上生长而发育不好,形成空秆。
3. 施肥不合理 在同一密度肥力不足的条件下,施肥少的比施肥多的空秆率高;肥力越低、密度越大时(田间郁闭,个体瘦弱,影响雌穗发育),空秆率越高;施单一肥比施配方肥的空秆率高,施用二元肥料比施用三元肥料的空秆率高。
4. 植株之间生长不平衡 播种过早、种子大小不整齐、播种深度不一、盖土厚度不匀、施肥不均等,都会造成幼苗参差不齐、长势强弱不一,这样势必造成大苗欺小苗。苗大的根深叶茂,生长旺盛,争光夺肥;苗小的则缺乏营养,生长细弱,发育不良,果穗的分化与发育受到抑制,正常发育果穗自然少。
5. 高温干旱 大喇叭口至抽穗前是玉米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此时若遇高温干旱缺水,就会影响雄穗正常开花和雌穗花丝的抽出,造成抽雄提前、吐丝延迟,花粉生活力弱、花丝容易枯萎,不能授粉受精或花期不遇,因而不能正常结穗。
6. 阴雨天气过多 玉米抽雄散粉期,如遇阴雨连绵天气、光照不足,花粉粒易吸水膨胀而破裂死亡或黏结成团,丧失授粉能力,导致雌穗花丝未能及时受精,造成有穗无籽。
7. 雄穗抑制雌穗 玉米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的,生长势强,且雄穗分化比雌穗早7~10天;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的,发育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条件不适时,雄穗会对雌穗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例如,当营养不足时,雄穗利用顶端优势将大量的养分吸收到顶端,导致雌穗营养不足、发育不良,从而形成空秆。
8. 营养分配失调 在雌穗分化阶段,若营养不良、光合面积较小、有机物积累少,易造成雌穗发育不良、空秆率提高。玉米旺长阶段,若矿质营养供应过多,会造成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减弱,有机质向雌穗上分配得少,无法满足果穗分化期对养分的要求,从而形成空秆。缺硼也会导致受精不良等形成空秆。
9. 其他原因 种子纯度差、自交苗多;种子播种过深,致使养分消耗过度,形成弱苗;因出苗不齐或缺苗后补种、补栽造成的小弱苗,导致营养失调,小苗竞争力弱、发育差、空秆多;病、虫、草危害,害虫吃掉花丝;苞叶太紧,花丝无法抽出。
二、防止措施
1. 因地制宜选用玉米杂交良种 若玉米种子内在因素有问题,播种后就无法防止空秆,势必造成损失,所以一定要把好选种关。选用的良种要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种植制度和栽培技术的要求。土壤瘠薄、栽培管理粗放的地方,宜选用适应性强的品种;土壤肥沃、栽培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宜选用丰产性能好的品种。多穗型或双穗型品种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使空秆减少,建议选用。此外,提高种子纯度有助于降低空秆。目前,适合各地种植的玉米杂交良种很多,应良中选优,到信誉好的种子部门购买,不能贪图便宜,购买劣质种甚至假种。
2. 适时间苗,选留壮苗匀苗 结合间苗剔除弱小苗,玉米田间管理要突出一个“早”字。在三叶期前开始间苗,间苗3~4次;在拔节前定苗,适当晚定苗,定苗时不仅去除病、弱、残苗和自交苗,也要拔除长势过旺的苗。田间缺苗处,不宜采用补栽、移栽的方法求苗全,可采用一窝留双株的方法。
3. 合理密植 玉米种植密度,应因地、因肥、因品种而定,不可过稀,也不可过密,要保证玉米植株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满足玉米棒三叶对光照的要求。一般晚熟品种生育期长、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可适当稀植,每亩控制在3000株以内;中熟品种可适当密植,每亩控制在4000株以内;早熟品种可比中熟品种的密度再大一些。地力较差、水肥跟不上的地块可稀植;土壤肥力较高的,密度可适当大些。种植方式最好采用宽窄行,适当增大行距、缩小株距,这样有利于群体通风透光,提高光合能力,增加果穗营养,降低空秆率。
4. 增施肥料 玉米孕穗阶段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此期养分供应充足,能减少空秆率,其施肥原则是:当叶龄指数达30%前即5叶展开时,普施有机肥,追施磷、钾肥;叶龄指数达30%~35%即5~6叶展开时,追肥数量占氮肥总量的60%;叶龄指数达60%~70%即12~13片叶展开时,追施余下40%的氮肥。尤其是土壤肥力低的田块,应实行测土配方施肥,重施基肥,追肥应前重后轻,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氮、磷、钾配合,还应适当施微肥(每亩可施硫酸锌0.5~1千克)。在天气干旱或出现缺肥症状时,应及时浇水,追施尿素、磷酸二铵等。
5. 合理灌水 苗期控制浇水,拔节后适时适量灌水等。玉米抽雄前15天左右對水分敏感,此时土壤含水量应不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以满足雌、雄穗对水分的需要,促进果穗发育,缩短雄、雌花期的间隔,以利于正常授粉受精,降低空秆率。遇阴雨连绵天气要及时排涝,并进行人工授粉。
6.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搞好中耕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
7. 人工去雄 生产上采用人工去雄技术能有效削弱其顶端优势,减少雄穗对雌穗的抑制。去雄方法:当雄穗露尖时,隔行或隔株将雄穗拔出,切忌损坏功能叶;授粉结束后,再将剩余的雄穗去掉,以减少养分的消耗。雌穗苞叶过长的可剪去顶端3~7厘米,使花丝早抽出,增加授粉机会。
8. 人工辅助授粉 在玉米吐丝期间,待晴天露水干后,用竹竿或拉绳振动雄花,每日1次,共进行2~3次,有利于花粉散落,增加授粉机会,提高结实率。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青年路295号蔬菜局 邮编:4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