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明清时期弓鞋所折射的文化象征寓意

2017-08-10许仲林邬红芳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三寸金莲鞋帮小脚

许仲林 李 稳 邬红芳

(宿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宿州,234000;安徽工程大学 服装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论我国明清时期弓鞋所折射的文化象征寓意

许仲林 李 稳 邬红芳

(宿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宿州,234000;安徽工程大学 服装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弓鞋是我国唯有的独特服饰品,也是缠足习俗的衍生品,缠足习俗乃是中国古代特殊的一种文化现象,通过服饰博物馆的实物考察和文献资料的查阅;文章结合弓鞋式样的文化象征寓意,,将弓鞋的色彩尊卑贵贱、色彩所彰显的多元化生活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弓鞋的鞋面、鞋底、鞋翘的材质文化形态特征;并论述了弓鞋的装饰图案花纹、鞋面、鞋底、鞋翘等主要构件部分的装饰特征及文化象征寓意;总结出我国明清时期弓鞋所折射的文化象征寓意。

明清时期;弓鞋;文化象征寓意;式样;色彩; 装饰

弓鞋是我国古代缠足习俗下的滋生物,是缠足女性的服饰必须品,是缠足文的物质化的承载体。缠足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虽然缠足习俗至今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是何时兴起的,目前有关缠足习俗的起源说都是根据文献资料的记载而推测的,但是在我国明清时期,缠足习俗的盛行已经达到顶峰,是明清时期社会风俗、习性的体现。由此,缠足习俗而生的弓鞋的形制、色彩和装饰等都有着丰富的文化象征寓意。缠足是指女子用布帛把自己的双脚紧紧的缠果起来,逐渐地使足部的骨骼折断变形,脚趾弯曲折断于足底,脚背则缠果至向下弯曲,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形状,犹如弯弓,为适应这样的脚型而制作的鞋,则称之为弓鞋。

一、弓鞋式样的文化象征寓意

具有典型式样的弓鞋形象,在明清时期,由于缠足之内容和审美要求较之前更高了,因缠之足的鞋子更加小巧,所以弓鞋的式样在很大的时间和空间山显示出了明清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和文化现象,弓鞋独特又经典的造型,显示出强大的标识性和文化的特异性。

1.由缠足习俗而催生的“三寸金莲”承载的厚重服饰历史文化

根据弓鞋的外形特征,所谓的“三寸金莲”是可以说弓鞋的代表,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金莲就是中国古代缠足妇女的小脚之鞋,在如今的人看来,缠足习俗是对女性身体和灵魂的摧残,但是在明清时期却是被看作是女性以小脚为荣为美。关于“三寸金莲”,史上有民间传说,缠足是自南唐李后主李煜时期起源的,因李煜令后宫的宫女舞娘用布帛把脚缠果至弯弓状,小巧如月牙,并让其在金制的莲花台上跳舞,故此称之“三寸金莲”,这个起源于后宫的缠足,便造成了人皆效之,以纤细入弓的小脚为美,成为后来缠足至三寸金莲在民间的传播和发展做了铺垫,因此而衍生的三寸金莲之弓鞋也成为了对妇女审美的评判标准,一双细致玲珑的弓鞋便象征着一代女子温婉的美感。三寸金莲固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女子 后天改化形体的“美体”行为,如同今天的整容,在明清时期,整个社会对三寸金莲的赞美上升到了女子在家庭、家族中的地位,也因此留下了很多赞美三寸金莲的诗词歌赋,人们对美的追求固然是美好的,但是掩盖不了三寸金莲之旧文化习俗下对女子身心的束缚,从五岁左右的儿童时代开始忍受着缠足之身体的痛苦,女子的自由和尊严也从此被深深的缠绕在三寸金莲之中,一直到辛亥革命,开始放足运动,新时代的开启,妇女们或主导或被动的放弃了缠足,但是缠足之衍生物三寸金莲却永留史册。

2.弓鞋寄托的愿望与祝福象征作用

弓鞋虽然说是缠足习俗之下的衍生物,同时弓鞋也是特殊历史时期小脚的代名词,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在明清时期,习俗和传统美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们都以弓鞋之小脚为贵,没有缠足的女人到谈婚论嫁的年龄时,便无人敢娶,甚至有“母以为耻,夫以为辱,亲戚串巷,皆传为笑谈,女子自觉低颜”整个社会俗人都认为其不齿,不能接受,缠足习俗顽固的侵占了近千年人们的思想,整个社会,上至朝廷百官,下至平民百姓,小脚之弓鞋受到了顶礼膜拜,妇女的弓鞋越小越受到喜爱,女人以能穿上小脚的弓鞋为荣,男人以妻子的小弓鞋为自豪,预示着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家族的人丁兴旺,女人的弓鞋是与今天的脸蛋和身材同样重要的审美标准,封建社会,富贵之家娶妻纳妾都要选择穿弓鞋之小脚 “漂亮”女人,弓鞋也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史册留下了许多赞美诗词歌赋,记载了人们对弓鞋的崇尚和赞美。如《长恨歌》中对杨贵妃的赞美:“侍儿扶其娇无力,……云鬓花颜金步摇”,由此可见对弓鞋之崇尚与特有女性美。 红色在中国自古就有吉祥之意,大红色的弓鞋则是被意为能趋宅辟邪,可以见得人们把平安祈福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弓鞋上。

二、弓鞋色彩的文化表征寓意

弓鞋的色彩有尊别,自古以来,我国人们对色彩有情有独钟的热爱,色彩也被赋予了其独特的符号和象征意义,对色彩的运用,在明清时期,非常的讲究,清代对色彩的运用更是上升到了社会政治、等级尊卑之别,色彩也常用来区分等级尊卑、方位、占卜、吉凶民辨贵贱等,弓鞋的色彩同样也有这样文化象征意义,寄托了人们的祈福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清代还颁布了服饰制度限制平民百姓的服饰用色。

1.色彩的尊卑贵贱之别

我国明清时期,贵贱等级制度非常森严,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及深,君主、亲人、夫妻之间生活处事“礼”字当先,使用色彩时要符合“礼”的规定,越“礼”则被视为大逆不道,甚至为引来杀身之祸。不同地位和身份的人,其弓鞋的用料和花纹的色彩都有着严格的等级之规,把色彩与社会政治制度关联在一起,是我国封建社会服饰色彩的一个突出的特征,以致于整个国家民族对色彩的审美与道德、伦理、尊卑关联起来,也是统治者把色彩作为统治地位稳固的构成手段之一。

明清封建社会时期,人们的色彩审美受之“阴阳五行说”影响及深,“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别对应着五德,即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五种色彩分别是青、赤、黄、白、黑,称之为五色;五行、五色、五德互相联系的,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发展,阴阳五行学说体系纳入色彩之后,色彩便有了五方正色和五方间色的高下之分,主次有别,色彩的先后排位次序,如同君主、庶民之上下关系,不能颠倒,不能逾越,其中五方正色指的是青赤黄白黑,五方间色指的是绿色、红色、碧色、紫色、淄色,其中严格细致的色彩定位分别绿是青之间,红色是赤色之间,碧色是白色之间,紫色是黑色之间,淄色是黄色之间。这些色彩的律令,在弓鞋的用色上也不例外,上至帝王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务必遵守,把黄色定义为填潢贵胄的象征,赤黄、明黄等是皇族的专用色,并把黄色系分别用于皇族的亲近族人以区别亲系的远近关系,其有明确之规朱紫绯绿用于各级官员服饰,以区分其官位的高底,朱紫为贵便成为了传统的贵族符号象征,黄袍即是皇帝的象征,紫衣腰金饰达官贵人的象征。普通百姓女子不得穿黄色及绿色的三寸金莲,贵族的女子有才权利可以穿深黄色的三寸金莲,违者按服饰律令治罪[1]。由此可见,色彩的审美被人为因素所控制,不能够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色彩被上升到伦理、政治的高度,对色彩的使用之严格程度是史上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2.色彩展现多元化的生活

在明清时期,无论是皇宫贵族或是平民百姓,弓鞋的色彩也在限定的范围内,虽然弓鞋整体面积比较小,但是也尽可能的展现多元化的搭配,以此体现出其多元化的生活情趣。其多元化的色彩主要运用在弓鞋的鞋面、鞋底和鞋子的装饰方面,用不同的色彩巧妙的多样化搭配,其中鞋面是主要用色部位,据调研文献资料研究得出,弓鞋的鞋面颜色使用频率最多的是黑色,其次是蓝色,再者是紫(红)色和大红色,这四类颜色是弓鞋的主要色彩,在博物馆的实物考察中,没有发现明黄色弓鞋,仅仅有一双橘黄色鞋面的弓鞋,验证了服饰色彩的禁用令对明黄色的特殊之规[2]。

我国传统思想上讲求和谐统一,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弓鞋的色彩搭配上,弓鞋虽然面积比较小,但是色彩的搭配也讲求多元化搭配,为避免一些头重脚轻的配色审美误区,每一双弓鞋的色彩搭配即能呈现出色彩明快的风格,也能表现出色彩强烈的艳丽与对比喜形于色,同时注重色彩的和谐统一,一双小小的弓鞋鞋面和装饰色彩少则三到四种色彩,多的则达到十几种色彩,非常丰富,在弓鞋如此小的面积上,聚集了如此多的色彩,整体效果却毫不凌乱,精致有序,如此多元化的色彩被运用安排的井然有序,也是符合我们今天的配色规律和方法的,如弓鞋面使用纯度比较高的色彩时,在鞋里布和鞋的装饰花纹用色就相对用明度比较低的色彩进行搭配;复杂多变的多色对比应用手法也大胆的应用在弓鞋上,如色相的对比运用,冷暖色对比运用,如图1,鞋面运用热烈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进行对比,红色鞋面用蓝色滚边进行对比;弓鞋用色对比的规则大多数是,弓鞋鞋面使用红色、粉色等活跃是色彩时,滚边则是用黑色、蓝色进行对比,相反,如果鞋面用色和黑色、蓝色系列时,则滚边和装饰纹样则运用比较明丽的红色、绿色进行搭配,整体色彩给人以活泼而又沉稳有余的对比效果。多色对比的运用,主要是体现在鞋面与装饰滚边之间,而弓鞋鞋面的色彩一般是一到两色,不会多于三种色彩,其装饰色彩虽然相对比较繁多,有的会多达到十余种[3],但是其占鞋子的面积比较小而且集中,这样整个鞋子的主色和次色比较分明,装饰点缀之色也比较多元化,反映了人们多元化的生活态度,色彩面积的大小之差,巧妙的利用滚边勾色进行面积分割,强调主色的同时也增加了色彩的层次感,整体达到和谐之美,多元化的色彩对比运用也侧面的呈现出人们的多元化的生活观察力,对自然色的观察和运用,用多元的色彩语言来描绘多元的生活和对大自然规律探索,展现了美好和谐的多元生活。

三、弓鞋材质的文化表征寓意

图1 对比色弓鞋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用兽皮裹在脚上行走,而后有学会用石头等比较锋利的器具把皮划开成小块状,打孔串起来使之穿在脚上,这就是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原始的裹足鞋的文化,象征着为人类鞋的材质运用开启了先锋之路。

1.动物的皮质做鞋底、鞋面的补强

在明清时期,用于制作弓鞋的材质主要是制造部,虽然有动物的皮可以利用,但是由于弓鞋面积比较小,造型比较特殊,动物的皮质比较硬,很难用皮质手工作出适合弓鞋特征的鞋面来使用,但是勤劳手巧的妇女们同样能把皮质材料用的很是恰到好处,把皮质用在鞋子比较容易磨损、磨坏的地方,用以增加鞋子的使用时间和牢度,弓鞋的补强部位主要是鞋跟、鞋前掌好些尖这些受力面比较多的地方,另外补强的弓鞋在后中缝处也补贴一块长方形的布片,把鞋中缝的作用力分散到补强的布片上。弓鞋的鞋底处是承受力最多的部位,为了保护弓鞋不被磨损,在新弓鞋没穿时,直接加上补强,以增加鞋子的耐用度;富家小姐在弓鞋的鞋跟和鞋前掌处加补强一是用以固定鞋的厚度和耐磨性,其次是富家小姐终日在楼上不走远路,主要是为了使皮质补强在走路时发出声响,伴随其摇曳生姿的娇美姿态,引人耳目。而贫穷家的女子要在家里做家务劳作,在弓鞋的鞋跟和鞋前掌处用皮质做补强,来增加鞋子的耐用性,主要是起到保护鞋子不要受损的作用[4],如图2。由此,可以看出用,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巧妙的把动物的皮质用在弓鞋上,表现出妇女们虽然生活在封闭的社会里,但是仍然能够利用人类的自然物质,进行创造的智慧,同时也象征了女性隐约之中的自我保护能力的开启。

图3 富家女子的缎面弓鞋

2.实用与审美兼具的缎面与手工织造布鞋面鞋底

图4 弓鞋底装饰花纹

人类的物质文明发展,使鞋子的制作材料也多样丰富,弓鞋的的审美意识形态页随之呈现出来,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知道把植物的劲叶合在一起,揉搓之后,编织鞋子,到明清时期,鞋子的材料更加丰富起来,养蚕、缫丝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富家小姐的弓鞋使用缎料做鞋面,按照中国封建社会传统习俗,小姐足不出户,在闺房里专研 “女红”,在缎料的鞋面上用丝线织绣有对称的精致图案花纹,有时也用缎面贴边和滚边来装饰鞋面,鞋底用手工织造的布来纳制,即厚实保暖又坚实耐用,整双弓鞋用料考究,做工比较精致,属于富家贵族女子的闺中之物,如图3。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因要家庭劳作,弓鞋的做工就简单多了,鞋面用色简约,用料多是较为粗糙的蓝色家庭粗织棉布,耐磨损、耐脏的布料制作鞋面,鞋底用也是用手工织造布纳制, 因此从弓鞋的面料颜色、做工、结构的简单复杂程度以及面料的贵贱,就很容易判断出弓鞋主人的家庭身份和地位[4]。

四、弓鞋装饰的文化象征寓意

一双小小的三寸弓鞋供装饰的面积虽然很小,但是其装饰的位置和手法却是非常的多样化,装饰的手法一般是用刺绣工艺的居多;弓鞋的上刺绣的图案多是写意仿生的花卉图案,年轻的妇女一般绣牡丹意为荣华富贵,年纪大的妇女一般多绣蝙蝠捧寿,有为多福多寿之象征寓意;富家女子还有 “四季鞋”,即每一个季节用一种花纹刺绣装饰鞋子,例如,春季的弓鞋绣牡丹花,夏季的弓鞋刺绣荷花,秋季的弓鞋刺绣荷花,冬季弓鞋刺绣梅花,用四种典型的四季花巧妙地来区分鞋子,象征了贵族阶层的女子对生活的细致和情趣之意,而贫民家的女子弓鞋由于鞋面料多是粗织布,纵然也阻挡不了心灵手巧的女子爱美之心,她们对弓鞋的装饰则是用细小的绒布制作成小球,缝制弓鞋的前沿或鞋后跟鞋面的两侧,这些小球在走路时随着步子摇摆出动人的节奏。弓鞋的装饰位置不仅是局限在鞋面上,连窄小的鞋底也不放过,手巧的妇女们在纳制弓鞋底时,用各色丝线或布条组合成图案花纹缝制在鞋底,虽然是鞋底上是装饰花纹,但是其刺绣手工艺仍然是非常精致,配色考究[5]如图4,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富家之女还平民之女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象征着人们生活的安定祥和之意。

1.鞋翘的形制特征

我国古代时期鞋子的鞋头大都是上翘,也称之为“翘头履”,鞋翘也是体现明清时期的弓鞋“弯弓”主要呈现形式。至缠足风俗以来,弓鞋的鞋翘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发展到明清时期的三寸金莲,弓鞋的形制发展开始多样化,鞋翘的夸张程度相对较小,由馆藏的明代缎面弓鞋,鞋长20.5厘米,宽6.5厘米,鞋翘头高达7厘米[6],鞋翘的高度是从鞋底开始量至鞋尖的最高点,即是鞋面高度与上翘头的高度之后,所以鞋翘的高度非常之明显,到了清代以后,弓鞋之三寸金莲发展到了极致,其主要发展变化的焦点是鞋面绣花和鞋底上,鞋翘的发展逐步被淡化,还有出现了鞋头下屈的弓鞋,翘头的弓鞋逐渐减少,曾在以鞋头鞋翘高度为美的流行趋势逐渐消失,转而为弓鞋形制逐渐变小,鞋头下弯为时尚,表现出女人们对弓鞋的形制美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虽然处于明清封建社会,女子生活比较封闭,但是阻挡不了她们对美的追求,和推陈出新的文化思想。

2.鞋底的造型奇特

弓鞋的鞋底,从鞋是正上方俯视而看,鞋底所呈现的弯弓的形状,弓鞋的鞋底大小和弯弓的弧度如何,弓鞋的底形影响着弓鞋的鞋型、宽窄、鞋头的形状,在“纤直的小脚”时期弓鞋的鞋底是平的,鞋底形主要为莲子形,到了三寸金莲时期,由于脚背骨的严重变形,弓鞋的鞋底形变化比较丰富,有莲子形、荷花形、杏叶形等,莲子形弓鞋底弧度相对不大,但是长度比较短;荷花形弓鞋底是鞋前尖鞋后跟比较圆的形制,杏叶形弓鞋底也前面尖鞋后圆,两者的圆弧度都比较小,鞋底中间相对较宽,荷花形和杏叶形弓鞋底型最符合三寸金莲的小脚脚型,由于三寸金莲之小脚变形比较严重,整个脚形呈弓形[8],其制作工艺也比较复杂,为了小脚造型的要求,鞋跟常采用木质高跟,鞋跟与鞋尖之间有一定的高度差,满足小脚弓足的脚型,由供弓鞋的鞋底造型可以判断出,明清封建社会的女子脚在缠裹之后的严重变形 ,以及对妇女的身心摧残之严重,也反映出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审美文化的独特性,也是历史上中国比较奇特的鞋文化之一[7]。

3.鞋帮的装饰文化

弓鞋的鞋帮是聚集了传统社会妇女思想最多之处,因其鞋底主要着地,其外观不易被见到,妇女们花的心思最多的是在能容易看到的鞋帮上。首先其形制在缠足弓鞋鼎盛时期,鞋帮有低帮、中帮、高帮之别,据对馆藏的实物考察,低帮弓鞋的帮高为小于等于5厘米,中帮的高为5到12厘米之间,高帮的为大于12厘米,此外,还把鞋帮的前后制作为不同的高度,分别为前高后低、水平高、前低后高三种类型,三种不同高度和造型的鞋帮分别为适应不同的小脚造型时期而设计的,其中前高后低鞋帮是为适应刚开始缠足时期,纤直小脚造型时期而穿,水平鞋帮是最为常见的弓鞋,是为适应解放脚时期的小脚而穿的,前低后高鞋帮的弓鞋主要是为适应三寸金莲之严重变形的小脚而穿用[8]。

弓鞋的鞋帮装饰花纹和所用材质也是非常考究,弓鞋鞋帮的装饰纹样都是采用刺绣工艺,配以贴边、滚边工艺,最为常见的是在两片鞋帮的刺绣装饰对称的图案花纹,也有特殊的在左右两片鞋帮上织绣不同的图案花纹,在同一只弓鞋表达不同的寓意,就织绣不同的花纹,如一面绣牡丹花,一面绣菊花,就是想同时表达富贵和长寿之意,弓鞋鞋帮的材料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富贵家的女子,弓鞋鞋帮采用色彩鲜艳的缎料做帮面,贫穷家的女子采用色彩简单的蓝色家织粗布做帮面。由弓鞋帮面的装饰、造型和用料,可以看出一双小小的弓鞋所承载的鞋子的文化发展轨迹和厚重的服饰历史文化[9]。

五、结语

鞋履虽小,天地之大,缠足是我国独特仅有的习俗,是儒家思想之长久作用的结果,体现了礼教文化中男尊女卑的思想,推崇柔弱的审美观,研究弓鞋所折射出的封建等级制度和我国封建社会队女子的审美标准文化象征意义,有助于史女子缠足的活化石之弓鞋所包含的民俗文化内涵,与其他文化交融,为研究缠足文化提供贴切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

[1]陈霞.履史复兴[J].目标生活,2010 (03);29.

[2]杨兴梅.晚清关于缠足影响国家富强的争论[J].四川大学学报,2010(02):14-16.

[3]常晓辉.满族服饰与皇权[D].满族研究,2003(03):176-177.

[4]左芙蓉. 缠足与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研究述评[M].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7(08):37-38.

[5]宗凤英.清代宫廷服饰[M].北京:紫荆城出版社,2004:82-85.

[6]乌尼日.中国女性道德观的演变[J].北京:学术论坛,2006:10-12.

[7]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30.

[8]华梅.中国服装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66-69.

[9]高洪兴.缠足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54-56.

On the Cultural Symbolic Meaning of Bow Sho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XU Zhong-lin LI Wen WU Hong-fang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34000,China; Anhu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u 241000, China)

Bow shoes belong to the unique garment accessories of China,which are the custom derivative of the special cultural phenomenon of foot binding in ancient China. Through consulting the costume museum and literatures, combining with the symbolic cultural meaning of bow shoes styl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spectable and humble colors and the diversified life reflected in colors, generalizes the cultural features of the materials of the vamp, the sole, and the toe spring of the shoes,discusses the decorative features and cultural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decorative patterns and the main components of bow shoes, and summarizes the cultural symbolic meaning of bow sho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ow shoes; cultural symbolic meaning;pattern style; color; decoration

J523

A

CN22-1285(2017)071-077-07

10.13867/j.cnki.1674-5442.2017.03.12

2016年度安徽省社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徽剧背景下的动漫造型研究”(SK2016A0103);安徽省社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安徽畲族服饰文化艺术与传承保护研究”(SK2015A571);宿州学院校级平台一般项目“灵璧石纹样在女装装饰工艺上的应用研究”(2015ykf09);2016安徽省社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美育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承担的角色和作用研究”(SK2016A0998)。

许仲林(1980-),女,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艺术设计与工程研究。

李稳(1982-),男,安徽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设计。

邬红芳(1965-),女,安徽工程大学服装学院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艺术设计。

(责任编辑:姜 通)

猜你喜欢

三寸金莲鞋帮小脚
基于非刚性点云配准的运动鞋鞋帮打磨轨迹提取
汪莲美
韩译本《三寸金莲》方言误译分析
一种作坊用鞋帮收口机结构设计*
论现代女鞋设计与传统服饰元素之间的融合与碰撞
小脚猫迟到了
春天之书
中国古代鞋履趣谈之
——由“三寸金莲”而催生出的弓鞋
脚和舌
小脚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