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旅游 大扶贫 大变化
——道真自治县探索旅游带动扶贫新路径

2017-08-10郑德忠徐春燕

当代贵州 2017年27期
关键词:仡佬坝村大沙河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郑德忠 见习记者 / 徐春燕

大旅游 大扶贫 大变化
——道真自治县探索旅游带动扶贫新路径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郑德忠 见习记者 / 徐春燕

道真自治县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径,致力把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打造成扶贫示范项目和全域旅游领跑者,以产业驱动、项目拉动,带来大变化。

一年前,贵州最大的旅游开发综合项目——“中国傩城”在道真自治县大镇动工。短短一年时间,“中国傩城”交出一张张漂亮成绩单:投入建设资金达23亿元,投入生态移民搬迁资金近3亿元;整体完工率达到90%;直接扶贫近600户,直接脱贫近300户,拉动周边贫困户近900户;新增就业岗位近4000个,今年正式营业后将新增就业岗位近7000个……

道真自治县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径,引进重庆名豪集团入驻大镇,致力把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打造成扶贫示范项目和全域旅游领跑者,以产业驱动、项目拉动,带来大变化。

政府主推 资源变资本

说起“中国傩城”项目的落户,道真自治县县委书记刘东明回忆道:“2014年12月上任后,在春节前听说重庆名豪实业集团有意投资此项目,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就带队前往重庆名豪实业集团,考察该集团并与董事长周勇进行商议。”

“道真自治县委、政府的诚意,打动了我们。”大沙河旅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王齐坦言,当时集团发展的重心在重庆城口县的百年文旅综合体项目上,刘东明书记亲赴重庆后,集团立即召开董事会,决定把大沙河项目作为集团核心项目,把大沙河项目建设放在第一位。双方达成一致:名豪实业集团负责规划设计,道真负责征地撤迁,集中精力把项目建成。

道真自治县把“中国傩城”项目列为一号工程,多次召开县长办公会,迅速办理项目土地流转手续、融资手续及各项批复。在今年全县96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项目占了27亿元。

除了完成2700亩土地、300户征拆户的征地搬迁工作,道真自治县投入5亿余元建设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包括专用电路电网、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厂、道路交通等。为了加强与重庆南川市的往来,特意在道南高速为景区开通匝道口;出资修建了从207省道到中国傩城1.3公里的景观大道。

在多方努力下,“中国傩城”施工工期由两年压缩到一年三个月,预计于今年9月底实现开园。

企业主导 资本变资产

2016年,投资超600亿元、规划范围60平方公里的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落户大镇,规划建设中国傩城、大千新城、天子养生城、英国城、太极温泉小镇、野人谷、温莎湖、黔乡风情、茶山花海、童话世界、小须弥山“四城一镇六景区”,被确定为贵州省5大产业领域100个重点项目之一。

全民参与 资产变家产

2014年以前,文家坝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为2730元,贫困面超过40%,只有一台农用拖拉机,外出务工人数803人,村民住房多数破烂不堪,居住环境恶劣,没有一条水泥路。

“现在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仅有3人未归,其余全部‘还巢’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村里建起了100余家特色‘民宿’客栈,40家农家乐正式营业,家家有轿车。”大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廖国兴说,大沙河项目对当地的影响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绑钢筋、和水泥、背砖头、搭架子……除了开客栈和农家乐,有劳动力的村民还到中国傩城施工地务工;大镇在文家坝村开展了4期职业培训,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村民,开设商场营业员、安保、绿化、保洁等数个工种的技能教学。2015年,文家坝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较2014年翻了整整一番;2016年,文家坝村从大镇的贫困村中出列。

“以前,大家都是睡到八九点起床,烧油茶、煮饭,十点多才慢慢去地里干活,下午三四点回来吃饭,五六点再去地里转一圈,一天就过完了。”村民庞兴辉一边收拾自己的农家乐一边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忙着开农家乐、洗车场、超市,感觉特别充实。

旅游扶贫 项目变工程

“一般只有省会城市才有的星巴克,第一次入驻一个村里。”王齐介绍,目前“中国傩城”项目已完成95%的业态招商,一批批优质品牌商家已全面启动装修,全面投入营运后,可吸纳近4000人从事服务业。

“大沙河项目并不是单纯的地产开发,也非单纯的景区开发,无论从中长期规划还是已经凸显的效果看,都是一个高度契合绿色发展理念,可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辐射能力超强的产业扶贫工程。”道真自治县县长杨润明说。

“项目规划年接待1500万人次,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当地发展订单采购式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再反过来带动物流业发展。”王齐介绍。

据项目方不完全测算,大沙河项目建成投运后,可新增就业岗位近4万个,带动发展特色民宿上千家,带动关联投资上百亿元,拉动关联产业投资近千亿元,帮助5000至7000户家庭、6至7万人脱贫致富;实现年营业收入100至130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大旅游格局下,道真仡佬族人世代守护的大沙河,成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责任编辑 / 哈文丽)

道真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规划建设“四城一镇六景区”,被确定为贵州省5大产业领域100个重点项目之一。图为“中国傩城”项目一角。(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郑德忠 / 摄)

猜你喜欢

仡佬坝村大沙河
高台地戏
单县大沙河水库工程建设可行性分析
我爱我的家乡
用脚步丈量民情
结对帮扶 共战脱贫
大沙河东尧桥至河口段水面线计算
仡佬语-n、-ŋ、-i韵尾的发展演变
大沙河治理工程设计
黔桂仡佬语哈给方言比较①
仡佬族语言生态现状研究
——以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双坑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