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临床治疗过程中如何实现中西医结合之我见

2017-08-09唐宗奎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中西医临床治疗骨科

唐宗奎

【摘要】骨科疾病与其他疾病不同,在骨科疾病中往往“伤害是最直接”的,并且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在病人遭遇到骨科疾病时,往往是希望医生的治疗能够“立竿见影”。再有,骨科治疗过程中,如果治疗不当,护理不当,往往会产生很多并发症。由此可见,在治疗骨科疾病时,需要将“见效快”的西医与能够“温养”身体的中医相结合。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医理念与西医理念会相互融合。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骨科;临床治疗;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7--01

与其他疾病不同,骨科疾病往往是真真正正的的“急”病,骨科疾病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在骨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病患的表现是最迫切的。而作为骨科医生,在此方面的表现也是非常“迫切的”。那么,有没有好方法可以实现快速治疗,而且没有并发症呢?或者说是,减轻并发症呢?笔者给出的观点是,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保障中西医的结合,使两种理念融合在一起都发挥出作用。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此进行分析。

一、问题分析

1、病症分类。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骨科病症其实也有很多种类,并不是人们所想的那样,“骨折”、“骨裂”。骨科病症以“手术”为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髌骨骨折、胫腓骨骨折、股骨干骨折、髋部骨折、骨盆骨折、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置换、全膝关节置换等等。

2、术后问题。

(1)容易产生并发症。还是与人们的认知相反,在人们的认知中,骨科疾病不同于各种“慢性病”,其治疗方法应该是简单直接,“病来的快去的也快”,在进行手术之后,“静养一百天”就好了,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在骨科手术之后,肢体疼痛、酸痛、肿胀,站立或者行走的时候,临床症状也会有所加重,如有的病人皮肤颜色暗沉或者苍白,从表面上来看可以看见静脉曲张与显著的出血点,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显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2)容易出现切口感染。这也是骨科手术之后,最受关注的问题。即使不是医疗人员,我们对于“伤口感染”也并不陌生,也知道“感染”是骨科疾病中非常棘手的问题。作为专业的医疗人员,在病人进行手术之后,更要注意手术切口引流液量和色的变化。若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现象,提示伤口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3)物理治疗要跟上。任何疾病都需要经过“治疗”与“保养”两个环节才能真真正正的得到根治。所以在进行手术之后,我们要关注病人是否出现并发症,是否发生感染,还要关注如何结合病人的个人特点进行物理治疗。如进行功能锻炼时应将伤肢保持在适当的功能位置,可借助他人或拐杖的力量进行锻炼。

(4)关注病人感受。任何疾病都是同时“伤身与伤心”的,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作为医生的我们要“治病与养心”。尤其是骨科疾病总是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所以骨科病人更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骨折导致的创伤和手术后切口的疼痛、周围组织肿胀、皮下瘀血,使神经的敏感性增加而加剧疼痛。

二、案例分析

其实在治疗骨科疾病方面,西医有西医的优势,中医有中医的优势。尤其是在医疗条件越来越优化的今天,不仅仅是医疗设备越来越高科技,治疗手段越来越高科技,我们的医师水平也在越来越“高科技”,在解决问题时,医师可以借助的资源也越来越多。在治療骨科疾病的过程中,在骨科疾病后期的养护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握住中西医相结合的“契机”。下面笔者将分享一下下肢深静脉血栓与骨科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经验。

1、下肢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也就是DVT,对于处于医疗一线的骨科医疗工作者来说,我们对DVT是非常关注的。通过不断地实践,不少医师都积累下了个性化的临床经验。笔者在工作过程中,对此也进行过不断地探究。其实,传统的临床医疗经验中,可以借鉴的DVT预防方法较多,基本预防方法有早期功能锻炼、适当补液、减少血管穿刺等,不过这些方法效果较差,尤其是对DVT高危患者无明显的临床意义,,DVT属于中医学"股肿"、"瘀血流注"等范畴。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既对"瘀血"有明确记载,并制定了活血化瘀的治法。

(1)西医方案:①溶栓:给予20万U尿激酶静脉滴注,在患肢足背微泵静脉推注,1次/d,持续治疗7d;②祛聚:给予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1次/d,持续治疗15d;③抗凝:给予5000IU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1次/2d,用药第4d给予2.5~3.75mg华法令,初始剂量2.5mg,1次/d。笔者认为,这种方案虽然不是最新,但是可以成为最实用。

(2)中医辅助方案。相比西医的“急”,中医的劣势是“慢”,但是,中医有西医无法替代的优势,那就是“温补养护”。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医治过程中,可以选用的方子并不少,笔者推荐的是,在采用上述西医方案的过程中,加服活血通脉汤。活血通脉汤1剂/d,早晚2次温服。方剂组成:水蛭5g、红花10g、当归10g、黄芪20g、丹参10g、茯苓10g、延胡索8g、三七粉6g)。

2、骨科切口感染。

在前面笔者已经说过,感染问题即使是没有医疗专业知识的人,也并不陌生,在骨科疾病中,或者说是在有肌体损伤的病患身上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感染。而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最关注的也是这一问题。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我们最需要实现的还应该是“中西合璧”。用中医的“养”来中和西医的“烈”。那么,在预防与医治骨科切口感染时,可以应用怎样的方案呢?笔者分享的方案如下:

(1)西医方案:行青霉素钠药物治疗。①给予患者肌内注射,80~180万U/d,分3~4次注射;②静脉滴注:200~1800万U/d,分2~4次注射。以3d为一个疗程,注射3个疗程。

(2)中医辅助方案。当归14g,生黄芪18g,蒲公英16g,败酱草13g,红花11g,酒大黄16g,芒硝28g。1次/d,用水煎后取汁使用。疗程与西医方案中的患者相同。

综上所述,作为医者的我们其实体会最深,那就是西医有西医的优势,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要想为病患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要想在治疗过程中实现“根除”疾病,却将肌体损伤将至最小,就要实现“中西合璧”。尤其是在医治骨科疾病的过程中,病患的肌体损伤严重,总是伴随着“剧痛”,所以他们对于“康复”的需求最旺盛,而我们作为医生不能只关注眼前,为了快速见效就“下猛药”。由此可见,骨科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更需要“中西合璧”。

参考文献

[1]裴代平.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4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4。

[2]李军,崔晓丙,王健,等.利伐沙班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

[3]谭庆强,李明道,吴国兰,等医用臭氧在椎间盘术后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临床骨科杂志,2009。

[4]聂林贞,潘延升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

猜你喜欢

中西医临床治疗骨科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提高中西医儿科教学效果的对策
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