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2017-08-09刘桂珍蒋倩倩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规范化

刘桂珍+蒋倩倩

【摘要】目的: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 2017年4月,至我院住院的患有骨科常見疾病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0例。在给予所有患者同样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术后护理服务,而给予观察组患者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28,93.3%)相对比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24,80%)高了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术后疼痛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能有效减轻患者手术治疗引起的疼痛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应在临床术后护理服务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临床改善情况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7--02

常规的护理服务,大多是依照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实施,因此缺乏个性化,优质化,以及规范化等要求,在临床护理中不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后,对护理服务的评价均不佳。为了改善这一临床护理状况,本实验采用规范化的术后疼痛护理[1],其概念在于不仅要解除患者的痛苦,还要体现人文关怀,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并节约医疗费用,由专业团队进行护理干预以平衡镇痛模式,评估镇痛情况并给予个性化镇痛干预措施。笔者对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术后疼痛护理服务,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汇报如下:

1.研究对象的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 2017年4月,我院收治骨科常见疾病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骨科病症情况检查后,并判断患者需要进行择期手术治疗条件。根据上述的两个条件判断,可以确定本实验选用的60例研究对象均符合本实验的纳入标准。本实验的剔除标准:1)患者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2)患者存在其他类型疾病;3)患者不服从实验安排;4)患者拒绝接受手术治疗;5)患者对术后护理服务存在排斥感(如依从性差)。

选取我科住院收治上肢骨折26例,下肢骨折34例,60例中,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患者年龄在36~71岁,平均年龄为(51.1±3.7)岁;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在32~71岁,平均年龄为(49.1±6.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疼痛程度、以及手术治疗方式等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骨科病症的检查,根据患者的不同的病症部位、以及病症情况,对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均对患者采用腰硬加基础麻醉的方式。

对照组:给予该组30例骨科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进行患者术后护理。观察组:给予该组30例骨科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服务。护理内容包括:1)对护理人员进行疼痛护理服务知识的培训;2)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知识的宣教,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3)对患者手术中使用的麻药剂量,根据患者不同体质进行适当调节;4)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预防性镇痛、多模式镇痛以减轻患者由于手术治疗带来的疼痛感。

1.3 治疗指标

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显效:患者的疼痛症评分 <4分,且患者病症恢复情况优秀。

有效:患者的疼痛症评分在5~7分之间,但患者的病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

无效:患者的病症无改善趋势,且患者的疼痛症评分均 >7分。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全面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后接受护理服务的临床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可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高,较对照组高出的13.3%,p<0.05,可认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时代以及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2]。常规的术后护理服务[3],不能够有效的降低接受手术治疗后的疼痛感;而规范化的术后疼痛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症,且对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意义。规范化的术后疼痛治疗[4]从术前对患者进行宣教,术中对患者进行人性化的药物剂量调节,以及术后对患者的悉心护理,不仅能给予患者优秀的治疗环境,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也能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医护关系。且临床护理中对规范化的护理服务要求较高[5],因此实施临床护理的医护人员,应该定期进行护理知识的培训,以保证医护人员对疼痛病症的了解更为全面,护理人员必须对临床常用的镇痛手段进行熟悉,并保证临床应用的熟练性。

综上所述,规范化的术后疼痛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能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应在临床术后护理服务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翠彬.规范化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48h内疼痛控制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3):239-241.

[2]曾宪焕.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6(10):83-84.

[3]李惠琴.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22(4):225-226.

[4]徐崇娟,余艳平.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8):110-111.

[5]席樱花.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7,25(3):172-173.

猜你喜欢

规范化
药物临床试验中常见方案偏离及改进措施
质量规范化管理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高血压患者中开展规范化管理的应用效果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分析规范化介入护理配合在TAVR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规范化和标准化变形式主义,您怎么看?
考试管理的规范化研究
浅议规范档案管理对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