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养成教育的闽台合作学生学风建设研究
2017-08-09黄丽蓉陈小南
黄丽蓉+陈小南
摘 要:闽台合作办学是近几年福建省高校教育的一大特色。闽台合作录取分数较低,学生整体文化素养不高,而且大多数学生是来自经济宽裕家庭的“90后”独生子女,他们自我意识强、自律意识弱,这些都加大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难题。文章从案例分析着手,探索闽台合作班级学风建设,强调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关键词:养成教育;闽台合作;学风建设
一、案例背景
闽台合作项目是福建省为推动“对台教育”开展实质性合作的先行先试项目。为了进一步发挥海西区域优势,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厦门理工学院于2011年开设工业工程专业。本专业与台湾大学和著名企业联合办学,采用“3+1分段对接”模式,即3年在本校学习实践,1年到台湾高校和企业学习实训。由于成长环境和招生类别的特殊性,闽台合作学生自我意识强、自律意识差。相比普通专业学生,闽台合作的学生整体文化素养不高,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厦门理工学院2013级工业工程班是闽台合作班级,入学录取分数较低,有的学生高考分数刚好过二本线,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家庭环境优越,没有就业压力,加之从小养成了懒散、不爱学习的习惯,自律意识差。工业工程专业是厦门理工学院近几年新办的专业,学生对专业内容和就业方向不明确,缺乏专业信心。以上三方面原因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加之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整个班级学习风气不好。另外,第一届班委选举时,大部分女生落选,女生觉得是男生起哄,因此对男生有偏见,导致班级凝聚力不强。
2013级工业工程班班风、学风差,班级学生经常迟到、早退、旷课,班级出勤率最低时低于50%;学习氛围不好,大一上学期高等数学期中考试,全班65人,只有6人及格,及格率不到10%;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所有科目考试不及格人数44人,约占班级总人数的67.7%;班级学生宿舍脏、乱、吵,不合格宿舍3间,并多次出现使用违规电器、将排插拉到床上、携酒入室等违规行为;男女生之间交流不够,相互之间有偏见和误会,班级同学参加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二、案例思考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基石与灵魂,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面对闽台合作班级的这种学风状态,如何落实以人为本,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学生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意识,扎实推进学风建设,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案例分析与措施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坚持从基础抓起、自身做起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实现由自律到他律的转变[2]。笔者遵循“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把学生管理作为一种服务学生的手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需要,改变学生处于沉睡或盲目状态的自我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切实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学生,努力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笔者采取“说、拖、拉、抱”的措施,循序渐进、不厌其烦,一步一步引导学生。
1.“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从而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3]。
(1)开展主题班会,鼓励文明创建。每两周组织一次主题班会,结合班风学风情况进行养成教育。在班会上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批评违规违纪行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风、学风建设,为班级做自己该做的事。同时,鼓励班级学生积极参与文明班级创建,提出“每天一小步,四年一大步”的创建口号,制定创建方案,从小事做起、做好,鼓励并鞭策班级学生从课堂纪律、宿舍生活做起,并通过设立“课堂进步奖”和“宿舍进步奖”,鼓舞班级学生保持上进心,积极创建文明班级。
(2)与学生谈话,通过沟通加强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提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开展谈心活动[4]。为了将工作落到实处,笔者决定深入与学生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单独谈话、集体谈话(以宿舍或有相同问题的学生为单位)形式,与全班学生每人至少两次谈话,有的学生甚至谈话六七次。谈话的形式和语气时而要求,时而批评,时而鼓励,时而启发。通过谈话,笔者了解学生思想和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教育和引导学生按道德规范去行动。
2.“拖”:教学相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1)与所有科任老师联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因为学生缺勤严重,副班长在考勤过程中容易引起同学的不满,很无奈。辅导员与所有科任老师联系,说明情况,请科任老师上课前指明要求副班长点名。部分科任老师担心点名挤占授课时间,影响教学。辅导员给副班长“支招”,让副班长以宿舍为单位点名,确保在两分钟内完成。这样既提高了出勤率,又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
(2)强化专业认知与认同。充分利用闽台合作双方教育和教学优良资源互补的优势,加强与班主任和专业老师联系,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让学生增加对专业的了解,提高专业兴趣,树立专业信心。
(3)推进同侪示范,先进拉后进。榜样的力量一方面来源于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他们是学生中的领头雁,与普通同学群居一体,具有共同的语言和志向,容易产生共鸣[5]。这个班学生的个人能力较强,学生会干事的40%左右均来自此班级,加上班委14人和宿舍长11人,学生干部比例超过班级总人数的一半。通过座谈、班委会、宿舍长会和班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监督和管理,要求每个学生干部首先做好自己,率先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旷课、上课不玩手机。榜样的力量另一方面来源于班级学习优秀、积极向上的同学,鼓励他们站出来做出表率,帮扶其他同学一起进步。
(4)寓教于乐,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自我。笔者从入学军训开始,通过军训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培养学生服从指挥、克服困难的意识;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喜闻乐见的社团活动,使学生受到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的熏陶;此外,引入社会力量丰富学生实践活动,如邀请厦门摩尔户外拓展训练团队对学生们进行体验式培训,强化学生的意志力,使养成教育从他律到自律。
3.“拉”:下课堂、进宿舍,把学生从宿舍拉到教室,从网络拉到课堂
(1)增加下课堂的次数,及时清点出勤人数。对于迟到的学生,当场提出批评,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对于检查中发现缺勤的学生,通过打电话或直接到宿舍,将学生从宿舍拉到课堂。同时,提醒上课玩手机的学生,让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
(2)增加晚上进宿舍的频率,发现沉迷游戏的学生,及时给予制止。在走宿舍的过程中,辅导员会提醒玩游戏的学生,让他们停下来。同时把宿舍的学生召集起来聊天,以话代训,了解学生近期的思想动态,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一些教育理念,这样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
(3)针对学业困难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帮扶计划。该班成立学习小组,由学习能力较好、积极上进的学生做组长,在宿舍或图书馆组织小组成员一起学习,为同学讲解习题。组织任课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答疑。同时,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学涯规划,跟踪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开展针对学业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解决其影响学习的思想问题,扶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4)组织学生期末晚自习,辅导员到场督促、指导。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期末复习、做好迎考准备,辅导员每学期期末组织学生一个半月的晚自习,每周两次,每一位学生都要参加,并且到场督促,确保晚自习的出勤率和效率。
4.“抱”:刚柔相济,实行个性化辅导
经过一系列“说、拖、拉”的引导和帮助,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学生屡教不改,进步不明显。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学生成长成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辅导员在工作中刚柔并济,实行个性化辅导,使学生自觉接受外部规范化管理。
(1)专人指导、专人督促。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而又不积极参加班级学习小组帮扶的学生,每一位学生安排一位专任教师。专任教师积极帮助学业困难学生进行选课咨询和学业规划,尽可能地使学业困难学生的选课和学业规划科学、合理、可操作;同时,发挥学生党员、学生骨干的作用,每人对接一名学业困难学生,负责督促他们完成基础教学任务,并且每周汇报一次;此外,充分发挥学校大学生学习促进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积极开展学业困难学生心理辅导、职业发展咨询、学习方法改进,指导其走出心理困境,认识自我和了解世界,重新树立信心。
(2)规范管理,有赏有罚。从某种意义上说,养成教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是运用规章制度去管理规范受教育者的过程[6]。严格执行学校、学院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和综合素质测评制度,而且内容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赏罚分明。对于那些老是迟到、旷课的学生,每天在班级QQ群通报出勤情况,每周评出“旷课之星”“迟到之星”和“进步之星”,在班会上表扬“进步之星”,让旷课次数最多的那名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周中担任考勤班长,并让这些“星星族”进行沟通交流、互帮互助,做到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班级组织人员每周对宿舍进行至少两次的不定时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公布于QQ群,并评出“最佳宿舍”“最差宿舍”和“上进宿舍”,并对其给予奖励与惩罚。
(3)结对子,守望相助。两个学生结成对子,互相给对方制订每周计划,并相互督促。如果执行方没有完成,则制订方要接受惩罚。以此在学生之间形成守望相助,互相警戒、互相督促。
(4)家校联合,把学生工作“做到家”。大学生养成教育必须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不仅学校,家庭也有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闽台合作学生学习纪律性不强、不爱学习的风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从小养成了懒散、依赖的习惯,觉得自己家里有钱,其他的都无所谓。辅导员要及时、经常跟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并共同商讨对策,相互配合。
经过“说、拖、拉、抱”等一系列工作,该班班风、学风建设有了阶段性成效。迟到、早退、旷课玩手机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出勤率达到90%以上。学生更加遵守校规校纪,没有出现违规违纪的行为。学习氛围也显著提高,本学期的高等数学期中考试,及格率已经超过40%,预计期末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科任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明显提高了,上学期,辅导员在下课堂和联系教师的过程中,经常遭到“投诉”;而这学期,老师普遍反映,通过创建文明班级,该班的班风、学风确实提高了很多。
四、案例总结
1.工作要有耐心,“说、拖、拉、抱”,不厌其烦,对学生有信心和期待
在大学期间,辅导员是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与学生关系最為密切的老师,辅导员的所想、所说和所做会直接影响学生。因为工作和年龄,辅导员与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辅导员要主动走进学生,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学生信赖的知心朋友”,才能让学生听你的话、捧你的场。
2.学与教相辅相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辅导员不仅要把学生从宿舍带到课堂,还要关心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怎么样,并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更好。辅导员要多与班主任、科任老师和专业老师联系,既能从他们那边得到一些关于学生的信息,又可以获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以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思政治工作。
3.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日常教育和管理,鼓励他们发挥同侪示范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不仅能完成日常的事务性工作,而且还能带动一部分学生;相反地,一个不负责任的学生干部,不仅会令你工作头痛,还会拉一帮人下水,甚至影响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威信。
建设一支高效、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对学生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耿乃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黄 强.重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养成教育[A] .周 济.老教授论坛[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3]李昌国.关于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110-11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件.
[5]唐 莉.浅谈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干部的作用[A].李开世,钱 晓.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探索[C].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6]简福平,陈 旭.试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87-89.
(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