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企俱乐部“三三三”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2017-08-09常跃跃
常跃跃
摘 要: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竞争也是如此。校企俱乐部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对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校企间合作的重要途径。“三三三”培养模式将针对俱乐部管理、运行以及目标进行探索与研究,以期为促进俱乐部发展,加强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校企俱乐部;“三三三”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一、引言
高校与企业联合成立校园俱乐部是近年来高校与企业加强创新合作的新型模式和积极举措。依托高校管理资源,企业发挥自身的财力和物力优势,校园俱乐部在高校人才培养以及企业人才选拔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俱乐部的管理涉及企业、高校、学生三个方面,“三三三”培养体系将探究如何整合三方面资源与优势,以俱乐部“三自”(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服务)为基础,最终提升俱乐部的“三力”(凝聚力、活力、创造力)。
二、高校俱乐部发展现状分析
现如今,校企俱乐部已经成为提升高校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以及高校与企业交流的纽带。然而,俱乐部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表现出很多问题,突出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方面。一是对俱乐部的定位不清晰。我国高校的校企俱乐部主要由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与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联合筹建和管理,而俱乐部作为学生社团的一种又归属团委指导。现阶段局面为:俱乐部下属团委却脱离团委指导,由就业指导部门管理,活动仅局限为就业方面,内容和形式略显单调,对俱乐部指导不够。高校成立俱乐部的数量已逐渐成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考核内容之一,越来越多的俱乐部在此背景下成立。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承担着整个学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就业指导、用人单位接待、招聘会组织等工作,造成人力资源紧张,俱乐部得到的指导不够。二是俱乐部指导专业化不够。现阶段校企俱乐部的指导主要由下属学院的辅导员兼职指导,辅导员在忙于日常琐事之余腾出时间进行指导,导致缺乏对俱乐部发展的全面思考和总体安排,俱乐部规划专业化、科学化不够。
(2)企业方面。一是管理经验不足。由于成立俱乐部的多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对学生社团的管理经验,导致企业想去施加影响却无从下手,企业最后变为管理上的“袖手旁观者”。二是沟通交流不足。一些企业与高校成立俱乐部的主要原因为维护与高校的关系,方便进行招聘工作。因此,俱乐部成立后,企业方面主要忙于自身业务,没有时间与俱乐部开展相应的交流探讨活动。由于积极性缺乏、交流较少,企业对俱乐部的发展仅限于落实协议上的资金支持,逐渐由参与方变为纯粹的赞助商。
(3)学生方面。一是功利心强,担当不够。许多学生加入俱乐部的目的仅仅是得到与企业进行交流或者获得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当俱乐部需要学生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很多学生却找寻各种借口进行推诿,没有担当,不敢担当。二是缺乏主人翁精神。学生不能将自己放在俱乐部主人的位置,而是简单将自己定位成任务的执行者,对俱乐部的发展缺乏自己的想法和规划。三是在俱乐部实际管理中,忽视俱乐部在自身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平台作用,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4)管理规范方面。该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合同文本规范性还不够强。现在很多校企合作俱乐部所签订的合同文本规范性不够强,条款上没有涉及针对解决突发情况的内容,比如由于企业的资金到账缓慢或者没有到账,由于学生做出的一些不合适的行为损坏企业的声誉的问题等。一旦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突发问题,对“校企学”三方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5)运行机制不完善,协议无法有效落实。就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说,校企双方对俱乐部重成立轻管理,俱乐部的运行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运行机制,对后期协议的落实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管。俱乐部签署的协议中的一些内容没有落实和开展,俱乐部实际运行严重缩水,甚至有些俱乐部处于名存实亡的“僵尸状态”。这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也使得校企间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产生信任危机,给学校和企业的进一步合作造成不良影响。
三、构建校企俱乐部“三
三三”培养模式
现阶段,高校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就业指导工作也越显重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招聘到符合企业要求的优秀员工是保证企业竞争力的基础。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也是大学生努力的目标之一。构建“三三三”校企俱乐部培养模式就是以期整合和调动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俱乐部平台作用,最终达到三方共赢的目标。
1.整合“校企学”资源,充分调动三方主动性
高校要切实承担起指导责任,充分调动各学院的资源,加强俱乐部发展顶层设计与规划,为俱乐部发展提供政策和支持。同时,为提高指导效率,高校也应当在优化指导人员配置、提升指导能力方面主动探索。企业作为用人方,可以将企业文化与俱乐部文化相融合,以俱乐部为纽带,加强校企间产学研合作。学生作为俱乐部的直接参与者,应当提升主人翁意识,主动出击、谋划。
2.以人为本,提升俱乐部“三自”意识
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形成优良的传承文化是俱乐部能够长久发展的根本保证。“三自”即自我管理,让俱乐部的运行建章立制,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序;自我完善,让俱乐部在发展中寻找自身问题,主动发现、主动改正、主动提高;自我服务,让俱乐部发挥自身的平台优势,开展符合俱乐部发展以及学生实际需求的活动。2017年1月,中航国际西北工业大学俱乐部成立。俱乐部核心成员来自三个学院,整个俱乐部的前期招新、章程制定、嘉宾邀请以及成立仪式的全过程完全由俱乐部成员完成。俱乐部成员拥有管理自主权,在总结中发现问题、自我完善;在活动中提升自身能力,服务自己。俱乐部成员“三自”意识的提升为俱乐部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立足发展,强化俱樂部“三力”提升
在“三三三”体系中,三方管理是基础,以“三自”意识为核心,“三力”提升是目的。俱乐部的凝聚力、活力、创造力,决定了整个俱乐部的战斗力,而俱乐部拥有强大的战斗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聚焦“三力”提升,俱乐部要充分整合三方优势,结合三方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俱乐部要着眼长久发展,做到工作有规划、活动有特色、总结有深度,保证俱乐部整体有战斗力、成员有活力、活动开展有创造力,以期俱乐部高质量地开展工作。
四、“三三三”体系下校企俱乐部发展思考与建议
在国家大力倡导高校与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的背景下,校企俱乐部作为校企合作的一种形式,它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同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也逐渐体现出其价值,学生也从俱乐部的发展中受益匪浅。然后,随着高校内成立的俱乐部越来越多,俱乐部的发展也日渐显现出一些问题。在“三三三”体系下,笔者提出了以下思考。
1.指导与管理结合,强化科学性、规范性
高校要切实承担起对校企俱乐部的指导以及日常管理,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以及团委应就俱乐部的归属达成一致,在实际指导中明晰责、权、利,避免出现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制度建设是俱乐部规范化管理的前提。“校企学”三方要加强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完善协同管理机制,提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同时,要常态化开展指导人员学习、培训与交流,提升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2.加强“校企学”三方沟通,实现互惠互利
没有健康、健全的沟通机制,俱乐部的发展将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完善校企俱乐部“校企学”三方交流制度,定期开展活动交流,举办例如“HR进校园”“企业有约”“企业回访”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与认识。企业可以通过俱乐部进行企业文化宣传,提前与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助力培养和挖掘符合企业需求的优秀人才。同时,以俱乐部为交流平台,高校与企业定期开展交流、对话,进一步拓展在产学研方面的合作,最终达到互惠共赢。
3.强化俱乐部成员主人翁意识,提升活动内涵
唯有兴趣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只有自身对工作肯定才能保持昂扬的斗志。校企俱乐部要以内部沙龙、素质拓展等形式加强对成员的培训,提升成员对俱乐部的文化认同感和团队凝聚力,加强每位成员的参与感和组织感。加深俱乐部活动的内涵建设,不能一味追求活动的数量,忽视活动的质量;不能仅仅追求活动的举办,忽视活动的参与感。
4.建立起“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激励机制
我们在开展“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工作的时候,学校的一个工作就是为双方的合作创造出一个契机,比如在学校的组织机构当中创建出一种激励机制,尽可能地激发组织机构工作者和企业开展合作的热情。比如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这样作为校方相关的工作者就会更有动力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千方百计整合调动自身的各方资源,主动成为校企合作的桥梁。
5.强化和媒体间的互动与联系
俱乐部与媒体间良好的互动与联系是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助推剂。媒体通过影像、图片以及文字等方式将众多的俱乐部活动为人所知。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经过媒体的传播,知名度越来越高,校企合作双方也乐于通过知名的媒体或者一些本土的媒体采取各种丰富的形式进行报道。这不仅提高了俱乐部的知名度,也为高校的宣传、企业市场的开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一个三方互惠互利的结果。
五、结语
构建“三三三”校企俱乐部培养模式,强调“校企学”在俱乐部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意在整合和调动三方资源,以期俱乐部在学生培养、企业发展以及校企合作方面发挥作用。而校企俱乐部也只有在多方的共同配合和努力下实现俱乐部实现“三自”,提升“三力”。
参考文献:
[1]王 晖,王莉童,张家鑫,等.高校企业俱乐部的功能及展望[J].商界论坛,2015(21):285,289.
[2]雍双渠,王倩茹,卢玮楠,等.西北地区高校企业俱乐部的发展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6(27):45-47.
[3]沈雄白.浅析高校企业俱乐部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J].才智,2011(29).
[4]罗 琴.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5]申 辉,姬 睿.校企合作学生科技俱乐部模式与运行机制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30):170-171.
[6]章国平,汪春燕.当前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困境与出路[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287-290.
[7]吴 勇.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