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与柯尔伯格德育理论的简要比较分析
2017-08-09辛珂
辛珂
摘要:约翰·杜威是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其在美国现代西方教育历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建立了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而柯尔伯格在当代的道德心理学方面和道德教育领域独当一面,创立了当代西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这些成果不仅对美国学校开展德育工作产生了影响,同样也对世界各国的德育实践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借鉴。虽然二位教育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是比较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我们挖掘传统德育资源、合理借鉴西方先进德育理论、增强道德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杜威 柯尔伯格 德育理论 比较
中图分类号:G40-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5-0136-02
传统伦理学中的道德观追求至善,注重人伦,强调服从规范,杜威关注具体情境中的问题解决、经验改善的实用主义道德观。“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做中学”,这些观点很准确地表达了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根本。他的实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根本特点表现在注重经验本身和行动能力,崇尚实用价值等。
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形成于1970年之后,是当代举足轻重的学校德育理论之一。同时,他也被西方学者誉为“现代德育认知发展理论之父”。本文从杜威和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角度为切入点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一、异中求同:杜威德育理论与柯尔伯格德育理论的不同点
(一)理论内涵比较
1.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柯尔伯格借鉴皮亚杰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并将其不断深入、完善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力图将这些理论实践到学校的德育之中,并且在学校德育的实践中摸索出固定的模式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随着心理和生理的不断变化,道德发展具有固定的发展阶段,及他所提出的重要理论观点三水平六阶段论。即使达到最终的道德境界非每人可做到,但是一个人的道德发展总是按照这样的规律进行,并不会因为受到最终的结果所影响。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或者道德判断能力与他的认知水平是成正相关的。
2.杜威 :实用主义德育理论
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以批判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等传统的伦理学理論为基础。他认为:“任何在特定情形中是目的和善的东西同其他情形中的任何善具有同等价值、地位尊严,因此值得相同明智的注意”。“如果某一特殊情形的需要和不足说明改善健康是目的和善,那么就那个情形而言,健康就是终极和至上的善。它不是其他事物的手段。它是最终的和内在的价值”。因此,杜威认为伦理学关注的方面不应只局限于那些过于呆板的某些准则例如人际关系,还应该关注到自然科学领域里包含的人道主义性质,自然科学里同样存在人文气息这并不是我们所能忽略的,在相当多的自然科学领域里制药等学科同样会对人类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也都是道德的,所以在杜威看来传统伦理学的关注点有些狭隘。
(二)德育内容、形式和德育关系的比较
本世纪50年代以来,道德哲学和德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就是内容与形式和德育的关系。即道德最终是一系列技术特征规定的过程或方法,还是一种特殊的内容或规范性的态度。有人坚持道德主要是一种方法或者是一种技能,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与道德相关的问题。基于此他们认为德育的意义就在于教会人们技能和方法,以便解决不同环境里和情境中遇到的问题。另外也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道德并不是传授技能和方法,道德是与抽象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相联系。
1.杜威认为二者统一
从杜威的角度看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是无稽之谈。他反对传统的直接灌输道德规则的教育方式,认为道德获得的意义或者重点在于整个道德教育的历程而非只关注最后的结果,过程比结果重要得多。当然这不能说明杜威是形式论者,他反对单纯内容的教授并不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形式主义立场,而是反对德育内容的教授并不能适应学生在生活或者学习中的需求,与实际需要不相符相脱节。他关注的点并不是否定内容的教授,而是在于探讨教授的方式、方法。
他的体系是建立在其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所以他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主张真正地到现实生活中去摸索,实践,否定在课堂上、教室中死记硬背一些教条,这并不能真正地得到道德教育。就像他举例说明的那样,学习游泳只能到水里去学习,在陆地上只能学习理论永远不会真正地学会游泳。同样的道理,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脱离社会生活实践也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杜威还认为学校德育的关键所在或者根本目的和最终追求就是其社会性。把学校打造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一切德育的目标、手段、方法、途径甚至评价机制都要定位于它的社会性。最终目的就是从现实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培养他们以后到社会中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柯尔伯格是形式论者
在形式与内容的问题上,柯尔伯格是一个典型的形式论者。 柯尔伯格反复强调他是从道德的形式而非内容特征来理解道德的。“道德是一个特殊的、独特的领域……这种特殊性就必须根据一般的形式化的标准来界定。所以我的元伦理学是形式主义的。”
在道德教育上,反对具体内容、特定规则的教授,因为道德判断的阶级性发展等。至此,柯尔伯格对道德的理解显然还是限于形式方面的。然而,柯尔伯格并没有将内容完全排除在形式之外。
第一,柯尔伯格将自己的道德概念看作康德道德论的合理继承,就柯尔伯格而言,在极力推崇形式特征的同时也没有完全否定道德的内容方面,他指出“我们运用的原则概念,暗指一种情景伦理学,也即是说它把所有道德义务看作是随具体情境下具体个人利益和要求而定的”。
第二,虽然柯尔伯格认为儿童赖以发展的道德经验是社会环境与个体相互影响而成的,并不是通过纯粹的内化获得。而实际上这种观点已经承认了内容的重要地位。“柯尔伯格梦想着能够创造一种鼓励青少年同辈团体在各自水平上根据公平或公正的理想选择生活的学校环境和氛围,这意味着创立一种新的成人和青少年的关系……”
(三)德育方法的比较
在德育方法上,杜威和柯尔伯格都反对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法,但二者又各有特点,较于杜威而言,柯爾伯格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模式。
1.杜威的社会实践法
杜威观点是要培养学生学会适应社会,不是毕业后适应社会,而是在学校教育阶段就适应社会。他尤其反对学校德育只在教室中进行,在课本中开展,认为学校的道德教育与社会是不可分的统一的。除此之外,他对当时美国学校流行的一些道德教育方法提出了质疑。他指出学校常用一些刺激学生动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要求学生尊敬爱戴他们的老师,鼓励学生为争取更好的成绩而拼命竞争等。杜威认为这些做法并不利于德育的进行。
2.柯尔伯格的“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
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教育实践的方法主要是“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道德讨论法也称新苏格拉底法,其方法主要是通过道德两难问题,引发讨论,使学生们的原有的认知发生冲突,最终促成其积极的道德思维,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进而提升道德水平。公正团体法致力于营造一种民主、公正的气氛,它强调集体精神,力求制定一种集体行为规范。这一行为规范注重责任的共同承担,民主决策,共同商议,共同负责。在柯尔伯格的观点中,在这样的集体中,成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能力会更易得到有益的深远的提升。因此,隐蔽课程的运用得到了发展。隐蔽课程的打造主要包括两个角度。一个角度是德育不应只局限于一个学科或专业,应该渗透到各个学科和领域中去,潜移默化地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德育更加隐秘。另外的角度就是,德育要强调与社会的互动。“柯尔伯格梦想着能够创造一种鼓励青少年同辈团体在各自水平上根据公平或公正的理想选择生活的学校环境和氛围,这意味着创立一种新的成人和青少年的关系……”
在其试点“Cluster School”有以下管理原则:第一,学校采用直接的民主管理。所有重要问题都由大家集体协商,师生同票。第二,设置一个固定的机构比如委员会,成员要涉及各个领域和人群。第三,成员之间达成一种社会契约,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第四,力求学生和教师间无差别。这是一个充满民主道德氛围、由大家共同管理的场所。“公正团体法”乃是其课程观尤其是隐蔽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深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科课程。道德不应与学科形式出现,应融合到整个课程中去。二是,学校环境,师生间的互动。道德主要是一种行为问题而不是一种课程教授问题。
二、异中求同:杜威德育理论与柯尔伯格德育理论的相同点
(1)从19世纪末开始,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在美国盛行,并且对当时的学校德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备受主流社会推崇,甚至柯尔伯格都曾受到影响,以其观点来比较自己的理论。
科尔伯格与杜威都非常推崇道德教育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发展。二人认为,教育就是提供一种手段,这种手段是以实现道德发展为目的,通过这一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水平按照一定的阶段性得到充分、无拘束的发展,并最终内化成指导行为的品质。
此外,杜威还认真辨析了两个概念,“关于道德的知识”和“道德的知识”,他认为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能够教授的,而后者是不可以的。他否定把道德看做人生来所具有的,或者是先前经验的单纯的总结。道德包含后天习惯和先天本能两方面,正是在这两方面的碰撞中,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得到了不断地发展,深化。
(2)柯尔伯格甚至认为,他的理论首次较为全面的阐述者是杜威。杜威觉得道德就是一种吸收,一种长大的过程。它是随着我们自身的发展而发展的,就像人必须学会走路,跑步一样,人也必须拥有道德。这种道德的生长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一直持续下去的。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为三个水平。这就与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论不谋而合。另外,二者都认为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个人道德能力的发展,这正是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美国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杜威的实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与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思想有很多一脉相承的地方,柯尔伯格的某些德育理念与杜威的德育理念非常吻合,这体现了二人基本道德精神的共通和相融。但是,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柯尔伯格的理论更具科学性,理论功底更加深厚。尤其是他的“公正团体法”更是其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精髓。对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进行德育建设有必要通过比较的研究方法,发觉更实用于我国国情的道德教育理论,以此来借鉴西方文化的精华促进德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王玄武.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6]劳伦斯.柯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认[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刘海涛.科尔伯格道德教育观的几点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91-93.
[8]王云强.后科尔伯格时代的道德心理学:审视与反思[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95-102.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