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疝气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7-08-09严海兰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

严海兰

[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疝气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成人疝气患者118例,59例患者采用传统修补术治疗为对照组,59例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为观察组,于治疗前后给予患者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3.2±5.6)min、术中出血量(27.3±4.0)mL、术后住院时间(5.0±0.8)d少于对照组(68.7±4.8)min、(35.8±3.1)mL、(7.7±0.9)d。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16.4±2.7)h早于对照组(134.6±11.8)h。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1.1±0.2)分、并发症发生率(1.7%)低于对照组(1.8±0.3)分、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成人疝气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成人疝气;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修补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1-211-04

Clinical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in treatment of adult hernia

YAN Hailan

Jiangsu Civil Administration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Nanjing 210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effect of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in treatment of adult hernia. Methods 118 patients with adult hernia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59 patients were given traditional hernioplasty and they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 59 patients were given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and they were se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Operation and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stay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43.2±5.6)min, (27.3±4.0)mL and (5.0±0.8)d, less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68.7±4.8)min, (35.8±3.1)mL and (7.7±0.9)d. Time of leaving time of theobservation group was (16.4±2.7)h, earli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34.6±11.8)h. Pain score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1.1±0.2)points and 1.7%,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1.8±0.3) points and 13.6%.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in treatment of adult hernia has a significant treatment effect and high safety,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Adult hernia;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Traditional hernioplasty; Complication

疝氣是临床外科的一种常见病症,成年人以腹股沟斜疝最为常见[1-2],手术治疗是成人疝气的常用治疗手段,手术方式多为疝修补术,但不同疝修补术取得的临床疗效是明显不同的[3-4],传统疝修补术需要将不同解剖组织和层次实施机械缝合,手术操作是非常复杂的,术后造成的张力比较明显,易发生撕裂,会延长患者的恢复时间,术后复发率较高,可高达20%~30%,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5-6]。如何确保疝修补术疗效的同时,提高手术安全性,成为了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此次研究对59例成人疝气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到本院就诊的成人疝气患者118例,排除患有器质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精神性疾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9例,男38例,女21例,年龄为25~67岁,平均(46.8±10.1)岁,病程为2~17年,平均(10.2±2.3)年,发病部位:单侧发病49例、双侧发病10例。疾病类型:直疝7例、斜疝52例。疾病性质:原发性疝气47例、复发性疝气12例。观察组患者59例,男36例,女23例,年龄为24~68岁,平均(46.1±10.6)岁,病程为2~18年,平均(10.6±1.8)年,发病部位:单侧发病46例、双侧发病13例。疾病类型:直疝8例、斜疝51例。疾病性质:原发性疝气46例、复发性疝气13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发病部位、疾病类型、疾病性质)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研究经患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修补术治疗。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行常规疝切口,实施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以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行常规疝切口,在患者内环外切开提睾肌,在精索前内侧找到疝囊,完全游离疝囊后,注意避免出血,不要损伤精索结构,将精索游离,超过内环处,如果精索内存在较大脂肪瘤,可将其切除,还纳疝囊和腹腔,不要实施高位结扎,以减轻疼痛。在疝囊止血后,停止手术操作,对补片切口1~2针缝合,在疝平片下部用2针缝合,直到耻骨结节,在疝平片外缘要缝合到肌腱上,在外环切口缝合皮下皮肤,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疝平片放置平展,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

于治疗前后给予患者疼痛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并发症情况(尿潴留、腹股沟异物感、积血、积液、疼痛剧烈)。

1.3 评定标准

疼痛的评分标准[7]: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使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分数越高,疼痛越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9.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3.2±5.6)min、术中出血量(27.3±4.0)mL、术后住院时间(5.0±0.8)d少于对照组(68.7±4.8)min、(35.8±3.1)mL、(7.7±0.9)d。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16.4±2.7)h早于对照组(134.6±11.8)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无张力修补术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更小,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并改善预后。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1.1±0.2)分低于对照组(1.8±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无张力修补术可减轻患者的疼痛。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7%)低于对照组(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无张力修补术的安全性更高。见表3。

3 讨论

腹股沟斜疝是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率约占腹股沟疝的90%[8-9],是最常见的腹外疝。而成人疝气是不能自愈的,早期或有轻度症状时,患者会感到疼痛、下腹坠胀、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症状。病情不断发展后,由于肿块坠入阴囊,会造成活动及行走不便,严重者会发生嵌顿,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手术治疗是最佳方式[10-11]。

与本次研究的无张力疝修补术不同,传统疝修补术已经应用了100多年,其采用的主要方法为缝合术,可以将患者缺损处相互拉近,用可吸收线将两端连接,能有效改善缺损处状况,并改善患者的疝气状况。但传统疝修补术是具有很多弊端的,以疼痛为例,由于手术操作是比较简单的,但其需要将患者缺损处两端缝合起来,会对周围肌肉造成明显的拉伤,会造术后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疼痛感,严重时,还有可能造成患者卧床不起,引发严重腰痛,同时,传统疝修补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是比较长的,由于创伤较大,一般都需要卧床休息至少3d,而住院时间通常会超过1周,即便手术很成功,术后患者也无法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传统疝修补术还具有令人最为头痛的一个难题,那就是复发率高,有些研究显示,传统疝修补术的复发率可高达10%~15%[12-13]。其中老年人是高复发人群,伴有不同程度的机体功能降低,手术结束后,会遗留有腹压增高的情况,会影响到术后活动,例如排便和提重东西等,很多患者无法承受,而造成缝合处裂开,从而引起成人疝气复发。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3.2±5.6)min、术中出血量(27.3±4.0)mL、术后住院时间(5.0±0.8)d少于对照组(68.7±4.8)min、(35.8±3.1)mL、(7.7±0.9)d。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16.4±2.7)h早于对照组(134.6±11.8)h。观察组患者疼痛評分(1.1±0.2)分、并发症发生率1.7%低于对照组(1.8±0.3)分、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成人疝气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手术所造成的手术损伤,即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有助于加速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例如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还可以大幅减轻患者的疼痛,并提高手术安全性,从尿潴留、腹股沟异物感、积血、积液、疼痛剧烈等诸多方面均有所体现,因而认为,成人疝气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疝修补术不同,该手术操作是以人工生物材料作为补片开展手术的,采用补片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患者的腹股沟管后壁,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手术的不足,可以减轻手术操作对机体正常组织和解剖结构的干扰,使得手术部位呈现层次感,显得层次分明,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周围组织不会出现明显张力,应用效果非常好。

诸多研究的结果显示[14-15],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具有诸多优势的。分析如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操作是非常简单的,可大幅缩短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了三维网片法修补,这种方法比较实用,能够替代传统疝修补术而实现组织重叠缝合,还不会增加缺损处周围的生物组织张力,可大幅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也不会造成明显的牵拉感和异物感。无张力疝修补术是针对疝的成因而制定的诊疗方法,具有较好的针对性,给予患者有效修复后,可以更为平坦,患者的感觉也会大幅改善,变得更为舒适自在,也不会发生移动,具有更高安全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缝合较少,可大大降低局部不适感和神经损伤的发生风险。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了三维网片底层片,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抗感染功效[16-18]。

此次研究也存在一定弊端,样本量较少,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再进行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否为临床治疗成人疝气的最佳方案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覃加敏,廖发玲,莫凌涛,等.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效果比较[J].医学综述,2015,21(22):4175-4177.

[2] 张川波,张秋月,李薛颖,等.综合护理干预在对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术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0):176-178.

[3] 马志文.老年患者腹股沟斜疝腔镜修补术与传统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5):399-401.

[4] 徐知非.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对比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5):832-833.

[5] 张彬,娄红,刘松,等.中小医院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术式的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2,33(14):22-24.

[6] 张天亭,张爱兰,刘雯雯,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青年男性腹股沟疝患者性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响[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9(6):72-74.

[7] 李伟.预见性护理对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及 VAS 评分影响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1965-1967.

[8] 周晓波,段永福,赵成鹏,等.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正中襞修补手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12):1121-1124.

[9] 张辉敏,李萍,陈善昌,等.常规切口、小切口与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8):775-776.

[10] 刘郁,段绍斌,于亮,等.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1):63-65.

[11] 程志峰.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临床对比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6):483-484.

[12] 李建华,韩玲.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6):636-639.

[13] 程志英,石学林.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中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7):14-15.

[14] 冯建卫.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男性腹股沟斜疝100例临床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4):447-448.

[15] 颜特,曹锡朝.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39-40.

[16] 石晓飞,吴佩.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6,35(6):548-550.

[17] 王勇,张晶晶,曹艳,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切口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8(6):460-463.

[18] 黄继续.成人疝气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9):51-53.

(收稿日期:2017-03-21)

猜你喜欢

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6例临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