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液标本潜血检测方法学选择的研究

2017-08-09刘志锋张耀辉郝国庆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11期

刘志锋??张耀辉??郝国庆

[摘要] 目的 对胃液潜血的检测方法的进行研究,更好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我科今年接收的100份胃液标本,分别采用转铁蛋白法、金标法、化学法三种方法检测胃液标本中的潜血指标,对比三种方法真阳性率。 结果 转铁蛋白法真阳性率为96.8%(92/95),金标法真阳性率为80.9%(71/95),化学法真阳性率为87.6%(83/95),转铁蛋白法的真阳性率显著高于金标法和化学法,三种方法真阳性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对胃液潜血的检测中,转铁蛋白法真阳性率最高与临床诊断最相符,减少了免疫法和化学法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的出現,避免由于方法学检测因素造成的漏诊和误诊,对临床诊断最有参考价值,应该得到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胃液潜血检测;转铁蛋白法;免疫法;化学法;真阳性率

[中图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1-149-03

Study on selection of succus gastricus occult blood detection method

LIU Zhifeng ZHANG Yaohui HAO Guoqing

Guangdo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Foshan 528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succus gastricus occult blood,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100 specimen of gastric juice specimens in our department in this year were selected.All specimen were detected with transferrin method,the gold standard method,and chemical method for occult blood chemical.True positive rates of three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rue positive rate of transferrin method was 96.8%(92/95),the gold standard method was 80.9%(71/105),and the chemical method was 87.6%(83/105).The true positive rate of transferrin metho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old standard method and the chemical method,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In the occult blood detection of succus gastricu,the true positive rate of the transferrin method was highest,and most consistent with clinical diagnosis,which reduces false negative and false positive of immunization and chemical methods,avoid mis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due to methodological factors.It is the most valuabl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Gastric occult blood detection;Transferrin;Immunoassay;Chemical method;True positive rate

临床上患者消化道大量出血或者快速出血时,医生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病史或者检查生命体征进行判断诊断,但是消化道慢性出血、少量出血或者肿瘤情况下的出血等,就需要通过对患者胃液、大便或呕吐物等进行潜血试验检测才能得到判断[1]。胃液隐血试验检查一般有转铁蛋白法、金标法和化学法三种,化学法受患者饮食、pH值及操作者自身的影响因素,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2]。所以目前临床广泛应用转铁蛋白法和金标法进行检测,金标法以人血红蛋白作为检测指标,但是弱酸性环境下,血红蛋白极易失活或活性下降,检测结果易出现假阴性[3]。通过临床验证,转铁蛋白法既不受患者饮食或操作者操作干扰,又避免血红蛋白失活或活性下降的影响,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能准确的反映胃液中潜血的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地早诊断依据[4]。本文通过对100份胃液标本同时进行三种方法的检测,并对比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今年接收的胃液标本100份进行研究,标本来源选择标准:(1)100份标本来源患者,其中男53份,女47份,年龄19~62岁,平均(48.9±0.8)岁;(2)所有患者采取标本前禁食禁水48h以上,且给予肠外营养支持;(3)所有患者取标本前均禁食肉类、铁剂以及铋剂等72h以上。(2)试剂资料:转铁蛋白法,转铁蛋白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金标法:胶体金检测试纸(血红蛋白法),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化学法:珠海BASO粪便潜血纸片(即愈创木酯法),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1.2 方法

转铁蛋白法:抽取胃液标本3~5mL移入反应杯中,将试纸条箭头所指一端浸入标本溶液中,标本液面不超过标记线,待质控线出现紫红色后5 分钟内判读结果,测试线出现紫红色为阳性,不出现为阴性。

金标法:抽取胃液标本3~5mL移入反应杯中,将免疫试纸条箭头所指的一端侵入标本混合液中,标本液面不超过标记线,待质控线出现紫红色后5分钟内判读结果。测试线出现紫红色为阳性,不出现为阴性。

化学法:取一片BASO粪便潜血纸片,将显色剂A滴加一滴至滤纸位有涂抹标本处,待试剂完全渗透后,再滴一滴显色剂B,并于加入显色剂B后5min内观察结果。随即出现紫蓝色阳性反应报告(++++),10s内出现报告(+++),1min内出现报告(++),1min后5min內报告(+)。

1.3 观察指标

记录每份标本在每种方法检测后的结果,阳性、弱阳性及阴性;统计与临床确诊符合的例数,计算真阳性率,真阳性率=和临床符合数/临床确诊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种方法检测胃液潜血的结果

应用转铁蛋白法检测胃液潜血呈阳性结果的标本有93份,应用免疫法的有76份,化学法的有69份,转铁蛋白法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种方法检测胃液潜血真阳性率结果

通过与临床确诊病例数进行比较,统计真阳性率,转铁蛋白法检测真阳性率明显高于金标法检测和化学法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胃液潜血检测方法的原理

转铁蛋白法:胃液中转铁蛋白作为抗原、与试纸上预置的抗转铁蛋白抗体发生免疫反应,以判断是否存在出血的单克隆胶体金技术[5-6]。金标法:将血红蛋白作为抗原、与试纸上预置的抗血红蛋白抗体发生免疫反应,以判断是否存在出血的单克隆胶体金技术。化学法: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红素部分有催化过氧化物分解的作用,可催化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氧,将受体试剂氧化并显色[7]。此方法优点:检测速度快,结果还可以半定量;缺点:特异性差,容易受饮食、药物等影响。食物和药物中含有的亚铁离子对结果有干扰,假阳性率30%[8]。

3.2 胃液潜血检测临床意义

胃液潜血试验是指对患者胃液进行检测,无论胃液标本是何种颜色,只要胃液中有红细胞成分存在,采用适当的方法都能检测到,即试验结果呈阳性[9-10]。胃液隐血检测对临床上早期上消化道出血及肿瘤的筛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受检者自身症状综合判断,避免造成漏诊或误诊[11]。一般检测胃液潜血有三种方法,转铁蛋白法、金标法及化学法,但是由于胃液中还有大量胃酸、未经消化和吸收的肉类,铁剂,VC等,如果还是用金标法和化学法检测,就会有大量的假阳性,假阴性结果出现,而转铁蛋白法较强的抗干扰性,综合了免疫法和化学法的优点,所以抗消化性比比血红蛋白强,就综合了金标法和化学法的优点,所以转铁蛋白法更适合胃液潜血的检测[12]。

3.3 研究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对100份胃液标本分别用三种不同方法进行检测,转铁蛋白法检测出阳性标本93份,真阳性率为96.8%;金标法检测出阳性标本76份,真阳性率为74.7%;化学法检测出阳性标本76份,真阳性率为87.4%;研究结果表明转铁蛋白法检测胃液潜血试验结果与临床最相符,与之前很多老师研究的结果相一致。分析转铁蛋白法比其它两种方法真阳性率高的原因[1]主要有:(1)胃酸过多,胃液PH在1~3之间,血红蛋白的抗原结构被大量破坏,当出血量较少时,免疫金标法和化学法易出现假阴性结果;(2)患者胃液中的血红蛋白与实际中单克隆抗体不匹配;(3)胃液中作为抗原的血红蛋白过多,发生抗原前带现象[13]。而有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消化道出血中转铁蛋白大量存在,而转铁蛋白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髙于血红蛋白,在37℃环境中孵育4h后,血红蛋白抗原活性丧失65%,而转铁蛋白的抗原活性却无改变。所以转铁蛋白较血红蛋白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抗菌性[14-15]。

综上所述,胃液潜血的检测中,化学法与金标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转铁蛋白法弥补了两种方法的不足,提高胃液潜血试验的检测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患者疾病,从而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慧玲,孙学春,蒋锡析.粪便隐血试验单抗法和愈创木酯法比较及临床分析[J].浙江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25(6):450-451.

[2] 胡冬华,刘琼,李琴.单克隆抗体法检测粪便隐血的临床应用探讨[J].江西医学检验,2008,26(4):453-454.

[3] 宋国威,李立新,孙雷,等.粪便潜血检测定量法在结直肠癌及其他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J].河北医药,2016,38(8):1198-1200.

[4] 吴园园,窦林,葛廷,等.胃液检测方法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5,35(17):190-191.

[5] 贾晓丹,完颜华,陈庆勇,等.粪便潜血试验和转铁蛋白试验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4(15):218-219.

[6] 路爱丽,齐振普,张敏,等.联合应用免疫法与化学法潜血试验对胃出血的诊断价值探讨[J].检验医学,2013,28(8):723-725.

[7] 吴雪莉,刘洪英,皮喜田,等.新型胃液潜血智能检测胶囊系统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32(8):98-101.

[8] 杨丽华.转铁蛋白联合血红蛋白检测粪便潜血的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6):809-810.

[9] 张春华,吴惠勤,黄晓兰,等.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同时检测尿液和胃液中12种有毒生物碱[J].分析化学,2012,40(6):862-869.

[10] 李函珂,黄理纳,蚁乐洲,等.胃液迁移模型的有机锡检测中假阳性现象[J].应用化学,2016,33(10):1210-1217.

[11] 申停停,宋健.胃液中α1抗胰蛋白酶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6,6(6):270-273.

[12] 史向军,黄新余,汪昱,等.胃液α1-抗胰蛋白酶、CEA、Ca199和Ca724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9):737-739.

[13] 陈军,张燕妮,郝群英,等.新生儿窒息胃液pH值检测的价值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0):118-120,141.

[14] 田鹏鹏,李琦,魏运梅,等.中国现阶段粪便常规检验基本分析和潜血检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4):119-120,123.

[15] 陈丽芳.尿液潜血检验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7):2299-2300.

(收稿日期:2017-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