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0万,你也照样HOLD不住
2017-08-09米绪
米绪
最近,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文章提到,一位月薪三万的高管妈妈,最近连新衣服都不敢买了,因为孩子一个暑假就花了三万五: 20000(美国游学)﹢5000(阿姨)+2000(钢琴)+2000(游泳)+6000(培优)=35000。
有人觉得这样的妈妈是言若有憾、实则心喜,是一种花样炫富。但更多的父母颇有共鸣,从中读出一种焦虑:“痛苦的是你花了,心疼得不踏实;不花吧,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
精细化育儿的理念和习俗,并不因二胎的放开而有所遏制。在长达几十年的独生子女国情中,家长们已经习惯了举全家乃至几个家庭之力来培养一个孩子。整个社会的教育消费市场已经发育成熟、消费习惯也已养成,并不因二胎的放开而缩水,反而更加势头良好。跟着出生率上扬的,是家长们在阶层固化焦虑中的教育投入。在房价一年轻松翻一番的背景下,他们越来越把教育投入当做维护自己的社会阶层、代际传递社会资源的不二法门。这一点,举国疯狂的学区房热可以作为佐证。即便有部分城市推出了“租售同权”,但附属条件让家长们看到了希望,却不能完全信赖。越来越多的家庭体会到M形社会的阶层下滑之忧,给孩子的教育加大投入,就是他们的自救之路。
有评论质疑,只有金钱才能买来好的教育吗?教育专家们各种论证,说明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努力程度及考试时的心理因素,而培养孩子的阅历、视野、兴趣等与金钱似乎有关,但也并不绝对。这样无比正确的话安慰不了焦虑的家长们。
对同一个孩子而言,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金钱确乎能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撑。100元一个小时的钢琴老师和300元一个小时的钢琴老师,效果能一样吗?北京某中学为什么要曬任教老师是国产甚至洋博士?对一个假期只能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孩子而言,同学每个假期的欧美之旅肯定会积累成一种量的超越、质的碾压。这些游学之旅或其他消费里或存在泡沫,但对于有能力支付的家庭而言,值不值是个伪命题。也许这一趟旅行对英语的提升效用一般,但孩子对于伙伴相处、他国风物等等有所得也是一种“值”。孩子的世界也并不无邪,即便是简单的“我有你没有”,也是一种心理优势建立。 “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这是我们成人常用的鸡汤,对孩子一样适用。
还记得今年北京市文科高考状元熊轩昂的观点吧:“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通俗来讲,就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 我们不承认这一点, 就过于傻白甜了。教育市场的消费热点,一定会有泡沫和盲目。“烧钱式教育”的蔓延,有攀比的因素,更是现实的考量。营养、知识、视野、资源,这些东西,的确是需要烧钱的。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中的妈妈,即便月薪30万,一样会觉得孩子的暑假难撑。因为,到了年薪30万,她的暑期消费又会进入新的等级焦虑。
旅美学者薛涌提到,为了让孩子的简历在常青藤高校录取中脱颖而出,欧美一些家庭常常在暑期把孩子送到非洲,调动各种资源让孩子帮助干旱某村打井;或者让孩子中断一年学业,贴钱让其到全球偏僻之地支教。这种 “烧钱”,月薪30万的妈妈有无效法的冲动和焦虑呢?
教育就是社会阶层隐秘再生产的途径。上层阶级的父母一定会把权力资本、经济资本、知识资本给子女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他阶层的父母也会在自己能力许可范围内尽力而为。
月薪三万妈妈的焦虑,不过是她的实力还支撑不了她的梦想。她唯一需要做的是,调整心态,不要把这种阶层焦虑传递给孩子,有多大的脑袋戴多大的帽子。总会有人比你更富有,也会有人比你更贫穷。除了阶层之忧,我们还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欲望和内心的匮乏感。
贺涵说:你怕什么呢。你紧张,孩子就紧张。你轻松,孩子就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