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海军将以护卫舰为主力
2017-08-09
俄罗斯海军将以护卫舰为主力
俄罗斯《观点报》 2017年4月20日
2017年4月,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护卫舰将是俄海军主力,而不是驱逐舰、巡洋舰和航母,这一面是因为俄缺乏远洋舰艇,且现在只有护卫舰能按时交付,装备了“口径”远程陆攻巡航导弹的这些护卫舰能使水面舰队战斗力提升30%。目前全世界都注重缩小舰艇尺寸,而俄罗斯既能降低排水量,又能塞进更多武器,使它即使不大,仍称得上大载重量和远洋舰艇,能在远海作战,比如2016年初俄太平洋舰队小型导弹舰和反潜舰就曾远航8个月。苏联海军三大任务——掩护核潜艇、打击美国航母编队和消灭美国潜艇中,第三项已不现实,但前两个仍完全可行,特别是反航母需要配备反舰导弹的核潜艇和巡洋舰,只是导弹射程应达到1500千米。即使发展航母编队,也只能用护卫舰替代驱逐舰,当然这是迫不得已,主要是因为预算不足。护卫舰可以探测和打击敌方核潜艇,防御航母的舰载机和导弹袭击。不过,2017年3月,由于金刚石-安泰集团的原因,海军可能无法按时接收22350型护卫舰首舰“戈尔什科夫”号和11356型护卫舰第3艘“马卡洛夫”号。为弥补空档,俄也在全面改进“纳西莫夫”号等苏联时代舰艇,原俄海军司令卡萨托诺夫认为,这些改装后的舰艇“没有什么不如美国同类舰艇”。绍伊古认为,俄已不具备美国海军那样的全球作战能力,也不如苏联海军,但用护卫舰发射巡航导弹打击陆上目标仍能有效干预局部冲突。目前,2006年就已开工,2010年下水的“戈尔什科夫”号仍在北方舰队进行验收试验,由于舰载设备反复调试,工期已严重拖延。现行俄国家武器装备计划要求2020年前完工10艘该型舰。11356型的前两艘“格里格洛维奇”号和“艾森”号已于2016年交付,“马卡洛夫”号即将交付。2017年4月25日,普京表示:海军应优先加强战略核力量、武器现代化和配套基础设施。2025年前应建立均衡的舰队构成,能在和平和战时实现近海和远海的复杂任务,确保俄罗斯在世界大洋所有战略要地显示海上存在。
美国《国防》 2017年4月23日
蜂群战术的意义
美军之所以率先发展无人机,一个重要初衷就是昂贵的作战平台不可能完全避免被技术日益先进的对手击落,这种损失可能让美军承受不了,甚至影响战局。一旦换成小型、分散和低成本的平台,对手即使在技术上日益强大,也将突然面临一个成本困境,因为美军成了一个打不死,还越打越多的对手。当士兵没有生命危险,美军的科技优势将更加淋漓尽致地发挥。不过无人机集群作战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这一作战模式所需的技术包括自主性、编组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大部分直到近年才逐步成熟,由此催生的“蜂群”概念也因此风靡一时。国防部战略能力办公室(SCO)等机构正在开展从战斗机上发射无人侦察机集群的Perdix计划,还有用无人机担任有人驾驶飞机的僚机的“阿凡达”计划,可伴随和掩护海军舰艇编队的“可消耗的幽灵船队”计划。这些无人平台大多一次性消耗,不需要回收使它们节省了花在生存力、补给维护上的巨大成本。这种成本的节省好比“野餐时不用精美的陶瓷和水晶餐具,而是用一次性纸盘、纸杯”。虽然人类暂时不会完全脱离作战流程,美军也不会停止购买昂贵载人平台,但后者的作用也会改变,这种“昂贵的高端战术系统的武器属性会越来越弱,越来越像一个指挥中心”。SCO的主要工作就是推动有人-无人系统编组概念的发展,因为机器人仍有局限性。“自主技术非常善于优雅地使用蛮力,但它很难做出战略选择,特别是在它的经验之外的领域,这时机器人很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这时就需要人来做出决策。人类很擅长快速进行战略性思考,并对发生的危险事态采取较为适当的行动”。为促进蜂群战术发展,DAR PA从2017年4月23日起,与美国陆军(西点)、海军和空军的军官学校合作开展了“军校蜂群挑战赛”,以鼓励学生创新小型高自主性无人机蜂群攻防策略。
2016年世界军费开支报告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 2017年4月24日
2016年世界軍费开支总额达16860亿美元,较2015年增加0.4%。这是继世界军费总额2011年达到16990亿美元顶峰后首次连年增长,这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和中东战乱等因素都有关系,世界各国正越来越依靠加强武力而不是外交和国际机制来解决问题。按地区分,北美是自2010年首次增长,西欧则因受威胁加剧的刺激连续第二年增长。亚洲、大洋洲因地区局势紧张而增长4.6%,中东欧和北非地区也持续增长。但是,因厄瓜多尔、墨西哥、秘鲁和委内瑞拉等石油输出国开支减少和巴西国内经济危机,中美及加勒比海地区、南美军费总额下降达7.8%,为2007年以来新低。得益于因经济危机和阿富汗、伊拉克消耗导致的下降趋势结束,加上正极力削减预算的国会也认可军费回升,美国军费在连续5年下降后,于2016年较上年回升1.7%,达6110亿美元,不过仍比2012年的峰值低20%;中国增加5.4%,以2150亿美元居第二位;俄罗斯增长5.9%,达到692亿美元,居第三位,这包括2016年在叙利亚花费的4.64亿美元;2015年居世界第三的沙特阿拉伯同比减少30%,以637亿美元跌至第四,占其GDP的比例也从2015年的13%回落到10%;印度增加 8.5%,以559亿居第五。虽然西欧军费近两年累计增加2.6%,意大利下降达11%。相比之下,深感俄罗斯威胁加剧的中东欧国家军费总额增长2.4%,其中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增幅最大,但俄罗斯2016年军费只及欧洲北约成员国总额的27%。由于石油收入减少和国内经济问题,很多石油输出国军费大减,比沙特减幅更大的国家还有委内瑞拉(- 56%)、南苏丹(- 54%)、阿塞拜疆(- 36%)、伊拉克(- 36%),另外安哥拉、厄瓜多尔、哈萨克斯坦、墨西哥、阿曼和秘鲁也明显下降,在降幅明显的15国中占有13个。只有阿尔及利亚、伊朗、科威特和挪威等石油输出国因经济较好地应对了油价下降的冲击,没有明显下降,其中伊朗和科威特开支大幅增加。
美国《军事空天》网站 2017年5月6日
NASA酝酿载人航天新突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研制能提升航天器防热能力的保形烧蚀热防护系统(CA- T PS)。目前,NASA太空技术任务部改变游戏规则发展计划(GCD)资助开发的新材料样品已应用在T VA公司的小型无人探测器“红数据2”上,头部采用保形酚醛树脂浸渍碳烧蚀体(C- PIC A),底部采用保形有机硅浸渍可重复使用陶瓷烧蚀体(C- SIR CA)。2017年4月18日,该探测器由轨道ATK公司发射至国际空间站,6月展开再入试验,并与“猎户座”飞船和航天飞机的防热材料对比。试飞获得的数据将有助于在未来的“新边疆”或“猎户座”等航天器项目中使用C- PICA和C- SIR CA材料,并开发进入金星、火星和土卫六等天体大气层的航天器。同时,NASA还正耗资2亿美元,开发下一代航天服技术。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现有的航天服已是40年前开发的,设计寿命只有15年,2013年曾发生太空行走时头盔进水的险情,18个舱外机动单元只有11个还能工作,已不能满足空间站2024年退役前的需要。要在2030年代将人类送到火星,更需要防尘、防辐射性能出色,运动灵活的下一代航天服。另外,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正在开发用3D打印航天级金属织物的技术,可望用于制造拉伸强度高、可折叠、反射率强且耐高温的航天服或航天器屏蔽绝热层,甚至用于从天体表面捕获和拾取物体。这种银色织物可在整体打印过程中控制材料几何形状和功能,从而使它一面反射热量,一面吸收热量。JPL还计划在太空中制造这种织物,从而增强航天员的自我保障能力。如果能用回收旧材料3D打印成新的空间结构,更便于节省空间资源。最近,亚马逊云服务事业部(AWS)也与NASA合作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了首次太空4K视频直播。这种应用可望由航天员拍摄太空科学实验的慢动作高精度实况镜头,实时传输给地球上的科研人员共享,或对空间站舷窗外的景色进行直播,或在飞往火星时提供强大的成像能力,帮助任务决策与规划。
垂直起降即将爆发活力
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 2017年4月25日
到2017年4月,由极光飞行科学公司为DAR PA开发的小尺寸垂直起降试验机(VTOL X Plane)已完成测试。该项目始于2016年3月,采用24个电动涵道风扇(一对鸭翼上各安装3个、一对主翼上各安装9个)形成分布式混合电推进系统,利用倾转翼技术实现垂直起降和平飞转换。下一步的全尺寸试验机称为X V- 24A倾转翼飞机,将采用三余度飞控系统、混合型涡轴发动机和电池系统,起飞重量将从小尺寸试验机的146千克增至5.4吨,速度超过555千米/小时,悬停效率比直升机提升25%,巡航系统阻力损失降低50%。极光公司还将用“雷击”混合动力无人机方案竞标美国海军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的无人远征装备(MUX)计划,近日已完成20%缩比模型试飞。这个大型垂直起降无人机项目要求能从两栖攻击舰或岸基基地起降,与MV- 22“鱼鹰”和F- 35B战斗机配合,吸引了波音、贝尔、卡雷姆、西科斯基、诺格/AVX和洛马/皮亚塞基等VX P项目競标者。如果顺利,后勤保障、医疗后送型号可望2020年代早期投入服役,长航程高速监视/攻击MUX无人机可望2020年前后启动研制,2024年服役,2026年初步形成战斗力。同时,极光公司还在为Uber Elevate 城市空中交通网络试飞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的1:4缩比模型,它将与其它4家厂商竞争网约空中出租车市场,预计2020年率先在达拉斯和迪拜开展服务。这种双座飞机方案靠双尾撑上的8个电动旋翼提供垂直升力,机翼能提供全部升力后旋翼停机,飞机靠另一个螺旋桨以193~209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48~64千米。为降低技术复杂性,它放弃了可变桨距涵道风扇和倾转机翼。从2016年末开始,空客公司组建了城市空中机动项目,开发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预计2017年底试飞采用倾转翼设计的Vahana单座自动驾驶飞行汽车全尺寸验证机,2020年投入商业应用。他们还计划2018年底完成一架3~4座的城市空中巴士,初期有人驾驶,以后自动驾驶。
美国《防务世界》网 2017年5月16日
日韩加强对朝鲜导弹能力的应对
2017年5月14日朝鲜发射的一枚弹道导弹虽然不是一开始怀疑的洲际导弹,但对韩国和日本的威胁反而明显起来。韩国现有两台以色列制“绿松”反导预警雷达,但2017年4月25日韩国防部国防采购计划管理局(DAPA)又决定年内再购买两套先进预警雷达,以侦察朝鲜的弹道导弹。新雷达要求最大探测距离800千米,以完善正在建设的韩国防空反导体系(KAMD)。目前,韩国已完成构成该体系的“铁鹰”M- SAM中程地空导弹的所有试验与评估,将在2018~2019年间服役。该导弹可拦截高度20千米的弹道导弹,KAMD的另一部分,能在40~60千米高度拦截敌方导弹的L- SAM远程地空导弹还在研制之中。另外,韩国还已投资4770万美元研制出新型机动炮位侦察雷达系统,应对朝鲜炮兵威胁,定于2018年服役。除了防御措施,韩国也加强了用于进攻的“杀伤链”先发制人打击体系。2017年4月20日DAPA宣布:FFX- II和FFXIII级护卫舰上将装备垂直发射的战术面射导弹(T SLM)用于打击敌方弹道导弹相关设施。该导弹以已装备韩国驱逐舰和护卫舰的SSM- 700K“海星”反舰导弹为基础,2011年开始研制,2018年将批量生产,2019年部署到舰艇上。目前仁川级护卫舰和“姜邯赞”号驱逐舰已完成多次试射。该导弹采用GPS/惯性导航,还可能有主动雷达末制导,携带的数百枚子弹药可打击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特别针对机动导弹发射车及支援车辆等轻型装甲或无装甲目标。它还能实时快速调整飞行航线,以在中途改变目标。虽然韩国官方没有公布,但据说该导弹射程310千米。同时,日本除要求尽快引进陆基“宙斯盾”和“萨德”等先进导弹防御系统,加快开发自己的预警卫星,还希望采购“战斧”巡航导弹,预计将在2018年预算中拨款。不过到2017年5月5日,韩美情报机构又发现朝鲜咸镜北道丰溪里核试验场有大量矿山车辆正在挖掘第四条坑道。据分析在距第二、第三条坑道不远处挖掘新坑道,就说明难以立刻在前两条坑道进行核试验,这意味着预期中的新核试验可能有所推迟。